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2020-09-10 07:22段晓鹏
高考·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探析红色文化思想政治

段晓鹏

摘 要:为了更好的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仍然需要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应用,去创新,更好的将教育活动置于显示的生活背景之下,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壁垒,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促使学生自主的参加到教学中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学探析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政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科目,它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而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事件、人物、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而这些在特定历史阶段得事件是红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红色文化具有民族性与科学性,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还能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高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抗战年代,由共产人在同敌人进行顽强抗争过程中产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包含着许多感人的英雄事迹与丰富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红色文化并不是字面上红色与文化这两个词语的简单组合,而是將中国近代抗战史与社会发展方向的有机结合,红色文化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实践基础上,不断地筛选、整合各国家各民族文化思想与自身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其开始与“五四运动”,在近代充分发展,成熟于我国新民主革命期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得到了较好的传承[1]。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在高中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有效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知识,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同时也是红色文化重要的思想基础,高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红色文化有助于更加深入、系统的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让学生在马列主义的熏陶下,建立起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

其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讲述了许多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这些精神也都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断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新时代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弘扬红色文化,由于现阶段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尤其是外来文化对年青一代的思想冲击,使得一些学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机,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红色文化,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唯物主义辩证观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将为学生以后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是培育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需要[2]。

最后,作为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其自身应该做到坚定不移的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之中,这些生动的革命教材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策略分析

1.加强高中对于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力度

一个国家要想长远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还需要文化底蕴。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高中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力度,因为,红色文化记录了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到如今的奋斗史,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的教育素材[3]。又因为红色文化中包含着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坚定信念,通过加强红色文化的重视,提高对于红色文化宣传力度,让学生能够通过感受革命先烈在抗战年代的英雄事迹,教会他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敢于同困难作斗争,例如,将近代国民革命、第一次土地革命、第二次土地革命中国发生的各种事迹在课堂上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命运转折点背后的故事,通过这些方式增加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体会到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

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学的教学水平过低,就会很难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所以,应该注重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首先,在学校招聘教师期间,要做好相关筛选工作,只招收思想政治相关专业的教师,从源头上严格把关,还应该完善筛选标准,对教师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4]。其次,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或是组织一些大型的学术研讨会,邀请专业人员参加,在会中进行思想政治的交流。最后,对于在教学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必要的嘉奖,促使其他教师以此为榜样,对红色文化的持续的进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将红色文化更好的渗透到思想政治课程中去。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中,教师大都只重视课本中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至于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先将教学相关的内容发布到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时政资讯资料,让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查询的时政资讯带到课堂上和其他同学分享,还能根据时政咨询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将理论更好的与实践相互结合,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感,真正做到实践出真知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互动教学,要求学生发挥自身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引导、帮助的作用。在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像以往一样处于被动的灌输知识,而是与教师共同展开创造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此来挑选出最适合学生理解吸收知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师生有效的互动,引导学生无论是对新课程的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等能与教师共同参与,从而使思政这个学科真正实现自我教育,保障思政课程教学效果。

4.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起到组织、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的进行学习。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逻辑上的加工,将认识由抽象、复杂转变为具体、简单[5]。针对性教学内容灵活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用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穿插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思考人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教师可以开展全班性或者小组性对问题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充当主要角色,使他们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也能根据所学习过的思政知识解决问题。

5.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下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使之实现信息化、便捷化、数字化教学。近几年来,多数学校基本已经达到了多媒体教学全覆盖,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网络进行线上的教学,通过播放录像片段和语音片段等方式进行网络教学。灵活的采用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方式,让原本死气沉沉的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例如,学校可以创建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将一些抗战英雄事迹和先进党政思想在平台上与大家分享,还可以在平台上刊登一些网络征文或者专题研讨,让学生与教師在网络平台上互动,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在申请入党时,还可以优先考虑,还能够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或通过“知网”等云平台引导学生学习与思政学科相关的内容。

总结:综上所述,思政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科目,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剖析,希望相关内容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淑芳.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6):88-91.

[2]刘兰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的路径[J].智库时代,2019(49):70-71.

[3]王碧宝.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12):175-176.

[4]杨帆,张泰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综述[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8,4(02):205-216.

[5]周献策,黄文江.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4):25-27.

猜你喜欢
教学探析红色文化思想政治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栏跑教学浅探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