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患者血清IL-17、SIL-2R及TG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2020-09-10 06:09伟,赵
关键词:介素外周血资料

魏 伟,赵 黎

(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德阳 618000)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一类发生于甲状腺的内分泌性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质量[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TC患者被确诊,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疾病已经进展到晚期很多治疗方案的效果更是微乎其微[2,3]。因此,提高TC患者的早期诊疗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尚无实用、简单有效的监测TC的指标。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由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与免疫调节的过程[4,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是一种复合性黏蛋白,SIL-2R同时也是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剂,可以中和和活化T细胞周围的白细胞介素-2、减弱机体的内分泌效应,抑制已活化的T细胞的克隆化扩增[6]。目前,人们对IL-17和SIL-2R的研究涉及肺癌、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等肿瘤方面,但就IL-17和SIL-2R对于TC的研究尚不成熟。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分泌的660 KDa糖蛋白,对TC患者的预后判断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TC患者术后随访中较为敏感的指标[7]。本研究拟以T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SIL-2R的水平,分析其对TC患者的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TC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纳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TC患者术后均经过病理证实存在TC。同时根据《美国AJCC癌症分期手册》对TC患者进行分期,Ⅰ期28例、Ⅱ期16例、Ⅲ期10例、Ⅳ期8例。同时排除以下情况的患者:合并活动性感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等终末期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应用放化疗史;临床资料缺失。共纳入观察组62例,对照组55例。

1.2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师所施行的治疗方案。留取观察组入院时以及对照组外周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如下指标IL-17、SIL-2R和Tg。检测采用商品化试剂盒(R&D,USA)。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对比两组患者外周血IL-17、SIL-2R及TG水平,分析IL-17和SIL-2R与肿瘤分级的相关性,并分析观察组TG与IL-17、SIL-2R的相关性。评估各项指标对TC患者的临床意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TG与IL-17、SIL-2R的相关性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P<0.05定义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资料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资料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资料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比较两组外周血IL-17、SIL-2R及TG水平观察组患者外周血 IL-17(16.4±2.1vs8.9±1.5 ;t=21.97,P<0.01)和 SIL-2R(110.6±12.3vs70.1±10.8 ;t=18.82,P<0.01)及 TG(237.3±33.9vs35.7±3.2 ;t=43.91,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外周血IL-17、SIL-2R及TG水平

2.3 观察组外周血IL-17和SIL-2R水平与TC临床分期的关系观察组外周血IL-17和SIL-2R的水平随着TC患者肿瘤分级的增加不断增加,各个临床分期之间IL-17和SIL-2R的水平存在着差异,P<0.01,详见表3。

表3 观察组外周血IL-17和SIL-2R水平与TC临床分期的关系

2.4 观察组TC患者外周血TG与IL-17、SIL-2R的相关性如图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G与IL-17(r=0.69,P<0.01)及SIL-2R(r=0.62,P<0.01)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图1 观察组TC患者外周血TG与IL-17、SIL-2R的相关性

3 讨论

TC是发生于甲状腺的内分泌性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8]。TC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类疾病[9]。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TC患者被确诊,但由于多数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就诊时疾病已经进展到晚期,各项诊疗方法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10]。因此,提高TC患者的诊疗水平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对于TC患者早发现、早诊疗对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存期限及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L-17是是目前已发现的30余种白细胞介素家庭中的一员,按其序号排在第17位。IL17由CD4+ T细胞分泌,能够诱导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分泌IL-6、IL-8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11]。Cunningham D等[12]研究发现IL-17可能与肿瘤的增殖及远处转移相关,为此实验组通过应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对前列腺癌转移的生长和转移过程进行跟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证实远处转移的存在。IL-17 同时还是T 细胞诱导的炎症反应过程早期的启动因子,IL-17 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MAP 激酶途径和核转录因子kB(nuclearfactor kB,NF-kB)途径发挥其生物学作用。进而介导了炎症反应的发生与进展。Zhu YP等[13]研究发现炎症在肿瘤的发生与进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一种短命细胞,通过单细胞RNA测序(Single 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方法在小鼠中检测到单效早期中性粒细胞祖细胞(Early neutrophil progenitor cells,NeP),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类骨髓中也存在类似的单效NeP(hNeP)。hNeP细胞在肿瘤患者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SIL-2R[14]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剂,可中和活化T细胞周围的白细胞介素-2、减弱机体的内分泌效应,抑制已活化的T细胞的克隆化扩增。Dlouhy I等[15]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体内高水平的SIL-2R与肿瘤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荧光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的发展,IL-17及SIL-2R在肺癌、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等肿瘤方面中应用越来越多,但就IL-17及SIL-2R在TC患者中的变化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16]。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TG是分化型TC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可以作为TC患者治疗后随访的重要肿瘤标记物[17]。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17及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TC患者肿瘤的分级越高患者外周血中的IL-17及SIL-2R的水平在逐渐增加。这提示IL-17及SIL-2R水平的变化可能与TC患者的远期预后不良密切相关,但其进一步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虽然本研究取得一定发现,但由于样本量有限所得结果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以证实。

TC患者血清IL-17、SIL-2R及TG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早期检测及远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介素外周血资料
血清白细胞介素-37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白细胞介素-37在冠心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铜和镉对草鱼肾脏中3种白细胞介素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