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2020-09-10 07:22张孝武
南北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张孝武

【摘    要】20世纪以来,人们对教育教学的研究从注重教学基础的科学化转向教学的科学方法研究,有效教学就侧重于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有效教学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益的前提。基本的立足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关键词】初中数学  有效教学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1.008

随着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教学的效益越来越关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育质量,让学生的收获最大化,成为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提高一节课的教学效益,在教师和学生、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学习方式与教育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思索,尤其需要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联系学生的学习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合的教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精神,以此确保提升教学效果。但是,不少教师发现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参与性低,对知识的自主研究过程短,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反思,简要从三方面论述如何具体落实开展有效教学。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学生学习是否具备自主意识,在教学中有没有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学习思考空间进行自主探索、反馈。格外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是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创造性思考中培育创新精神[2]。学生具备以上基本素养之后,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发现问题,甚至可以自主对问题进行探究、推理、总结、反思等,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教师细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自主探索的学习环节,让学生根据学到的基础数学知识概念进行独立思考,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教师先带领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特征,方程组的定义,学生已经学会二元一次方程求解,现在教师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如何求方程组的解。经过思索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发现利用代入消元的方法,找到两个方程组的公共解;接着教师继续设置特殊的方程组来让学生发现另一种求解的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思索过程。比如,有的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相反或者相等的,这时可以用加减消元的方法来快速求解。最后再设置实际数量计算问题,让学生利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强化训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式子书写和求解。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是占主导地位的。

第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让学生勇于主动思考创新,调动其创造性思维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目标之一。例如,在学习不等式的时候,不等式的定义概念学生很快即可掌握,教师可以从常见的教学案例中采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但是这次是使用不等式去表现数学问题,学生会具备一定的新奇感,让学生自己总结探索不等式的诸多性质。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很容易激发新的想法,对创新思维的发展很有效。比如,有的学生会提出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或者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会改变;紧跟着有的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就会提出在什么条件下,不等号的方向一定会变。这样实际上就是头脑风暴法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激励作用,学生相互启发学习,共同进步,对创新性思维的快速发展非常有益。

其次,有效教学离不开综合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活动与上面论述的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过程存在区别,前者是一种灵活性更高,参与性更强,趣味性更足的学习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参与到知识建构中来。这主要是针对当前课堂学习形式单一的现状提出来的。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就是听、写、练,单一的学习方式,导致学习过程僵化。学生总是在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种任务,缺少情感的参与,对数学学科的探究兴趣非常低,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多设计综合化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创新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组织学生利用实物模型来解决数学问题,提前结合具体题型安排学生手工制作模型,解释数学概念或者公式定理。初中数学有不少内容抽象性比较高,但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转化学生的思维模式,开展这种综合性较高的学习活动,既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转化能力,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收获。比如,在学习图形旋转的时候,学生往往对于图形旋转度数的把握要出现纰漏,尤其是旋转与图形的对称融合起来的时候,难度更大了。教师就可以借助于组织综合性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自绘制图画,剪贴制作图片模型等,经过具体操作观察,明确图形的各种旋转与对称问题。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对图形的性质有感性的认知,在旋转中,会超出课本与教师要求,按照自己的兴趣认知进行创造性操作,得到丰富的认知收获。

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学习效益,如果是高质量的、有收获的学习,那么就是有效教学。为此,教师要脱离以往传统的拖堂、灌输、讲授式的压迫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第一,在教学重点之间的过渡上,精心设计过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对问题产生好奇心,而不是被迫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题,学生自己产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之后,就会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第二,教师转变自身教学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甚至是合作者。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更加轻松、自由、完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有机会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与相似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对全等与相似的条件进行合作探究,小组代表为大家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有不足的地方其他小组补充,最后教师总结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尊重学生的需要,对学习的思维更具有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为基本途径,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光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科技信息.2010(22).

[2]李森,张家军,王天平,著.有效教学新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