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朋友圈ins风野餐文化现象

2020-09-10 17:53章煜琦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9期
关键词:仪式感

摘要:起源于法国的野餐,在2020年于微信朋友圈掀起了ins风野餐文化。跨过心流体验的初心,野餐已成为年轻人充满仪式感和高级感的心理精装修。本文通过论述年轻群体“精致”的生活表象,分析其刻意追求伪精致的圈层焦虑。视觉文化冲击的社交平台实现了他们“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让别人知道我在做什么”的心理需求,精致含量“欠费”直接提高了这群人的快乐阈值,而真生活在于过程的体验。也许独立思考、去伪存真、不被定义才能回归野餐文化的纯粹内核。

关键词:ins风野餐文化;仪式感;心理精装修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9-0229-02

“去野餐了吗?”最近成了年轻人的问候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出游,但在微信朋友圈里,全国各地的草坪上几乎在同时段出现了精美的野餐布。仿佛没有“艳压”朋友圈的野餐九宫格,就错过了春日盛宴,就远离了他人眼中精致的自己。同质化的餐盘、穿搭,甚至雷同的照片角度和文案,它们的重点都不在野外和聚餐,而更像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心理精装修。掀起这股ins风野餐的年轻群体,努力在社交圈里传达这样的事实——无论世界怎样变,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疫情也击不垮他们的生活格调。他们正乐此不疲地在被定义的生活里享受着点赞和评论带来的即时社交满足,朋友圈的这一场盛宴也让2020年成为了“野餐元年”。

一、“野餐”从何而来?

18世纪欧洲流行的野餐文化在21世纪的中国成了新的网红文化。“野餐”这个词到底从何而来目前尚未有专门的出处。而《牛津英语词源词典》将其解释为“from French pique-nique, ofunknown origin”(来自法语“pique-nique”一词,来源不明),指参与者自带食物酒水的聚会[1]。这也表明英语picnic(野餐)最早是法语词组,其词根可能源于动词piquer(刺痛)和名词nique(少量或没有)。在1692年版的法语词典Origines de la Langue Fran?oisede Ménage中出现了“piquenique”,標志着“野餐”印刷版的第一次出现[2]。华威大学文艺复兴研究员Alexander Lee提出“picnic”最早出现在讽刺法国专制主义小说Les Charmans effects des barricades中[3]。所以,无法得知是作者使用了一个存在的词,还是他发明了该词,但显然最初的野餐并不是现在以露天元素为核心的野餐。野餐最早是专属贵族的,《狩猎之书》描绘了贵族野餐的规模浩大,经典的野餐画面也曾出现在电影《音乐之声》和《乱世佳人》里。法国大革命让许多贵族野餐者逃亡国外,有的定居伦敦,他们尽最大努力保留原有生活方式,所以野餐也被带到了英国,之后便演变为英语picnic,成为带有强烈仪式感的社交宴会。几十年后户外野餐流行到美国,直到20世纪初才盛行到室内。

而早在中国的《诗经》里就用“依”字表示野餐,其中有大量自然风光下的野餐画面,如迎亲、安居、农事等主题,重在野趣和天乐。《公刘》中的定居野餐“于京斯依”、《大雅·皇矣》中部队出征的“依其在京”、《周颂·载芟》中体现男女之情的“有依其士”[4]。由此可见,无论是起源于欧洲的聚会,还是作为中国先秦时的生活日常,到如今各国丰富的野餐文化,如美国的后车厢、海边野餐,日本精巧的三明治和饭团,澳洲的户外帐篷和烧烤等,都是该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演变和发展的结果。从产生的最初环境和参与者来看,野餐是在自然景观下以人交流为主的慢生活,能产生惬意、放松、自由、满足等积极心理效果。

二、微信朋友圈里的ins风野餐文化

“ins风”是近几年的“网红”审美风格,源于移动社交应用Instagram的潮流滤镜,整体偏复古冷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条标题为“在上海,每年有100万个小姑娘在野餐”的微博视频成为爆款,坐拥百万粉丝的Vlog(视频博客)博主“G僧东”,以“干货”方式详尽地总结出了“上海野餐图鉴”。他将朋友圈突然出现的野餐现象套路公开,即精致感和高级感,通俗来讲就是好看。好看也是有门槛的,格子餐布、骨瓷餐盘、马卡龙色气球、藤条竹篮、香槟杯等只能带来基础视觉享受,而英文报纸、复古音响、泡泡机、反射蓝天的镜子、法棍等食物道具、进口零食等一切以复古感为主题的好看才是ins风野餐文化的终极奥义。

朋友圈野餐文化的核心逻辑便是围绕好看而进行的野餐社交。好看就能拍照,有好看的照片就能发布到社交平台,而好看的内容收获的不仅是大量点赞和评论,还有圈层青年对同款的追求。随着满屏点赞、互动和同款推送,在此才基本上为整个野餐画上句号。然而,带动朋友圈野餐文化的不是拥有上千万粉丝的流量明星,他们出于要有辨识度的心理,不会发布网红同款潮流内容,因为他们更需要创造时尚。因此,在各垂直领域拥有各类数量级的人气大V便成了朋友圈里年轻用户争相模仿的对象,“某某同款野餐垫”“某某同款野餐妆”等成为淘宝野餐内容下的热搜关键词。

