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妙不可言虞大明

2020-09-10 01:51虞大明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天马行空神话老百姓

虞大明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喜欢读神话故事。问其原因,孩子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神话故事中的想象很神奇。

此话不假,神话故事之所以极具吸引力,缘于每个故事的想象很神奇。神奇之处,天马行空,令人匪夷所思、脑洞大开——譬如石能补天、箭能射日、人能追日、金钗能摇来滔天大水、玉簪能划出银河等等。

其实,每个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中的想象,除了神奇,更有巧妙。很多构想和细节刻画,巧妙地实现了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互为关联,让人眼前一亮——譬如“神话世界中的五彩石补出了现实世界的五彩云霞”“神话世界中的后羿射九日留一日留住了现实世界中的独日造福众生”“神话世界中的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定格成了现实世界中的牵牛织女星”等等。如此非凡的想象,使得故事具有了神性和魔力。如此非凡的想象,恰恰是古人智慧的象征。

综观以往的神话故事教学,师生往往对想象的“神奇”关注颇多、津津乐道,至于想象的“巧妙”却鲜有人问津。笔者感觉有点可惜,毕竟,想得巧妙,更见智慧。因此,在神话故事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花更多的时间,聚焦想象的“巧妙”。拿《女娲补天》来说,先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纯青石是在清清的泉水中找到的,妙在哪里?”再让学生自己发现:“同样妙不可言的地方还有吗?”最后给学生实践和创造的机会:“如果最难找的不是纯青石,而是纯白石、纯红石,你会让女娲在什么地方找到?”如此教学,可谓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我想,这样的教学,彰显的大概就是“围绕专一的目标,引领学生逐步踏上发现之旅,从而享受阅读和创造的乐趣”,为的就是有效实现“一课一得”。我经常想,若能保证“一课”有真正的“一得”,那我们的学生一定不得了。

举例为证。我曾经让学生自己创作《风魔和沙怪》。风魔和沙怪是无恶不作的大坏蛋,经常联手干坏事。所到之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农田被掩埋,庄稼被摧毁。我问:你会让老百姓用什么办法来降伏它们?学生答:植树造林。是不是很妙?我问:沙怪每次干完坏事,都会睡上一觉,让沙怪睡多久比较合适?学生答:十年,因为十年树木。是不是更妙?我问:把老百姓战胜风魔和沙怪的日子定到哪天比较合适?学生答:3月12日,因为老百姓为了纪念胜利,以后每年这一天,都会去植树。久而久之,这一天就成了植树节。是不是绝妙?

我们的学生,从来不缺乏天马行空的神奇想象,缺的是与现实世界有关联的巧妙想象。补上这个短板,需要我们的故事教学和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

探究想象的巧妙,發现想象的巧妙,践行想象的巧妙,孩子们的想象才会妙不可言。

猜你喜欢
天马行空神话老百姓
小朋友天马行空的借口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老百姓的话
给女儿拍这样天马行空的照片
“神话”再现
防火迟到
天马行空IT Girl
老百姓的“骂”管用吗?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