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10 06:09王旭平刘金梅杨培培
关键词:纤毛鼻窦炎鼻腔

王旭平,刘金梅,杨培培,杜 龙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耳鼻咽喉科,南京 210046)

鼻—鼻窦炎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发生在鼻腔及鼻窦粘膜的一种慢性鼻窦炎症[1]。主要是一些致病因素侵袭鼻腔、刺激鼻窦粘膜,导致鼻粘膜发生炎症反应,使得鼻纤毛清除能力下降、鼻粘膜水肿,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鼻腔,最终形成鼻—鼻窦炎[2]。该病的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及普通手术,但是治疗效果普遍不好,患者反复发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随着耳鼻喉治疗技术的改善,目前临床上常使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来治疗鼻—鼻窦炎,即在保留鼻腔和鼻粘膜正常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手术[3]。该手术方式刺激性小、治疗效果佳、患者不易复发,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4]。为了探究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成年者;(2)符合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具有脓涕、鼻塞和嗅觉障碍等局部症状,且有头昏、精神抑郁等全身临床症状,且鼻内镜检查可见水肿、息肉;(3)无其他上呼吸道疾病者;排除标准:(1)合并过敏性鼻炎等变应性疾病患者;(2)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3)不愿参与本项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数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21~58岁,平均39.98±4.12岁。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患者在手术之前均进行常规性鼻部检查,然后用 Messerklinger 手术方式进行鼻内镜手术[5]。治疗过程中根据具体病情的不同把钩突逐渐切开,并且在切除筛泡的同时充分开放前组与后组筛窦进行,并且充分扩大打开上颌窦,在蝶窦的进入上充分经过后组筛窦与蝶筛隐窦[6]。对于出现鼻腔息肉组织患者,若息肉组织严重阻塞鼻腔则要进行清除,如果同时存在解剖结构变异,则需对患者进行矫正手术。术中对患者正常的组织进行有效保留,以此有效的去除不可逆的病变。术后,对患者施加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抗感染治疗。

空腹抽取术前和术后六个月患者的外周血5ml,静置,离心(3000r/min)20min,取上清,置于-80℃冰箱,对IL-10、IFN-γ、IL-6和hs-CRP炎症因子进行测定[7]。

1.3 评价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和炎症反应水平的差异。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共8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和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和炎症反应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比较表1显示,术后6个月,鼻-鼻窦炎患者的糖精清除时间较术前降低(t=28.671,P<0.001),黏液纤毛清除率和黏液纤毛清除速度较术前增高(P<0.001)。

表 1 治疗前后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水平的比较表2显示,术后6个月,鼻-鼻窦炎患者的IL-10、IFN-γ、IL-6和hs-CRP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01)。

2.3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表3显示,术后6个月,鼻-鼻窦炎患者的头痛、面部疼痛和鼻塞等症状评分低于术前(P<0.001)。

表 2 治疗前后炎症反应水平的比较

表 3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比较

2.4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表4显示,鼻-鼻窦炎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和总体健康等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P<0.001)。

表4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鼻—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其在美国的发病率较高,大约为16%,且患病率逐年递增,它是属于鼻腔和鼻窦的炎症疾病,显著的症状是鼻塞、流涕、面部疼痛、嗅觉障碍等[8]。该病的发病周期长,难治愈,且易复发,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也给社会的经济发展增加了负担。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发病机制,因此传统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结果,只能暂时的缓解患者的症状,而无法长期的改变患者的情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逐渐获得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青睐,因为它可以在改善鼻腔、鼻窦引流的同时也能保障正常的黏膜功能,并且不影响患者的嗅觉,使鼻腔保持湿润和黏液的正常分泌[9]。还有研究[10]表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

本研究对60例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通过观察各种指标来判断该手术方式对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比较术前和术后六个月患者糖精清除时间、粘液纤毛清除率和粘液纤毛清除速率,我们发现患者术后六个月的糖精清除时间显著的降低,而粘液纤毛清除率和粘液纤毛清除速率都显著的升高,说明对患者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可能良好的改善患者的鼻粘液纤毛的清除功能[11]。炎症因子是体内细胞受到外界或体内的刺激,由各种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介导体内炎症反应发生的多肽类物质。IL-10、IFN-γ、IL-6和hs-CRP是重要的炎症因子,在鼻—鼻窦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2]。其中IFN-γ即干扰素,是一种由淋巴T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的免疫抗病毒活性物质,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hs-CRP即超敏C-反应蛋白,是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它的水平高低可以反应体内炎症的严重程度。通过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六个月的IL-10、IFN-γ、IL-6和hs-CRP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术后六个月,患者体内的各种炎症因子的水平都显著的降低,说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能够清除大量的炎症因子,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13]。通过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六个月头痛、面部疼痛和鼻塞情况的临床评分,我们发现在术后六个月,患者的症状评分都显著的低于术前,说明该手术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清除鼻腔中的分泌物、减弱嗅觉障碍,明显的缓解了患者的症状[1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以此来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的方案,所以,生活质量是评估功能性鼻内镜对患者的治疗结局的好坏的重要手段。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术后六个月,鼻-鼻窦炎患者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和总体健康等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前,说明该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5]。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可以有效的将患者鼻腔内的异常分泌物清除,同时使患者鼻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得以有效改善;还能降低体内大量的的炎症因子的水平,缓解炎症反应的症状;使患者的面部和头部的疼痛感减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临床上治疗鼻—鼻窦炎时,应积极的采取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猜你喜欢
纤毛鼻窦炎鼻腔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内耳毛细胞静纤毛高度调控分子机制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鼻腔需要冲洗吗?
初级纤毛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初级纤毛在常见皮肤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清洗鼻腔治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