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苏辛词精神气质的差异

2020-09-10 07:22段晓静
今古文创 2020年40期
关键词:差异

【摘要】 苏轼和辛弃疾是宋代词坛上两位杰出词人,为宋词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表面来看,苏轼和辛弃疾都属于豪放派的词风,但仔细分析起来却风格不同,有着明显的差异。苏轼豪放的背后呈现出的是乐观与旷达、潇洒与自适,辛弃疾则沉郁、悲壮。潜藏在二者“豪放”背后的内在的精神气质是有很大差别甚至可以说是迥然相异的。本文就是从对比中发现二人词作气质的差异。

【关键词】 苏、辛词;精神气质;差异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0-0019-02

词发展到宋代,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宋代词人辈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词作纷涌,自然便会形成不同的流派。关于宋词流派的划分是词学界知名学者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明代学者张蜒首先提出二分法,“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人。苏轼之后,宋词词风又偏向典雅工丽,后来的贺铸虽然对苏轼有所继承,但其豪放特征并不是很明显。直至南宋时期的辛弃疾才完全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将其发扬光大,从而成为又一位豪放派的集大成者。苏轼和辛弃疾的一生都历经坎坷,在词中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情感,有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有着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正是他们心中的壮志豪情,决定了苏辛词的独特创作和艺术风格。豪迈的词风下有着相似的人生背景,也有着不同的经历,那么寻找他们作品之间内在的差异性便有了文学意义和文学价值。

一、人生经历之不同

有人评论说,“在宋代词的国土上,苏轼和辛弃疾就像拔地而起的两座奇峰,时隔百年而南北相望。”二人不仅是文学家,同时也都是政治家,但在政坛上,两人却都不得意。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但是仕途并不是很顺利。苏轼少年成名,初入仕途之时,恰逢北宋政治经济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的时代,改革呼之欲出,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与欧阳修等人站在了反对新法的立场上,迅速卷入到了一场政治斗争中去,因与他人政见不合,更有甚和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联系到了一起,在权力倾轧中,无论是新法派还是旧法派上台,他都饱受打击排挤,这期间贬谪十余次,在遭陷害被贬黄州期间,他失去薪俸,耕地劳作,尝尽了人情淡漠、世态炎凉的滋味,晚年被流放岭南,几乎不能生还。经过多年的宦海风波几经沉浮,他清楚地看到了政治斗争中不可不可避免的阴暗、险恶,感到人生的无奈。辛弃疾,有“词坛飞将”的美誉,在他生活的南宋时期,山河破碎,靖康之变以后,北方的大部分土地都被金军占领,他出生的老家山东也在水深火热之中,在金人统治区过着亡国奴的生活,这样的经历让他备受屈辱,辛弃疾年少时就树立了收复国土报国雪耻的远大理想,他的祖父对他也是悉心教诲,“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培养了他侠义之气,后来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十九岁时就参加耿京的起义军,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使他名重一时,辛弃疾有着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二十二岁便率五千精兵深入敌军五万人大营生擒叛贼张安国,这也是他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的许多年辛弃疾常常回忆起这个充满英雄色彩的夜晚。但南歸之后,他的任性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态度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始终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所谓的“过则成灾”,在南归的四十年间稍有建树就屡遭诬陷,多次被免职,先后被闲置数十年。一个渴望战场的沙场英雄,一生却在无奈与愤懑中度过。苏轼和辛弃疾二人均是少年成名但在政治上都几经沉浮,这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二、创作风格之差异

在风格上,二人同属豪放派,所作之词大多具有慷慨悲壮,豪迈激昂的特点。苏轼冲破词产生以来专写缠绵温婉之情、婉转离愁别绪的曲词桎梏,以高旷雄浑的风格开创了豪放词派。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的豪迈词风,把豪放词派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推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二人承前启后,一脉相随,所以后世常以“苏辛”并称。然而,透过“豪放”风格的表面深层次的探究,就会发现苏轼和辛弃疾词作背后却有着不同的精神气质,前者的豪放体现出一种乐观和旷达,而后者的豪放却隐藏着一种沉郁和悲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都描写了三国古战场,是借赞美当时的英雄而抒发自己的情志,都用了自喻的手法。然而词的格调和审美及内蕴却明显地不同了。苏轼飘逸潇洒吟唱:“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引以自喻的是挥洒自如、风流倜傥的儒将风度。遥想当年,周瑜羽扇便服,谈笑风生,从容潇洒,指挥若定,令人叹服,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卓越和才华。写这一首词时苏轼正被贬黄州,面对壮丽江山,英雄业绩,加深了他的内心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到伤己,自叹人生如梦。而辛弃疾则感叹:“年少万兜鳌。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自喻是稳壮刚韧、雄浑深沉的英雄气概。有金戈铁马之势,收复旧河山的力量。这首词当中一则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雄才大略,年少时就敢与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无所畏惧,这是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则是突出了孙权不断征战,不断壮大的盖世武功。而当时的辛弃疾所处的南宋,形势与其极其相似。很显然,辛弃疾热情歌颂孙权的坚决抵抗,不畏强暴最终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步步退让、苟且偷安,他以此来表达自己收复河山,誓不罢休的英雄志愿。

