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融入新时代义务教育的三重维度

2020-09-02 06:53高盟王晓晓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网课线下素养

高盟 王晓晓

自2020年1月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时间内席卷全国,我国进入全面的防疫抗“疫”战斗之中。受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开学日期一再推迟,并不得不采用网络教学的形式来保证教学进度。网络教学为身处祖国各地的师生搭建了教与学的桥梁,但由于事发突然且涉及范围广,网络教学的诸多弊端也横亘在了师生面前,网络硬件设施缺乏、教师信息素养不够、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等问题使网络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网络教育的优势在于让优质教育资源广泛传播,是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有力推手。但如何让网络教育、线下教育更好地结合并发挥其优势却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法预测,对各行各业都是一次大考,教育行业的特点在于人员较为集聚,所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更要提高警惕。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互联网为师生提供了一个线上的交流平台,并可以辅助师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在调研中发现,网课的实际应用情况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课程主体方面

网络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从教师角度来看,对于网络课程的态度呈现两种相反的局面,部分老师认为网络课程与线下课堂相比更有互动性,学生提问也更加积极。例如,95岁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师张礼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网课与传统课堂相比要更好,也有更多學生愿意提问。这种情况在高年级以及大学层面较为普遍。但是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讲,网络授课带来的更多是困扰,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因为教师不能直观地看到学生对于所讲授内容的反馈,所以存在不敢讲太多也不敢讲太深的情况,并且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低也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一些困难。

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普遍参与度不高。首先一点就是学生在新鲜感过后,对网络课程积极性不高。在线下课堂中,学生有老师的约束,能够较为完整地听完一节课,并且课后的练习也能够积极完成。但网络授课缺乏监督,学生能否认真听完一整堂课以及听课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并且对于课后的练习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低年级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身上。

(二)网络授课方式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讲,最为重要的是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完善知识储备。但是当前网络课程的质量参差不齐,网络课程的内容五花八门,既有专业教师录制的网络视频课,也有很多辅导机构为了吸引生源而准备的辅导课程。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以西安地区为例,在小学阶段,网络课程多为统一录制的名师视频课程,网络课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知识储备层次不一,对于课程的反馈也不尽相同。基础较好的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较为简单,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则存在听不懂的现象。并且网课多为录好的视频课程,老师和学生不能及时互动,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局面对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并且对于今后网络课程的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三)网络教学硬件设施

对于全国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网课能够解决在家学习无老师指导的困境,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来进行网课的学习,但对于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少部分学生受制于网络基础设施缺乏、家长对于网络课程不重视、硬件设施缺乏等各方面客观因素影响,不具备互联网学习的条件。

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牧区的学生为了上网课不得不让家人骑马带着到处寻找信号,甚至为了孩子能够及时听网课,有家长开着拖拉机带着孩子在牧区寻找信号,拖拉机驾驶室的小小空间成了孩子移动的教室。这些状况反映了当前移动通信基础设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部分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上网课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些新的困扰。即便是能够有固定环境听网课,学生也偶尔会因为网络卡顿以及网课平台后台故障等因素而无法流畅地上课,课堂互动性与线下课堂相比较差。

整体来看,中小学阶段的网络课程存在以下情况:在网络课程的主体方面,课堂中学生和老师互动较少,参与度不高,教师看不到学生的真实的反馈,对于网络课程以及网络资源不能充分应用,都导致了网络课程效果不佳。在网络硬件方面,一方面网络存在延迟问题,师生不能进行及时的互动;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因客观因素影响,无法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

二、问题的解决与未来的发展

针对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网络课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未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课程的利与弊,科学合理地将线上与线下课程结合起来,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能更好地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提高新时代义务教育水平。

(一)加快网络基础工程建设,优化网络课程资源

网络教育的应用离不开基础的网络工程建设,截至2019年8月,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行政村4G网络通达比率均超过98%,有效促进了我国互联网应用发展。但是在这次全国应对疫情大考的过程中,偏远地区的网络工程建设还存在许多短板。“拖拉机驾驶室的小课堂”、为了上网课不得不上山冒着风雪上课的贫困地区学生等情况的存在说明网络基础工程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要真正让稳定、快速的网络信号覆盖全国的每一寸土地。

在网络基础工程建设的同时,网络教育软件也应该进一步优化。腾讯课堂、钉钉等应用软件在这次的应用过程中也时而会出现崩溃的状况,并且当前的网络教育平台在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网络教育的发展既需要加强“装备”,更应该提升“内功”,在交互式体验、全景式体验等方面下足功夫,让网络课程的体验更进一步,在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网络信息素养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网络教育的应用较为简单,在线下课程的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多为图片、视频等素材的使用,并没有完全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与教师的网络信息素养水平较低有直接的关系。今后,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网络素养,通过线下加线上的培训、学校对教师网络素养的考核等多种手段来提高教师队伍的网络素养。

教师队伍网络素养的参差不齐与教师队伍的年龄分布存在较大关联。有研究发现,教师的年龄与学历水平和网络资源的应用水平存在很大关联,40岁以下的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应用远高于40岁以上的教师,并且教育背景越好网络资源应用越多。为改善这种状况,应该将网课与线下课程相结合,实现年轻教师与老教师分工,分别发挥各自优势。

(三)加强网络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有效融合

首先,任课教师针对名师网络授课的内容以及所带班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计划,课前进行补充,课后进行答疑,解决学生因前期知识储备不足等因素造成的上课听不懂、遗留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情况。其次,应打通任课教师与网络授课教师的沟通渠道,通过线上共同备课、定期召开教研会等方式让网络授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的安排,更好发掘优势资源。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深入发展,利用网络优势发展教育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党对我国教育事业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指明了新路径。网络教育的合理利用对我国新时代的义务教育是很好的发展契机,科学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优势资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为未来更好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助力。因此,我们应抓住发展机遇,科学合理利用“互联网+”,开创新时代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网课线下素养
重回线下
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探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盗版网课何时休
网课欢乐多
网课——折磨人的新物种
现在的网课,也太不可描述了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