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中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的实践

2020-09-10 07:22邵雳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环保意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化学是一门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化学学科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细节,注重学科中环保价值的渗透与引领,以此充分凸显学科的价值,也引领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促进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

关键词:环保意识;课堂教学;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1-0083-02

众所周知,注重生态保护有助于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初中化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围绕相关化学知识,积极采取有效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主动的关注生态保护,并结合相关的问题情景,启发其合理应用所学化学知识,使学生为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生态保护知识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知识,如爱护水资源、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等,教学中应重视为学生讲解生态保护知识,使学生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无形之中促进起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一方面,课前认真收集生态破坏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观看,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及心灵上的触动,使其认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另一方面,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为学生讲解生态保护的相关做法,如生活中应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注重清洁能源的应用,做一个生态保护的积极践行者.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教学前注重为学生收集相关的教学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使学生对水资源有个正确的认识,即虽然地球上的水储量较为丰富,但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同时,在视频中为学生展示人类污染水资源的各种画面,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以及震撼,使其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以及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实践中在讲解初中化学中有关生态保护知识时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其带来直观上的感受,更好的提高其生态保护意识,尤其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们积极讨论,都决定在生活中节约用水,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结合生活问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初中化学教学中仅仅为学生讲解生态保护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注重围绕生活设计与生态保护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分析,促进其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其在生活中认真落实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在讲解初中化学知识时,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分析哪些行为对生态保护不利,哪些行为对生态友好,使其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破坏生态保护的行为,做一个保护生态的好学生.另一方面,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认真分析,寻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生态保护问题的同时,促进其生态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以下问题情景,要求学生分析出哪一行为是不可取的:(1)浇灌农作物时使用滴灌代替大水浸灌;(2)使用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新型燃料,以减缓温室效应;(3)使用“炉具清洁剂”清洗灶台后的水灌溉农田;(4)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以减少空气污染.对学生而言上述生活情境并不陌生,通过分析哪一行为不可取,能很好地增强其生态保护意识.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可知,使用“炉具清洁剂”清洗灶台后的水中含有一些有害的化学试剂,不仅能毒害农作物,而且渗入到地下水后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给人或其他动物带来毒害,因此这一行为应杜绝.通过创设生活问题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其在生活中践行生态保护. 三、借助化学实验,践行生态保护工作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将生态保护落实到化学知识学习中,尤其可借助化学实验知识的讲解,提高其在实验中的生态保护意识.一方面,为学生讲解实验中废物、废料的处理知识,即应将其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不可将其随意倾倒至下水道中,尤其对于有害废料更应谨慎对待,按照教师的要求放到指定的地点.另一方面,创设相关的化学实验习题,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化学反应应用的试剂以及反应中的产物,分析其是否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气体,如有应注重设计尾气处理装置,避免有害气体散發到空气中,给空气造成污染.

在讲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后,结合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设计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认真观察上述实验装置,从生态环保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该如何进行改进?

对学生而言上述实验装置并不陌生,依据的原理为:.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CO2,但其对环境影响较小.另外,反应后的气体中会含有未来得及反应的CO,因CO是有害气体,需要除去CO,避免其排出到空气中.综上可知,实验中既要注重控制通入CO的速度,确保CO尽可能的反应,又要增加去除CO的装置.通过该实验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实验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尾气处理装置的增加,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生态环保意识.

四、依托综合实践,深化环境保护意识

在初中课堂中,除了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渗透环保意识,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和科普调研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充分利用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对环境保护有一个更深的认知.

比如,可以让学生对市区几大河流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哪些工厂对水质产生了危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或者减少这些工厂对水质的污染,一方面学生可以将化学中所学关于“水的净化”有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经历对水质的分析,水的净化,提升了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通过进一步综合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对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感受身边的化学知识与环境危机.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采用“小手牵大手,环境靠大家”的措施提升全民环保的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中既要注重化学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生态保护知识的渗透,认真细致的讲解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生态保护的知识点,同时结合生活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解答,增强其生态保护意识.同时,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做好废物、废料以及尾气的处理,积极践行生态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万旭华,彭琴芳.初中化学教学中绿色环保教育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8(20):54,56.

[2]丁月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化学教与学,2011(07):34.

[责任编辑:季春阳]

收稿日期:2020-01-15

作者简介:邵雳(1982.7-),本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环保意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汽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