三、生命态度之差别

同样是描写不愿服老、犹有一腔热血的报国之志,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写道:“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情绪是那样的高昂,气度是那样的博大,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狩猎这样的小事在他的笔下都是豪迈壮阔,他始终相信朝廷会再次重用他,乐观与旷达的性格跃然纸上,酣畅淋漓,气象恢弘。而辛弃疾则叹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间,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很显然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给辛弃疾带来了无限的伤感,时间就如这滔滔江水,不仅抹去了英雄们的伟绩丰功,也卷走了风流人物的神韵风采,锦绣河山落入敌手,又几乎看不到收复河山的希望,在把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处境和历史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和名垂青史做了比较之后,更加突出他无奈的心境,俨然有沉郁哀叹的情绪,格调悲壮苍凉。

苏辛都曾受排斥打击,都有命途多舛的境遇。都在词中抒写怀才不遇,有志难酬,但二人所表现的气度和风格迥异。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所表现是一种超然之态,他认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得到了一种解脱。在老庄哲学影响下,这时的苏轼可以从容面对,从时间和空间的立场,去面对人间的苦难与欢乐。保持一个平常心与面对得失成败,以一个旷达的心态去看待世间一些的流转变化。而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则只能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无奈与愤懑,遗憾的叹息,面对失去的中原土地,江山如画,一腔热血,本该是上马杀贼建功立业,但自己却被闲置数十载,挂在腰间的宝剑却从未出鞘,只能遥岑远眺痛拍栏杆,也无法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苏轼对待生活,竹杖芒鞋的在风雨中行走,本来是一件极其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么的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只说“何妨吟啸且徐行”唱着歌缓慢前行,不会畏惧,这时候的风雨也象征着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暴,但是他始终是自在独行,这一句就是苏轼的人生写照。苏轼豪放的背后是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逍遥自适,“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解脱,而且无论在任何時候任何境地他都能笑对生活,“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辛弃疾则是在梦里都是挑灯看剑,夜深人静时依然无法入睡,独自饮酒,总算睡着后梦回吹角连营,队伍出征待发,军中响起振奋人心的乐曲,凯旋而归,旌旗招展。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但是,一切只是个梦,醒来之后只能发出一声声悲叹,理想与现实,无奈的悲剧。显得浑雄、沉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埋藏了他对一生未能建功立业深深的遗憾、无奈和感慨。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苏轼的大部分词作引发出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获得一种精神的超越和解脱。而辛弃疾的词却是对理想以及引出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悲愤。那为什么同是豪放派,词的气质却有如此差异呢?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人生信仰有着明显的不同,苏轼生活的北宋是一个相对太平的时代,可以看到在平常的状态下,苏轼都能以诗人的姿态享受生活,找到生活的乐趣和诗意,“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篙艾气如薰”他是在用心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有着潇洒自适的真性情和自由舒展的生命状态。因此即便是日后失意的时候他依然能以乐观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命当中的遗憾,泰然处之。而辛弃疾则与苏轼不一样,国家危难之际,他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可以说是不可调和的。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征战沙场,建功立业,收复河山。在外敌入侵之际,这种理想就表现得更为强烈,他始终把建功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赢得生前身后名”,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英雄,但是,残酷的现实生活中,让他只能悲愤郁闷却无处诉说,“无人会,登临意”。当这种理想不能实现,他就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变得极度忧郁和悲愤。综上,苏轼和辛弃疾的词虽都表现出了豪放的特点,但他们最终流露出的精神气质却是迥然相异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是苏辛二人风格上的差异,也是二者个人精神气质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张毅.宋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3]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5]叶嘉莹.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作者简介:

段晓静,女 ,汉族,河北邢台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讲师,从事中文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差异
相似与差异
平等的意义
应用导向下的标准成本法综合案例构建
南北过冬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差异”作文导写及例文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