当“好看”和“同款”成为ins风野餐追求的终极目标后,野餐就变得简单可行,类似“上海野餐图鉴”攻略型“干货”已遍布各社交媒体。在小红书中输入野餐关键词,有超过24万笔记和2千多件商品链接,有“野餐食物、野餐穿搭、野餐拍照动作、野餐滤镜”一系列衍生关键词。网红周扬青在该平台的野餐攻略高达6万赞;抖音上“野餐”话题拥有近10亿的播放量;淘宝也准备了全套装备。分享类和短视频类社交平台加之购物平台为朋友圈输出的“野餐照片”进行了全方位资源补给,但最终呈现的却是同质化精致野餐、模板化文案如“一场说野就野的野餐”“颜值和美味都在线的一天”等,甚至不用点开大图就能预测内容。年轻人沉浸在自我场景化的梦幻泡沫中,享受着同款被定义的生活。

三、ins风野餐背后的心理精装修

在中国年轻人视觉化生活下,野餐早已不是以放松为目的的慢生活,已演变为“晒”的心理剧,他们默契地追求的是充满仪式感的过程带来的社交满足感,圈层精致生活的参与感以及他人对自己“网红”审美的认同感等心理体验。借着野餐的心理精装修和在各类社交平台打卡网红同款等被绑架的审美行为如出一辙。而在复制粘贴伪精致生活的背后,却反映出当代年轻人的焦虑。

(一)脱离野餐本质的伪精致

朋友圈的ins风野餐实质上就是精心打磨的视觉包装。非格纹餐布不取、非英文零食不摆、非复古纸不用、英文以berry结尾的水果才能出境,没有香槟就不能称为野餐。在这些刚需配置中不难发现,原本没有标准的野餐文化,却多出无数门槛。而这些食物只用作摆拍,远离了户外享受美食的本质。拍照一小时、精修两小时只是入门级,在拍照角度和照片滤镜上追求高度一致以达到ins风效果,晒到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才是最终目的。在年轻人观念里,不发朋友圈,这件事就没发生。因为朋友圈承载着被看见和印象管理的功能,只有晒出精致,才能维持自己在朋友眼中的“精致”形象。

这种看似充满高级感的野餐文化,直接跨过了野餐最初欣赏自然、分享食物和惬意交流的本质,是对象征符号追求的伪精致,是活在被定义的“网红”审美标准下的精致主义的仆从。因此出现的野餐经济也使许多年轻人产生了新的消费压力,如今消费注意力慢慢转移到对人的视觉开发,而追求ins风野餐的群体注定也会进行其他同款网红文化的消费,不顾消费能力盲目跟风以维持自己在圈层的一致性,伪精致到最后不难演变为“精致穷”。

(二)“精致”野餐背后的隐形焦虑

野餐文化的消费群体大部分是年轻人,在他们同质化地追求网红审美的仪式感、精致感、高级感的表象下,反映的却是其隐形的圈層焦虑和身份焦虑。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圈层化社交,使得不符合圈层特征的群体就会失去圈层资源,所以圈层边缘化的焦虑是该现象刷屏朋友圈的根本原因之一[5]。而在同辈压力下的身份认同感又加剧了他们对网红文化的执着追求。因为在这个处处能被看见的社会,他们害怕不一样,所以才出现了“网红奶茶才能解渴”的同质化社会行为。而真正精致生活的群体,“晒”与“不晒”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享受的是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和事物本身带给他们的纯粹感。ins风野餐文化看似带了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气息,但也无法逃脱伪精致的桎梏。

如今朋友圈ins风野餐文化的实质就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心理精装修。大部分活跃在网红潮流中的年轻群体,以为只要拥有同款野餐道具、复古滤镜和文艺风文案就能实现所谓的“精致生活”,却从未思考过野餐的真正意义。看似追求的是一种有品位的精致生活,最终呈现在社交平台上的却是同质化的被定义的生活。

四、结语

野餐是为了让生活慢下来,一味地记录并不能感到真正的放松。我们应从社会学角度回归其本质,源于欧洲的野餐,重在自然体验和交流带来的放松感,先秦时《诗经》里各种主题的野餐,重在给生活增添愉悦感,到如今中国朋友圈的ins风野餐文化,把野餐带给人最初的心流体验成功转移到即时社交满足感上。野餐商业化也开启了年轻人在自我场景化的社交平台中对象征符号的盲目追求,这样亦步亦趋、完美复刻的“精致”生活,却成为他们追求的真实快乐。年轻群体的独立思考、不被定义、去伪存真的生活态度,或许才应是当今视觉文化下保持真生活的不二法宝。

参考文献:

[1] C.T.奥尼恩斯.牛津英语词源词典[M].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6:651,1291.

[2] 芭芭拉米·克尔森.“野餐”源于私刑吗?[EB/ OL]. snopes,https://www.snopes.com/fact-check/ picnic-origin/,2001-01-21.

[3] 亚历山大·李.从上流社会到乡村生活的野餐史[J].今日历史,2019,69(7):33-34.

[4] 李炳海.充满真情至性的野趣天乐——《诗经》野餐画面及其历史演变[J].文学遗产,2004(02):28-36.

[5] 敖成兵.“伪精致”青年的视觉包装、伪饰缘由及隐形焦虑[J].中国青年研究,2020(06):75-82.

作者简介:章煜琦(1994—),女,重庆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媒体与创意产业。

猜你喜欢
仪式感
研究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仪式感
朱熙越“仪式感”是优雅的极致表达
真正的读书人不需要“仪式感”
成长路上,别丢了“仪式感”
基于景观设计中仪式感的营造方法探究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电视晚会的新闻化和仪式感论析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