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审美观下侗族舞蹈民族性的传承和发展

2020-09-08 00:15周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族性

【摘要】侗族,是一个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崇尚自然和谐、万物有灵信仰,农耕文明发展较早的民族。 “饭养身,歌养心”的侗族人把歌舞视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产生了哆耶舞、芦笙舞、斗牛舞、薅秧鼓舞、羽毽舞、竹筒舞、咚咚推等在不同场景下表演的舞蹈。透过具有浓郁民族性的舞蹈,我们可以感受到侗族人民的智慧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同时这些烙印着民族基因的舞蹈也正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以及审美观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化。侗族舞蹈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如何把握民族性和现代审美之间的关系,成为推动侗族舞蹈发展的探路石。

【关键词】侗族舞蹈;民族性;传承和发展;现代审美观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民族性对侗族舞蹈的影响

(一)民族民间舞蹈的多元化,根源是民族性的多样化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标签。既是标签,就具有一定的显性特征和独特性,这是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而舞蹈就是这个外在表现的载体之一。民族性的形成因受到地理环境、生存环境、生产力、民族信仰、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各异,哪怕是相邻而居的民族,其舞蹈形式和风格也因此各异。侗族、苗族、瑶族虽同是山地民族,民间也有“侗苗不分家”的说法,在民俗节庆上三个民族相近,但其舞蹈形态却各有特色。以这三个民族表现女子行走的舞蹈基本动律为例:侗族大多居住在依山傍水、地势平缓的地方,女子表现行走的动作以腰发力带动身体,成左右轻摆动律,手臂在身体两侧旁按手位置,随身体动律自然向内划圆,整个动作轻柔悠然、妩媚动人;而苗族多居住在半坡,地势高低错落,路面不平,女子行走时脚步有力且频率较快,虽同样以腰发力,但是身体却成上下动律,强化干脆有力的挑胸动作,双臂随身体动律同步上下摆动,动作轻快有力;瑶族由于多居住在山高坡陡之处,在行走的动律上没有苗族那么快而有力,也没有侗族那么悠然轻松,舞蹈中身体重心靠后,屈膝下沉,撩腿抬腿动作较多。

(二)侗族舞蹈是侗族文化中民族性的显现

民族文化的根基就是民族性,任何的艺术形式和创作都离不开这个显性基因。侗族信仰习俗主要有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下的自然崇拜,其中祖先崇拜仪式最为隆重。侗语“萨岁”,汉语译为“老祖母”,被视为侗族人的祖先,具有非凡的神力且无处不在。凡节庆佳日或集体外出做客,必先在萨坛前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萨”仪式结束后,大家开始跳芦笙舞。芦笙舞队伍由五、七、九等单数男子组成,领头者身披红毯,背系红伞,怀揣罗盘以示领路。第二人男扮女装,腰佩宝剑,装饰为侗族的祖先——萨。第三、四人扮演卫士,之后的人身穿芦笙服,一路吹奏。舞蹈开始,芦笙队围成一圈,领队者打开红伞,左脚扫腿转圈,踏在地上用纸盖好十二时辰的“子”字上,随后芦笙队起舞,舞时吹奏“十二时曲”,象征一年十二个月的农事生产。这种祭祀芦笙舞叫“踩子舞”或“踩罗舞”,形式和内容都服务于“祭萨”的需要,表达着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恩。每个舞步和动作的设计,都表现的是侗族人与祖先的一次对话,侗族人的精神意识在祭祀芦笙舞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且与众不同。

民族舞蹈是民族精神和意識的传递。“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原野,以游牧为生,大自然的滋养与艰苦生活的磨炼,练就了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和剽悍健壮的体魄。蒙古族舞蹈以抖肩、翻腕来表现姑娘热情开朗、端庄大气的性格,以挺拔豪迈的身姿、轻盈洒脱的舞步展示男子剽悍英武、刚劲有力的气概。这样的舞蹈动律和语汇是蒙古族舞蹈的精髓,是蒙古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形象化,同样也是蒙古族人民性格、气质和风貌的显现。而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侗族,生活在山区,在长期的水稻种植、造林伐木、纺纱织锦等劳动生产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打完稻谷的田里会留些稻穗给山里的动物;果树上会留些果子给过冬的鸟儿;砍伐了一棵杉木就种三至十棵补上以求永续利用;系上草标就算封山,人们自觉停止进山伐木。冬天有人在凉亭、鼓楼生火供人取暖,夏天有人把凉茶泉水送到凉亭供路人饮用。凉亭内常会有人挂草鞋、拐棍、竹筷竹碗供行人使用,不取分文;侗民们在寨佬带领下制定乡规民约,用侗款、侗歌的形式来教育子孙,寨子里夜不闭户,田垄间鸡犬相闻,风雨桥上男人们安逸地逗鸟下棋,鼓楼里姑娘们恬静地歌唱织锦,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正因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懂得克制欲望、取舍有度,与人相交时友善热情、团结包容的道理,侗族先民才能创作出模拟自然界和谐声音,宛若天籁的侗族大歌,驱散鸟兽的扦担舞和竹筒舞,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村寨友谊的哆耶舞,以及模仿鸡鱼鸟兽逗趣的表演性芦笙舞、斗牛舞等。自然优雅,张弛有度,含蓄却不失热情,情感粗犷却不失细腻,这是侗族舞蹈的特点,更是侗族文化民族性的体现。

