借助深度提问 启发学生思维

2020-08-31 20:02丁丽丽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深度词语文本

丁丽丽

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然而,在课堂上,许多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太明显,过于单一,学生缺乏了深度思考的机会。具有一定深度的提问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帮助学生形成有效思维。

那么,该如何设计有深度的问题呢?我认为细读文本很重要。现在一线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直接展示自己所谓的设计,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势。因此,只有教师做到细读文本,才能进行深度问题的设计。下面,结合统编本教材,笔者试着谈一谈如何通过深度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一、借力接力,显现学生隐性思维

当下的课堂,期望学生在学习中有思考、有收获。实质上,就是让教师把课堂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将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发问为主,形成“想提问”“能提问”“会提问”,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会学习”的目的。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于是,第二单元的课文也无时无刻不在凸显这个教学重点。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的“明朗”一词,教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通过自主学习总结方法:(1)“天开始放晴了”,可以联系上文知道“明朗”的意思。(2)“明朗”的近义词是晴朗,这样也可以知道它的意思。(3)“明朗”可以拆开解释,“明”是明亮,“朗”是晴朗。紧接着,教师提问:“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来理解?”“熨帖、平展、凌乱、潮湿”,一个个词语从学生的嘴里蹦出来,同样,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了一个个词语。

当学生习得了方法,他们就会尝试运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请你们找一找,并想一想办法解决。”很多小组就找到了“五彩缤纷”,学生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彩缤纷”,也很容易找到这些颜色,明白了“五彩缤纷”的意思是颜色很多。还有一个小组继续补充:“我们觉得除了颜色很多,还有鲜艳。因为天空正下着秋雨,这些景物都沾上了雨滴,湿漉漉,会有些色泽,很鲜艳,十分好看。”虽然学生提的问题有局限,但是能通过交流、讨论、思考,养成会提问的好习惯,使得内容的理解更高效。

二、想象引路,开放学生“小巷思维”

“小巷思维”是指一个人容易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形成思维定式,固执往前走。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要点,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及进行教学信息的互动反馈。而要达成这些学习的要点,教师就必须设计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望洞庭》这首诗最大的魅力就是多处运用了比喻,如“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比喻句,体会诗的意境美是教学的难点。一般教学比喻句,教师可能提问:“同学们,这句诗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教师急于想知道答案,引导学生的回答也很直接,没有等待学生通过更多的想象思考回答比喻句的真正内涵。但是特级教师武凤霞在对比喻句进行教学时,她是这样提问的:“知道了不同的词指同一样事物,那这里有什么秘密呢?”(比喻)“湖水一般是什么颜色呀?”(绿色)“为什么不比作“翡翠盘”,而是比作“白银盘”?”(月光)“之所以比作白银盘,是谁在起作用?”(月亮)武老师顺着学生不断进行追问,让学生通过反例、旁例去思考洞庭湖为什么会变成白色,原来是因为月亮在起作用。这就是武老师提问的深度,让学生有了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关注的点不只是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天空中有一轮皎洁的月亮,月亮太亮了,把清澈的湖水照得像白银盘。学生在思考中,在想象中,体会到了诗中比喻的精妙之处。

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也是如此,在第一次试教《玲玲的画》时,从整体感知课文时,我提的问题是填空式练习:“玲玲在(           )的帮助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         ),她的画得了(        )。”学生通过练习,完成对文本内容的感知。然而,这样的填空式感知却让学生的思考有了一定的局限,他们原本会有自己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反而让学生思考空间变得狭隘。第二次试教,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找一找表现玲玲心情的句子,结合玲玲的心情变化点拨学生,原来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理解课文,然后,试着让学生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同样是理解课文,却不一样的问题,学生的思考明显有了质的提高,学生的“小巷思维”在问题的引领下不断被“活化”。

三、层层递进,转化学生抽象思维

统编本教材在低年级中编排了一定数量的红色经典课文,如一年级下册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二年级上册的《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还有二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等。在教学中,教师发现红色经典课文因为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以至于文中涉及的一些词汇变得很抽象,学生又缺乏生活经验,很难理解。我们深知,思考一旦不能引起共鸣,文本就变成了“摆设”,读者也就很难进入文本的内涵深处。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中的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可以通过多元问题,直指文本的内涵。教学“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毛主席在什么时候,在哪儿住过?”学生朗读回答:“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那儿是指什么地方?”联系上文,学生知道了“那儿”指“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如何理解“江西省、瑞金城、沙洲坝”,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语境和3个表示地名的词语,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中国有个江西省,江西省有个(       ),瑞金城外有个(       )。”一问套着一问,一答连着一答,从而读好并理解长句子。提问的顺序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使得学生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参与教学的对话。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教学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化整为零,启发学生深度思维

统编本教材将语文素养涵盖的知识点、能力点分散在课文的导语和课后习题中,有了明确的内容指向。尤其是课后习题,聚焦语文素养,明确训练目标。如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题:“朗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这是一个统领全文思想内容、高度概括凝练的问题,指向文本意义的理解,学生需要从故事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课堂作业本中的“知识卡片”做恰当的归整与推论,才能形成解释,解决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对一节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深度的提问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有效。虞大明老师在执教《在柏林》一课时,设计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车厢里见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这个老妇人究竟在数什么?為什么身体虚弱的老妇人数数的声音大得能高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这三个问题的提出,直指文章的中心,他并没有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深度思考。如果答案呼之欲出,提问就没有价值。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边寻找答案,边发散思维,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内蕴、情感、韵味的体验和感受,发展了语言,也润泽了心灵。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果课堂上教师只是靠单一的提问方式,没有起伏,没有童趣,没有节奏,何谈高效课堂呢?因此,高效课堂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多元、适度、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高效的互动活动,才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织里镇晟舍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深度词语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