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课文插图,让中低年级学生学习更有效

2020-08-31 20:02韩雪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寒号鸟燕子直观

韩雪伟

统编本教材中的插图作为教材的第二语言,非常丰富,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图文并茂,以图示义,以图解义。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插图过多关注,只是在教学时点到即止或直接忽略。中、低年级学生对直观的图画比较敏感,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正确引导学生巧用课文插图,整合文本图文信息,就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在教学中巧用课文插图的一些思考。

一、曲径通幽——巧用课文插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中、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直观的事物吸引而对其产生兴趣。教材中的插图大多色彩鲜艳,既有趣又丰富多彩,特别容易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时机巧用课文插图,通过学生们对插图直观的表象注意,有效地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准确地感知课文内容。

如教学《寒号鸟》(统编本二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先出示秋天喜鹊勤劳做窝和寒号鸟休息的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上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喜鹊东寻西找的辛劳,寒号鸟生活得自由自在。然后再出示寒冷的冬夜,寒号鸟在夹缝中冻死的插图,让学生观察。这样把秋天和冬天的插图进行对比,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容易就明白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巧用课文插图呈现课文内容,不必教师多讲多说,学生就能在对比的插图中读懂内容、领悟道理。

再如教学《小马过河》(统编本二年级下册)一文时,教师先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插图的内容,发现插图中有一头牛、一匹马,还有一只小松鼠,它们的面前有一条河,好像是在聊着天。那么它们在河前面聊什么呢?它们要去做什么呢?插图中的这些问题,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由于课文插图的直观吸引力和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们对阅读和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充分享受了自主阅读的乐趣,还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期望,有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字斟句酌——重用课文插图,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中、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但直观思维非常活跃。教师在引导他们观察插图时,要重视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重用课文插图,让学生们通过图文对照,并观察思考,从而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

如《守株待兔》(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一文中的“因释其耒而守株”,师出示插图提问:这句话说的是谁?他等的是什么?神态怎样?其结果是什么?插图描绘得非常形象,学生们一看就知道: 一个农夫戴着斗笠,在一截树桩旁坐着,脸上是一副“冀复得兔” 的表情,耕田用的耒倒在地上,乐滋滋的他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兔子快来。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农夫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场景,即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待兔子撞死的事。在此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观察插图并展开讨论:“他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他究竟错在哪儿?”帮助学生认识到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件极其偶然的事情,而农夫却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所以他错了,从而明白故事中蕴含着“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的道理。这样通过重用课文插图来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既形象又直观,能增强学生学习理解句子和文章的能力,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画龙点睛——解读课文插图,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统编本教材中有许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课文插图,教师要认真解读和深入挖掘,以获取更多有利的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除了要注意时机,还要对课文插图进行解读,找到图文结合的契合点,挖掘课文插图,这样才能成功地将学生们的思维引入插图中,实现他们与课文内容的对话,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如教学《燕子》(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一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课文插图进行合理解读。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是春景和春天里燕子活动的轨迹,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课文插图:图上都画了些什么?请按照由远及近的順序说说图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说说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飞行、停歇的情形。学生们在充分观察后得知:课文通过羽毛、翅膀、尾巴勾画出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象,是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描述的,从而感受到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有了它们,春天变得更加可爱美丽。他们还表达了自己对插图的解读和理解:燕子活动在春天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阳光、稻田里,燕子让春天显得更加生气勃勃,感受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及作者欢快的心情。学生们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在交流表达中促进了思维深度的拓展。

再如《乌鸦喝水》(统编本一年级上册)一文,学完后教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假如乌鸦的旁边没有小石子,它还能想到哪些办法来喝到水?插图上还有哪些东西能帮助它喝到水?学生们仔细观察插图后兴奋地交流:乌鸦可以用身上的羽毛伸进瓶里蘸水再舔羽毛;用大石头旁边的水草叶当吸管伸进瓶子里能吸到水;把瓶子推倒或用石头打破瓶子;用嘴巴把瓶子啄个洞;在瓶子的旁边挖个坑,把瓶子倾斜水就能出来;乌鸦可以找一个碗,把水倒出来喝……教师通过插图直观的视觉特征,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不仅使学生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道理,更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拓展了学生们思维的深度,真是一举多得。

四、余音绕梁——活用课文插图,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心理学研究证明,想象力在儿童的学习和思维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想象力是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借助课文中的许多插图能够引导学生放飞思绪大胆想象,品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因而教师要活用课文插图,鼓励学生们拓宽思路,想象课文插图隐含的内容,感受文本表达的思想和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荷花》(统编本三年级下册)课文第4、5自然段,教师在朗读示范、音乐渲染中出示荷花挨挨挤挤、各具姿态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看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想象一下,如果你变成了荷花,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荷花翩翩起舞的美丽姿态以及荷花、蜻蜓、小鱼、蜜蜂等聚会时欢快的情景,深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进一步体验想象的乐趣,品味出作者欢快的思想内涵,达到了语言、内容、形象、情感的有机结合。

五、柳暗花明——借力课文插图,培养学生人生价值观

“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以外,还应借力形象的课文插图,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如教学《小英雄雨来》(统编本四年级下册)一文时,教师出示文中雨来和日本鬼子做斗争的图片,让学生在产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与厌恶的同时,感受到小雨来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而产生爱国情怀。

再如教学《古诗二首》(统编本二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借助插图中的山水水墨画,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没有太多的色彩渲染,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黄鹤楼的雄伟和庐山瀑布的壮美,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课文插图资源,正确引导学生有效运用课文插图,不仅能提高插图与文本内容的契合度,还能够对文本的图文信息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中、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泗洪县泗州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寒号鸟燕子直观
核心素养下“几何直观”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解救寒号鸟
被误会的寒号鸟
燕子
寒号鸟
以数解形精入微以形助数达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燕子叫
浅谈几何直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