二、现代审美对侗族舞蹈的影响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需求。不同时期审美观的差别,形成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审美风尚和特定的艺术形式。现代审美更注重艺术的抽象化、个性化、民族化和时代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对民族文化中民族性的高度认可,也是现代审美的需要。在侗族舞蹈创作中民族性该如何把握呢?有人认为侗族舞蹈创作过分强调民族性,只是在重复前人的创作成果,是把原生态舞蹈表演从田间地头换到舞台,把民族常服经过装饰,变成舞台表演服装而已,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也有人认为,民族性是侗族舞蹈创作的首要条件,不然作品如何被认定为是侗族舞蹈?舞蹈呈现缺乏民族性,产生不了民族认同感,这样的舞蹈会被侗族人认为是“侗族舞蹈”吗?

这两个观点其实是如何处理侗族舞蹈创作中民族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问题。侗族舞蹈是侗族先民们在数千年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展示侗族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活文物”。舞蹈创作只有把握好传承民族性与合理的拓展创新并进,才能使侗族舞蹈适应现代审美需要,从而持续发展。

(一)民族性的传承是侗族舞蹈创作的根基

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文化艺术和审美观的冲击,舞蹈编导们对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感到迷茫,甚至有人觉得传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是“媚俗”“落后”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性时刻提醒我们——只有清楚从哪里来,才能知道要到哪里去!侗族舞蹈创作必须在学习、传承民族性的基础上进行,不能随意捡到一个舞蹈语汇就天马行空,一味强调编舞技法、画面调度和动作的新、奇、怪,忽视了民族精神和意识,这样的作品也许会因炫酷的技法和新奇的呈现被人关注,也许会引导民族舞蹈的另一种发展,但历史的沉淀过后,失去民族性的“侗族”舞蹈,没有了民族共识就如同无根的浮萍,终将不会成为侗族文化的代表,也不会是侗族舞蹈的精品。

要创作好侗族舞蹈必先掌握其中的民族性。首先加强传统舞蹈学习,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吸收能力;对舞蹈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舞蹈内涵进行了解,从而深层次认知侗族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和民俗习惯;创作舞蹈时不仅要知道动作如何编,还要知道为何这么编,这样做表达什么寓意,只有弄清楚这些,才能使舞蹈形态在民族文化的支撑下更有内涵和表现力。

其次“田野调查”是对侗族文化最直接、最广泛的学习和传承。艺术来源于生活,缺乏实地生活的体验,就提炼不出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动作,创作不出富有民族情感的舞蹈作品。一部民族舞蹈作品如果没有民族情感和特色,就等于没有灵魂,即使有再高超的技巧也掩饰不了作品的空虚,更谈不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侗族舞蹈坚持以传承民族性为前提的创新性发展是现代审美观的需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观。魏晋的自由洒脱,盛唐的开放华丽,宋代的内敛简约,在这些时代的审美风尚的影响下诞生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作品,且每件佳作都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可以说审美观決定了艺术的发展。现今流传的侗族舞蹈大多是世代相传的“活态传承”,而不是博物传承。这就是说,民族舞蹈传承的主体是有思想的人,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必然影响创作者的创作思维,从而使作者在原有艺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作品。

民族舞蹈创新一直是舞蹈编导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王伟说过:“艺术创作需要激活传统要素,也需要重新发声,甚至引人叫板,这样艺术才能向前发展。”是的,民族舞蹈在传承的同时还需要突破和创新,在保留民族性的前提下用创新意识对舞蹈主题、语汇提炼进行拓展,使传统的文化和现代的审美相互碰撞。不拘于形式,不限制内容,不强调手法,只要表现的民族精神是永恒的、万变不离其宗,就皆可尝试。侗族舞蹈的创新不仅需要编导们提升对本民族舞蹈语汇的驾驭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对其他舞蹈种的借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这就包括如何以现代审美的角度从生活中发现亮点,从而完成主题创新、语汇创新、结构创新、音乐创新及舞美创新。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融合了民族性的传承和创新,给观众既熟悉又陌生、既传统又时尚的感觉。熟悉的是鲜明的民族性,陌生的是呈现的视角和手法的创新,这正是现代审美观对民族性和时代感融合的要求,也是侗族舞蹈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祥雄,吴文志编,湖南侗族风情[Z].长沙:岳麓书院,2003:111.

作者简介:周敏(1977-),女,汉族,湖南省怀化市人,怀化市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中国侗族舞蹈。

猜你喜欢
民族性
现代审美观下侗族舞蹈民族性的传承和发展
探析民族性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多元化表达
《黑塔利亚》影评
浅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日本浮世绘及其体现的民族性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