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浅析

2020-09-10 07:22陈锦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29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陈锦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假如教师运用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数学方面的授课,不仅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从而不利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化的方式表示,进而搭建学生认知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连接,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坡度,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度,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构建高效性课堂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学的大趋势,而小学数学也不例外。在具体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问题,并真正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此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了解他们所思所想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更为科学地掌握相应数学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一、运用实践教学法,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促进他们数学知识理解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情境,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在思考中,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独有魅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数学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真正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绕有趣味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引入实践情境。在开课后,教师将天平放在讲台桌上,在天平的左侧放上一个5克的砝码,并询问学生:“要想让天平保持平衡,我们需要在天平的右侧放一个多重的砝码?”小陈积极地举手说:“在天平的右侧放一个5克的砝码。”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如下的问题:X+5=10。与此同时,教师在天平的左侧放一个10克的砝码,在天平左侧放一个5克的砝码,并放上一个带有未知数X的纸。教师询问学生:“如何让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适时地引导说:“为了让天平保持平衡,我们可以让右侧的重量为10克,谁可以说一说解题思路?”小洛说:“因为左侧已经有一个5克的砝码,我们只需要再放一个5克的砝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未知数X的值为5!”通过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辅之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不仅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还让他们结合天平的认知,进行相应数学问题解答,真正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使用翻转课堂法,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采用捏烂揉碎的方式授课,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这种状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转变原有的授课理念,引入新型的授课方式,即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下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并在课上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教师的指导,促进他们数学自学能力的提升,最终获得良好的翻转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授课,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运用课下时间,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并结合教师的引导,解決数学问题,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在实际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小洛想要计算一个直角梯形的面积,但是他不知道梯形的面积公式。你能从其它的角度,帮助小洛计算如下梯形的面积吗?问题如下:已知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为56厘米,下底为112厘米,高为56厘米。为了提升学生思考的方向性,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对这个直角梯形,进行切割或是拼凑,从而将这个直角梯形,转化成个人熟知的图形,进行相应的计算。”在再次上课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实践成果。小陈积极地举手说:“我一共探究出两种方法。方法一:将此直角梯形进行切割,并切割成一个边长为56厘米的正方形以及一个同样边长的等腰直角梯形;方法二,制作两个同样的直角梯形,并将其拼成一个底为112厘米,高为56厘米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独立的学习空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真正促进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采用合作教学法,增强数学教学高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为每一位学生安排相应角色,让学生之间通力合作,完成相应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真正增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充分发挥合作教学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讲授“长方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创设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作答,真正让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协作,促进最终问题的解决,增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出设如下问题:请回答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多少个面以及多少个顶点?与此同时,教师为每组学生发放特制的木棒以及相应橡皮泥,让学生制作长方体。更为重要的是,为了提升合作教学的高效性,教师遵循科学分组的原则,即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小组长、操作员、记录员以及发言员四项角色。通过运用合作教学法,教师为每一学生设定相应的角色,在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促进数学目标的达成,增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总而言之,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创设最为接近学生认知的授课模式,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并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具有方向性,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

参考文献:

[1]杨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天津教育.2017(01)

[2]蒋海明.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华夏教师.2016(10)

[3]杨青.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2)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