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色彩在心理层面的象征与表意

2020-09-10 07:22张进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电影色彩

摘 要:色彩在电影中用于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生存景观,表达情绪和氛围,推动剧情发展,形成韵味和风格。色彩是具有极强表现力的视觉语言,调动色彩的情绪作用及其自身的表现力和象征意义,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烘托意境。

关键词:电影;色彩;心理层面

中图分类号:J9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059-0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滨州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BZXYRW1905

一、展现电影主题基调

在电影中没有单纯的色彩,只有在某一特定光线下的色调。例如,红色作为色彩本身,是热烈的、明亮的、温暖的、躁动的,但在不同的影调下会呈现出微妙的色差,如饱满的或者非饱满的、明亮的或者幽暗的、浓艳的或者惨淡的。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愤怒的公牛》这部影片时,原来是拍成彩色片的,拍完彩色片后导演把这部影片给自己非常敬仰的导师看,其导师看完后说拍得非常好,但是拍得太血腥,会影响观众对人物形象的认同,会转移观众的注意力。听完导师的建议以后,斯科塞斯导演把影片制成了黑白颜色,只是有几个回忆片段的时候是彩色的段落。

如果创作者对作品进行了非常宏观的思考或全局的把握之后,可以确定整部影片色彩的基调,这部作品中会用什么样的色彩面目呈现给观众,这是创作者为形象注入贯穿的情绪,是画面总的色彩倾向。整体效果与局部色调的单样统一,单个镜头的色彩处理,都应该统一在大的色彩关系中。一旦这种情绪贯穿到画面中之后,就会出现统一的、与主体思想相吻合的视觉效果,如明快的、浓郁的、绚烂的。影片《林家铺子》的整个色调都是灰色的。导演选取这样的色调与他对旧时代的理解是有关联的,在他的眼中,整个时代是灰色的、沉闷的、压抑的,用这样的色调是非常合拍的。同样,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片头,色彩丰富,但很统一,色调上既能看到那种铺张、奢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最后还是都统一在黄色调里面。

二、帮助导演体现创作意图

康定斯基说:“色彩在精神上引起了一个相应震荡,而生理印象只有在作为这种心理震荡的一个阶段時才有重要性。”[1]奥利弗·斯通导演运用一种色彩的变化,不断地用黑白色和彩色交替搭配,而且通过影片的剪接,不断地使用快速的组接方式加上颜色的变换,用它来表现人物变态的心理,表现血腥,视觉效果非常好。杜甫仁科说:“电影中的彩色与油画比起来,更接近音乐。它是视觉的音乐。”[2]

在色彩的运用中,一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即现实时空用色彩,回忆时空或过去时空用黑白颜色。但有些导演在构思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非常优秀的作品,也是他的“处女作”,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可以看到这位艺术家对那个时代的思考,在他眼中表现出来的“文革”,一种个人记忆跟以前在其他影片作品当中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他对那个年代的看法、那个时代影像的呈现都是非常独特的。将那个年代用色彩缤纷的方式来呈现,然后到现实时空的时候,片尾的影调是黑白的,这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是非常独特的。

三、表达象征隐喻

色彩有两种用处,关联和过渡。不论是循环色彩组合的原始方式,或是全篇特定色彩重复出现,故事中贯穿始终的固定色彩起到的作用是“关联”。把颜色与特定事物或想法联系在一起,假设角色与紫色相关联,如果在电影发展中再次看到紫色,就会联想到人物,因为场景和电影主题总是有所关联。在《末代皇帝》中,随着人物对世界的认知越发深刻,电影的调色板也变化了,体现人物幼时认为的传统世界是红色的,然而随着人物对世界的了解逐步增多,颜色从红色转为橙色、黄色,最终完全理解了这个世界,便困在绿色中了。颜色的过渡遵从主题的特点,把这种高效的颜色过渡体系放到色环上审视,就会显得更加独特,因为红、橙、黄、绿在色盘中是连续的,由红至绿的转变显示出角色的境遇。

