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研究

2020-09-10 07:22陈铁云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32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

陈铁云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数学作为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开发学生智慧潜能的重要课程,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遵循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一番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会采用单向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关于知识的讲解,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差,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失去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在价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做出改变,以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为核心,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真正地掌握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真正地沉浸在数学知识营造的氛围中,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时常面对微笑,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也有助于减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恐惧感,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其次是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公角色,发挥好引导者作用,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只有营造出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才能真正地加入到课堂中来,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勇于探索,大胆探究,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

二、积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调转过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新知识,在课上通过教师的补充讲解、习题练习等方式巩固知识。通过翻转课堂的正确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使学生真正地获得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成长,继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函数的应用”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将自己定制的学习计划表格发给学生,让学生参考表格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如连续函数、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等进行预习,并将自己产生的疑惑和问题记录下来。接下来,在规定的时间上,我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教学优质视频。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在自学时产生的大部分基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并且,在翻转课堂的整个前半阶段,我鼓励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确保自己的进度和了解他人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之后,在课堂上针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展开解决,并在课下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从而促进班级整体的进步。如此,通过翻转课堂的科学应用,能够明显地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继而实现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

与浅层次的学习不同,“深度学习”的本质在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使用,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眼前的情景将脑中已有的数学知识融入进去,快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因此,要想使学生真正地做到“深度学习”,我们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可以通过变式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用更深的角度、更多的角度来理解和应用已经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和思维。

比如,在学习解析几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拿出一些经典例题,并通过变式来让学生学习。如将问题当中的椭圆变为双曲线、圆等,并将公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学生计算过程的准确性。这样,虽然仅仅是换了一些条件,其中涉及到的数学思想也基本类似,然而却可以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知识迁移的作用和价值,体会原有知识的加工过程,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记忆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教师在使用变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时一定要把握好原问题与变式之间的共性,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找到正确的知识迁移方向。

四、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通过“深度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体系的构建,同样的,促使学生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也是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高中数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多且杂,对于学生来讲,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能够巩固学生的记忆,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发展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行为,从而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

比如,针对向量这一部分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其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我通过例题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如例题:向量AB等于向量c,向量CA等于向量b,向量BC等于向量a,而向量a与向量b的内积等于向量b与向量c的内积等于向量a与向量c的内积,那么三角形ABC的形状是怎样的?在带领学生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开动脑筋,将自己认为的可行的看法都讲出来,只讲思路不写过程。这样,有的学生说可以使用代数运算的方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向量内积的定义来判断出……如此,通过题目的探索,学生将多种知识汇集到了一起,从而针对这一类问题构建出了有效的知识模块体系。

五、总结

本文针对如何在高中数学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展开了一番探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高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做出改变,勇于创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发挥数学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韩娟.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5).

[2]张秀杰.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江西省高安市石腦中学 330818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对“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几点认识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高中诗词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