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2020-09-10 07:22詹裂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提高策略

詹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对于小学生数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当中,计算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因此,需要不断地提升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新课程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结合新课改的内容,不断创新和完善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高策略

通过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智力开发,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现如今在我国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以传统教学当中的机械化训练方法为主,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还会降低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加强小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强化

在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为小学生计算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做出纠正,并且加强算法的创新和优化。在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数学计算题。例如,在遇到小数点的加减乘除的算法中,就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对算理的理解能力,例如:有一根3.7厘米的木条,要将这根木条做成0.7厘米.可以做成多少根?最后还能剩多少米?经过计算学生大多都算对了能做5根,但是最后一问有很多学生都不能正确计算。很多学生认为只要知道问题条件就能明确算出计算方法,利用竖式计算第一个位置的商为他们通过列竖式计算知道第一空是5,余数是2,学生对余数和被除数并没有概念,对余数的数位更是不知道怎样理解,这是由于学生认为只要了解计算的方法,就能够得到正确答案。然而还没有正确的掌握当除数和被除数发生变化时,位数才能决定余数的大小,因此最终的答案是0.2。因此除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算理,真正的解决数学当中的难题。

2.寻找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计算教学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分层教育,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应当鼓励他们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创新计算的多种算法,提高数学做题的效率和质量。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应当扎实基础,主动进行沟通,找出问题的所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在计算当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教师进一步延伸计算的范围,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掌握不同的方法,从而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帮助学生深入地进行沟通和讨论,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要求,为学生规划出适当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更有实效性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将学习理论和日常生活实践进行结合。例如在学生学习分数的过程当中,可以先将学生带入相关的学习情境,做好问题的引入,當一个物体分成两半时,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数学符号,然后再让学生认识基本的分数符号,并且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寻找答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画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计算能力,利用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地呈现计算过程,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潜移默化的构建学生的抽象思维,与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4.提高学生的算理能力,加强公式推导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的进入到课堂当中,并且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发现。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讲过程的认识和了解运算的基本定律,推导出最终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首先,教师需要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中,才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计算能力的提高。其次,教师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我思考如何去推理,如何去计算,把自己的疑问和设想与大家进行交流,从而与学生达成共识。例如在学习平均数的课程是教师可以运用棒球队的游戏,让学生增加对平均数的认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同时要求每个小组的人数是不固定的,利用这种分组的游戏变化,让学生找出哪组人数不同,并发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

5.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习惯,提升计算的准确性

小学数学中的计算能力十分重要,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在计算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认真审题了解提议才能够进行灵活的把控,找到解决方法。例如在进行三位数除法523÷3的运算过程中,就需要让学生,先进行审题判断出最终的商为三位数,就不会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中间的“0”,在352-23+57的计算过程中,学生首先要知道,连续加减法的运算需要从左向右依次进行计算,这样就不会出现从右向左进行计算的错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情境设置主动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计算准确性,提升做题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计算能力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它是数学课中的重要基础,也是其他学科需要用到的一项重要技能,因此,在进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强小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强化,寻找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计算,还需要不断拓宽学生的计算范围,让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达到举一反三,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从而提升计算的准确性,提升学生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元国.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管理路径思考[J].亚太教育,2015(22):45-460.

[2]周玲燕.新课改下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中华少年,2015(17):178-479.

[3]赵登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创新教育,2017(4):182-183.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提高策略
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提高青海牧区物理教学水平的思考
效益最大化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