电影中颜色的选择是有原因的,观看一部使用特定颜色的电影时,电影给你什么感觉,如何跟随角色,为什么叙述者在公司的生活是浸染在低落的绿色中,当找到颜色主题时,剩下的内容可以由颜色独自讲述。例如,《阿黛尔的生活》中目之所及都是蓝色,每个场景都有蓝色,阿黛尔遇见艾玛时,她的头发是蓝色的,所以蓝色代表了阿黛尔表达的自由,也代表了她和艾玛之间的爱。电影中的蓝色是有联系的,主题就是阿黛尔的爱情。颜色的隐喻在电影中始终如一,在这里代表爱的是蓝色。当这段爱情渐渐发展时,在恋情最甜蜜的部分,阿黛尔被饱和的蓝色包围,反映了他们爱情的强烈;在她最低谷时期,阿黛尔的身边则是暗淡得多的蓝色,反映了爱情的消逝,她还在受到折磨,重燃爱火失败后,我们看到的唯一的蓝色,是一条蓝裙子在优雅的世界绝尘而去。

四、参与叙事

色彩最初用来展现电影梦幻般的感觉,用来展示幻想与现实的遥远距离。人类会对不同色彩产生心理反应,当银幕充满红色时会感到非常紧张,浸染在蓝色中的画面则平静许多。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人物精神世界的方式。从《党同伐异》了解到色彩可以区分地点和时间,《英雄》利用美术设计从不同角度展现故事。电影不仅用颜色区分多个故事,而且用色调设立特定故事的氛围。例如,《拉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的电影手法,即使在如今的数码时代也有重大意义,不论电影基调是冰冷绝望的,还是粗糙危险的,都由色彩烘托而出。

人类会对特定颜色产生心理反应,所以特定色彩经常用于特定场合,但并不代表色彩的使用是绝对的。色彩的使用没有既定的参考规则,了解色彩对人们的认知印象会有帮助。在《杀死比尔》中,乌玛·瑟曼的服装成为经典,不仅是因为它的用色,还让我们在潜意识里对角色产生了强烈的反应,米黄色服装传达出乌玛的疯狂,这种强烈的黄色能够唤起危机感。引起特定情绪的特定颜色,依然存在于电影叙事中。

五、感染观众情绪

色彩是非理性的情感,会对人们的心理状况产生影响。维姆·文德斯1984年的杰作《德州巴黎》巧妙地运用了视觉效果传达这些主题思想。画面中,红白蓝是一组普通的组合,代表了美利坚、社会、统一和美国梦的颜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绿色,象征着破碎、间隔,还有生活艰苦的不可避免性。通过这两种主要色彩的组合,视觉上的矛盾被鲜明地展现出来。在影片的开始,看到了红帽、白云和蓝天,这是特拉维斯的梦想,想拥有自己的栖息之处,可必将会面对迷茫、颓废、孤独的现实,躺在医生椅子上的他被笼罩在一片绿光之下。拉特维斯的弟弟华特,美国社会的产物,闯进了布景中,红白蓝再次接手了色彩组合。

同样,《辛德勒的名单》中有一处色彩处理。《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黑白片,黑白片具有一种历史感,有一种端庄和严肃感,特别是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题材,黑白颜色出来以后就给人一种非常沉重的效果。有一个镜头周围所有的颜色都是黑白的,只有小女孩的衣服是鲜艳的,给人一种强烈的反讽意味。从这部作品中看到的是一种人间地狱的状况,然后最后时刻出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形象,这一丁点红色可以说是既触目惊心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就是这样一种鲜活的颜色在那个年代也是不允许存在的,很快被黑暗吞没了,所以导演对那个时代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控诉。导演在这个段落中对颜色的设计非常醒目、到位,非常有力量。

六、结语

安德烈·巴赞说:“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3]色彩是电影语言中的重要部分,是视觉语言的重要元素,是导演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因此,理解电影作品,领悟色彩的实际作用,要从心理层面和表意功能上去分析,探讨色彩的趣味与玄妙。

参考文献:

[1] 康定斯基(俄).论艺术的精神[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32-33.

[2] 格·巴·查希里扬(苏).银幕的造型世界[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191.

[3] 安德烈·巴赞(法).电影是什么[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

作者简介:张进(1984—),女,山东滨州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画,电影。

猜你喜欢
电影色彩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神奇的色彩(上)
论胡玫《孔子》编剧艺术得失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
解读张艺谋影片的视觉审美
后现代视域下香港电影的解构与建构
国产“现象级”影片的跨文化症候
春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