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病变患者60例TCT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9-10 06:09
关键词:内瘤阴道镜鳞状

李 莉

(武汉市第五医院 妇科,武汉 430050)

宫颈病变中宫颈癌是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的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近几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上升趋势。该类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在病症早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有较高的治愈率,因此在早期的检测对宫颈病变患者尤为重要[1~2]。宫颈细胞学、阴道镜、组织病理学活检视目前进行诊断筛查程序的三阶梯式诊断宫颈病变的标准程序。其中TCT全称薄层液基细胞检测,是检测早期宫颈病变的常用检测手段,对早期的宫颈异常有较高的检出率[3~4]。本文根据在接受宫颈癌筛查出的60例经宫颈病变患者进行TCT与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准确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TCT检测宫颈异常的患者60例,再采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其中四十岁以下38例,40~50岁59例,50岁以上31例。60例患者年龄为21~68岁,平均年龄(37.4±5.9)岁。孕次在0~4次,平均孕次(1.2±0.8)次。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宫颈糜烂、阴道排液、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生殖道重大疾病患者或者妊娠期女系。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TCT检查方法:所有患者避开生理期的情况下进行取样,取样1d前禁止阴道用药、性生活、窥阴器。通过阴道扩张暴露宫颈,将采样刷植入宫颈内,顺时针方向旋转5圈,取出刷子,收集脱落的细胞并及时置入HQTCT保存液中,震荡20min,混匀细胞,漂洗。采用HQTCT TECHNLOGY系统程序化处理,负压过滤膜采集、细胞转移等并制作成薄层细胞涂片,最后使用95%酒精固定后用巴氏染色,交由医生读片。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由专科医师对非生理期的所有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检查,检查前采用无菌棉球做好宫颈上的排泄物清洁。观察宫颈移行上皮和血管的细微变化,对阴道镜下观察主要是以病灶的边界、形态、颜色、血管结构和碘反应等征象反应病灶的异常。检查前一天禁止阴道操作,采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对宫颈表面的分泌物进行观察,采用5%的冰醋酸和2%碘溶液仔细观察宫颈上皮和血管变化,观察血管时采用滤光镜片。若阴道镜下并未法相异常的图像,就采取在宫颈3、6、9、12点进行活检和颈管搔刮,采取组织标本,使用10%福尔马林固定,由病理医生进行分析。

1.3 细胞学诊断方法TCT检测后,保存完好的满意涂片为>10%上皮细胞覆盖率。采用泊塞斯达系统TBS细胞学诊断分类标准,包括无上皮内瘤变(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鳞状细胞癌(SCC)非典型腺细胞(AGC),腺癌(AC)。TBC报告结果正常或炎症视为细胞学阴性,ASCUS及以上病变为细胞学阳性。

阴道镜下活检使用病理组织学诊断:分为良性细胞改变(BOC);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CINⅡ、CINⅢ)或原味癌;宫颈浸润癌(SCC)。CINⅠ相当于细胞学诊断的LSIL,CINⅡ和CINⅢ相当于细胞学诊断的HSIL。宫颈活检有病变者判定为阳性结果包括CINⅠ、CINⅡ、CINⅢ、SCC。

两种检测方法均以活检病理学诊断作为标准对宫颈疾病进行记录、 筛查,对结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60例按不同年龄女性通过TCT检查发生宫颈病变的构成比从不同年龄来看,40~50岁的女性检出率最高,在60例宫颈异常的患者中,40~50岁女性39例,检出率65.0%。在这39例中经TCT检查结果显示,ASCUS29例,LSIL7例,HSIL3例,SCC0例。TCT单独检出宫颈病变的具体情况是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检出12例,检出率20.0%;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检出4例,检出率6.67%;宫颈浸润癌(SCC)检出2例,检出率3.3%,见表1。

表1 60例按不同年龄女性通过TCT检查发生宫颈病变的构成比[n(%)]

2.2 60例TCT宫颈异常患者与病理结果诊断对比TCT检测宫颈异常的患者中ASCUS为42例,LSIL12例,HSIL4例,宫颈癌患者2例,见表2。

表2 60例TCT宫颈异常患者与病理结果诊断对比[n(%)]

2.3 TCT单独检查和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的阳性检出率分析比较情况结果数据显示TCT检测ASCUS42例,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检出29例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0,P=0.0000)。LSIL、HSIL、SCC等各项指标均检出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TCT单独检查和TCT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的阳性检出率分析比较情况[n]

3 结论

宫颈病变是女性中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生殖道疾病,严重患者会发展成为宫颈癌。宫颈癌虽然作为全球第二大的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身体健康,但是从宫颈病变到转化成为宫颈癌需要长达将近10年的时间。所以早期的宫颈病变筛查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宫颈癌的发生[5~6]。全世界范围内目前平均每年有近50万的新病例和超过25万的死亡病例,切大对数发病率都是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现病理约为10万例,占全球的20%。宫颈癌近年来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45~55岁[7~8]。宫颈癌的发病原因明确,最主要原因是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除了这个病理原因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发病期长且缓慢,在发病早期治疗有效率较高。所以最好的治愈方法就是,在宫颈病变的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癌变[9~10]。所以有效准确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称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下活检就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TCT在早期筛查中的作用:临床证明宫颈脱落细胞的检查都宫颈病变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传统检测中由于技术较落后,取材不全,涂片不均等,容易造成细胞丢失,直接影响数据的变化,导致诊断结果误差大,准确率低。目前采用的是液基细胞学的操作方法,改变了以往的涂片的不足,标本采取后直接保存在HQTCT细胞保存液中,尽可能充分的保存全部标本避免了常规操作手法造成的误诊和漏诊[11]。阴道镜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宫颈癌前期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变中具有重要意义。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是在TCT观察到异常者再进行的一步检查,可以将子宫颈和阴道粘膜放大10~40倍。方便观察到肉眼不可见的宫颈表面微小的病变细胞、血管组织、和可疑区域。还可以定位活组织的检查,提升检查的准确率。在做阴道镜下活检的时候注意的是所选择的标本要有一定的深度,还要进行多点活检结合宫颈管的搔刮术以免遗漏[12~13]。

在本次研究的60例经TCT检测出有宫颈异常的现象在我院筛查宫颈病变的患者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检出率20.0%,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检出率6.67%,宫颈浸润癌(SCC),检出率3.33%。但是TCT的检测方法在过程中细胞会呈现较少且分散,诊断过程中不易发现,所以假阳性率会比较高。而使用阴道镜下活检虽然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些微细不可肉眼所见的细胞,但是由于少数病灶暴露在外,还是具有一定的漏诊率[14~15]。而本文中是用TCT筛查后又采用阴道镜下活检的方法检查,再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就可以得到一个准确率较高的检查结果。说明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弥补两种方法中的不足,让检查结果更加准确,对后期的治疗提供可靠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内瘤阴道镜鳞状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祛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柱状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研究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细胞角蛋白14和P16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