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育有效性提升的相关策略

2020-09-10 10:23杨仕朝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1期
关键词:预习初中物理实验

杨仕朝

摘要:物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才开始系统学习的一门学科,不仅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须做好物理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质量。在此,结合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充分把握导入环节,为教学开个好头”“结合小组实验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这几方面出发,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预习;实验;

初中阶段,学生开始进行物理这门学科的系统学习。通过进行物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且可以更加科学地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做好物理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而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全面落实,物理教学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陈旧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鉴于此,物理教师需要积极进行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物理教学,不断助力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下面,结合一定的物理教学实践经验,本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开展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自主性

可以说,物理学科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感受到较强挑战的一门学科。而预习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主动性、针对性,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对新知识点建立基本概念,提升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听课效率。因此,为了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教师首先需要从预习这一环节出发,让学生做好课堂学习准备,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预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一定的预习任务,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布置一些明确的任务和问题,不要笼统地对学生说“去预习一下物态变化这部分”。这样简单的话语、不明确的任务,难以促使学生充分重视预习这一环节,很容易导致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而在明确的预习任务和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开展较为具体的思考,保证预习的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定的预习导学单,在预习导学单中提出明确的、多样的任务与问题,比如“物态变化和什么有关”“物态变化有哪几种形式,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等等。由此,让学生去进行初步的理解与总结。

二、充分把握导入环节,为教学开个好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导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忽视了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往往由于理论性较强给学生课堂学习带来枯燥性、乏味性,让学生强制性地进行物理学习。这样就难以充分促使学生将注意力投入到课堂上,难以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为此,物理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住导入这一环节,认识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这部分,教师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

例如,在教学“熔化和凝固”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现象来进行课堂导入,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将这些生活中的事例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热情。又如,在教学“光的折射”这节课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哪些生活现象体现的是光折射的现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这样有效的导入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让学生的思维能够跟上教师的授课安排,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率。

三、结合小组实验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将实验更广泛地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去,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一边进行理论讲述,一边进行实验操作进行辅助的方式,使得学生比较直观地观察到相关的实验过程,继而带着对实验过程的好奇心和实验结果的好奇心,增强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应该加强实验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物理知识,降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同时,教师还可以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浮力”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问学生:“将乒乓球和小石头放入水中,为什么乒乓球可以漂浮在水上?而小石头却沉到水底呢?”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验材料(如将石块、曲别针、木块、乒乓球、烧杯、水等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实际的观察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内容尝试去探究关于“浮力”的内容。之后,每个小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结合讨论交流的结果,去进行汇报,加强组间交流。而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小组实验情况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在这样的过程中,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并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且有效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四、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物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更好的面对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例如,在教学“透镜及其应用”这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相关运用,让学生去分析这些应用。又如,在教学“测量物质的密度”这节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实际测量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密度,以此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由此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物理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出发,使得学生们能够高效地开展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这是教师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应当着重考虑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瑞英.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17(21):38+42.

[2]江银燕.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227-228.

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学 云南省文山州 663600

猜你喜欢
预习初中物理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