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的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路径

2020-09-10 07:22马秀清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高考教学创新高中数学

马秀清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理念被很多教育工作者重视和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学越来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为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文章主要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创新路径提出相应策略,以适应新高考要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使高中数学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数学 教学创新

数学一直是高中教育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数学的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对于人类形成理性思维、科学精神等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新高考秉持了“以人为本”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准则上,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提出“生活即教育”思想。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探寻教学创新路径。

一、创设情境,让知识贴近生活

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而高中数学更是与生活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借助日常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提高理解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渴望,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上课开始,教师播放视频歌曲《东方红》,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教师突然按停歌曲,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没有?”由于刚学完“圆的认知”,很容易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枯燥的数学立刻有趣起来。

又如,教师在开展“总体特征数的估计”的教学时,首先提出一个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水平相较于名牌本科毕业生的差距吗?”该问题既是学生在以后会面对的问题,也是他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究,寻找样本进行研究。教师基于这一问题开展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算数平均数作为近似值的理论。再通过工资的稳定情况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方差与标准差的意义。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培养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可持续发展。

二、做智慧型教师,用坚实理论做支撑

陶行知著名的四颗糖故事体现的是他的教育智慧,是教师毕生追求的境界。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新高考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智慧型教师。教师要用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坚实的教育理论做支撑,善于捕捉学生的思维,及时且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随之调整教学内容,和学生有效互动,让课堂灵动起來。整个课堂散发智慧的光芒,课堂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三、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时代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支粉笔走天下”的教学方式一去不复返,教学信息化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改善当前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开始通过灵活使用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而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手段中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丰富学生感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形象、直观、具体地感知知识,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自身创新能力。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及时储存的特点,可以使教学内容实现共享,使学生在后续的巩固、复习过程中更加方便,并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例如,在对于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中《立体几何》开展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三维展示,让学生充分了解几何体中的线面关系,直观感受柱锥台中线线、线面、面面的变化,迅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翻转课堂的使用也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授课模式,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交流,做到了因人施教。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可以和教师、同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这重新构建了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的顺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交叉使用也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018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的现代化,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与学科深度融合。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让课堂现代化,适应新高考。

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一名合格教师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学习就是“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实现教师职业发展。他说:“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唯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本途径。学习不仅可以积淀知识,更能提升个人的修养、风度、气质,提升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实现教育的传承。“亲其师,信其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正是陶行知老先生对教师的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新高考的来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教师需要探索新的高中数学教学路径,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水平,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达到新高考的要求,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雄伟.试论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J].高考,2016(12).

[2]陆燕燕.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浅探[J].数学教学通讯,2015(3):37-38.

[3]朱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4(8):19-20.

猜你喜欢
新高考教学创新高中数学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