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实验教学,优化数学学习

2020-09-10 07:22孙继伟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数学实验初中数学

孙继伟

摘要:数学实验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概念,体验数学思维,生成数学素养的一种数学活动。在数学实验中,学生往往是边动手,边思考“做”数学。做的过程中,学生从表象入微,自己构建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解题方法,在优化学习的同时,也让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实验 优化学习

当前的数学教学主要还是以讲解题目为主,教师让学生先预习,再讲解,然后再做题,错了,再讲解。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师一轮又一轮的训练中得到了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感悟也在不断练习、不断纠错中得到发展。但这个过程中,重复、机械地做题的时间太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对他们的发展也不利。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实验,就能让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到有关工具的运用中,就能让他们在直观的验证或探究活动中理解原理,掌握方法,生成能力。因此,将数学实验搬进课堂减少了枯燥的书面训练,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域,也让优化学习成为可能。

一、自学中做实验,体验数学概念

初中生面对的一些基本数学原理还是比较枯燥的,仅让他们在自学时,将相关的数学文本看一遍,再设置几个题目让他们做一做,他们很难理解概念或原理的精髓。对这些内核不能有清晰的认识,不能在头脑形成具体的影像,在生成素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显得无所适从。数学实验能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的自学有了抓手,也让他们的思维有了得以伸入的根基。以初一年级的“数轴”这一概念的学习为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些做实验的材料,让他们做一个温度计。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做任何的指导,全部由学生自己去想象。做完之后,教师将真的温度计拿出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温度计存在的问题,在修改之前,说明需要修正的理由。学生发现的问题包括:温度计没有刻度;刻度是随意标刻的,不均匀;温度计上没有零的刻度等。修正的理由为:测量的工具必须精确;要有零刻度线,是因为温度的变化有零度以上与零度以下。教师让学生将温度计上标有记号的图表横放在桌上,让他们说说他们观察过、动手过、思考过的这个图表有哪些特点。学生将温度计刻度延伸,进而变为一条向两方无限伸展的数轴。由此,学生对数轴的理解更深刻,自学也多了一个新的路径。

陶行知先生认为,通过做来教学生,这是真教;学生在做中学,就是实学。换言之,先生强调教、学、做合一。学生的自学与自做结合起来,在做中他们悟出要怎样去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做对接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去做,教师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更改教的方式。

二、群学中做实验,激活数学思维

群学就是一个小组的学生在“小先生”的组织下,一起讨论遇到的题目怎么做;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群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启发他们的智慧。但传统课堂上的群学大多是小组长直接将认知灌输给组员,并不尊重思维的激发。如果将数学实验引进群学中,让学生在合作中揭示数学的相关规律,他们就会从似懂非懂状态进入思维活跃的状态,发散思维、概括思维、想象思维生成。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入画一畫、剪一剪、拼一拼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许多三角形,再让他们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剪下来,随意地拼凑。在学生画、剪、凑的过程中,让他们摸索三角形的角的关系。在动手揣摩的环节中,学生发现,他们剪下的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钝角。他们用量角器量三角形的各个角发现,总和是180°,将三角形的内角拼合在一起就能得到一个平角。学生在“做”过程中,对定理的理解也就深刻了。陶行知先生一直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先导,只有“做”了刚才的“剪、拼”实验,学生才有了真正的素养生长。在群学中,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得到落实,从而让“做”更有目标与条理。

三、探学中做实验,深化数学思维

四、展学中做实验,生成数学素养

展学就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环节,学以致用。将展示与数学实验对接,能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养成独立应用数学的习惯,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对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进而设计适切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认知体验、素养生成的平台。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这一章节时,学生要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性质等解决不能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或高度等问题。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设置适当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建立相似三角形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教材上的熟悉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让学生亲手测量具体物体高度的实验。让学生准备所有的器材,找到卷尺、标杆等工具,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实验将动手测量、具体操作、数学模型等融入其中,使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实验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能测量出物体的高度,就说明他们能将知识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之后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他们会对知识进行迁移。

五、结语

将实验搬进课堂,其实是陶行知的“做中学”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的灵活应用。实验使学习有了情境,有了具体体验,还有体验之后的反馈、调整和总结,这其实也是对初中数学学习的一种优化。

参考文献

[1]王龙.初中“数学实验”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刍议[J].中学数学,2019(12):91.

[2]王玉佳.数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下半月,2019(2):7-9.

[3]罗绵景.融入数学实验,发展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9(12):2.

猜你喜欢
数学实验初中数学
借实验操作 助学生成长
数学实验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的建设初探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