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传播思想探析

2020-09-10 07:22吴淑跃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化论语君子

摘 要:现在的人们处于一个高频、紧密的大传播环境中。随着中国对外联系加强,构建自己的传播话语体系、彰显文化自信就显得尤为重要。《论语》作为“四书”之首,蕴含着丰富的传播思想言论。因此,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并基于5W结构,对《论语》的传播进行分析,以便人们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传统的传播思想。

关键词:孔子;《论语》;传播思想;5W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087-02

一、绪论

在中国传播活动的发展过程中,国内传播学者对传播学的本土研究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传播体系。《论语》的传播思想虽然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但是其所包含的传播思想不容忽视,时至今日,其传播思想依然与现实息息相关。因此,站在传播学的角度对《论语》进行一番全面的、系统的简要分析和梳理,无疑有着现实必要和现实意义。

二、树立形象化的传者——君子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1]孔子认为,通过选择、树立具有某种品德的人物形象,通过传播价值观,社会人群的观念会向着统治者希望的方向转变。孔子主张通过“修德”获得社会地位,开创了另一个世界——精神世界,或者说文化价值世界,具有人文价值内涵的君子获得这个世界的领袖地位。当“君子”成了“品性”“德”的代称,就完成了符号化的过程。[2]君子是孔子树立的精神层面的“理想人”,通过树立君子为传者的形象化,把伦理纲常的观念赋予其身,从而影响广大的社会民众。所以君子德行如风,小人德行如草,风吹向哪个方向,草也倒向哪个方向。“风德”“草德”也就是“上行而下效”,所以作为传者——君子,其形象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

“儒家思想传统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自身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和影响力,构建了一套完整和谐的自身传播秩序与理想人格体系,指导人在自身传播过程中完善自我,从而影响其他传播活动,使整个社会朝着‘仁爱’的方向发展。”[3]

三、“把关人”意识——传播内容

《论语》中孔子对“把关人”传播导向意识的论述,体现在要求言者和听者对传播内容按照符合礼制规范的程序进行。传者必须考虑“该说什么”和“怎么去说”,听者亦然。传播学者卢因认为,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者是“把关人”的价值标准的传播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论语·乡党》“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与与如也”就记载了孔子对不同人而采取不同的语态、语调以及语气。说话看对象,“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了孔子通过自己的言行传播从而向人们灌输自己的传播导向意识,通过教化使人不自觉地、潜移默化地形成对“礼”的恪守意识,并使其在平常的言语和行动中表达出来。

四、“以人为媒”传播思想——传播渠道

孔子以自身作为一个传播符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他人,在别人之前自己先身体力行,为别人示范。子贡关于“贫富”之问,孔子相机启发说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子贡接着以“切磋”之句对答,孔子顺势向前推“可与言诗也,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就是孔子言传之教的运用,以具体行动去教导学生的身教当然不局限于言传这一单方面。此外,行为举止、衣着服饰都是作为孔子“亲身”传播的符号。关于这两方面的“亲身”传播表现,《论语·乡党》篇就有详细叙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所谓“亲身”传播,以“人”为媒,人的言行举止、衣着服饰都具有“信号”的作用,传递一定意义。所以在人际传播下,用言行举止、衣着服饰等态势语言向外界传播信息,是《论语》所主张和认识的。

五、明确具体的受众意识——传播对象

(一)“有教无类”的大众化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这记载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大众化受众观。孔子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教导学生,培养弟子成为一名合乎自己心目中的人才,去从政,间接地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主张,从而实现自己“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和对周文化的传承,达到“复礼”这一目的。所以孔子说“学而優则仕”(《论语·子张》)和“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孔子有教无类的大众化,使受众观客观上突破了当时的贵族教育,使受教育的阶层扩大,从而使文化知识得以广泛地传播。

(二)“因材施教”的分众化受众观

受众因为个人的属性和所处群体环境的不同,接收到传播者的信息做出的行为和反应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就不同,所以传播者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不能忽视受众的个体差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在这一点上就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根据不同对象所教导的内容也就有所差别。如《论语·为政》篇中就有关4则“问孝”,分别是孟懿子问孝,答“无违”;孟武伯问孝,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为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答“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为孝乎?”孟懿子违礼,孔子以“无违”应之,强调“孝”始终以“礼”;孟武伯不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子游、子夏能养,却少温润之色,故以“养而有敬”训之。以上4则“问孝”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证。

六、重视教化效果——传播效果

纵观《论语》全文,《论语》中体现最大的传播效果就是孔子的传播内容对人们的教化。何为教化?笔者认为,教化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宣传,指的是传者借助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行动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孔子以此对人们进行教化,并使其按照自己的意图或目的形成自己理想中的道德社会。孔子格外注重道德的政治作用,他认为道德和政治应该融为一体,甚至政治的根本问题也在于它是一个道德问题。本文第一章节关于传者身份认知——君子的“风草之德”论其实也是孔子对道德教化的描述,目的就是告诫统治者要重视道德对国民的教化作用。

在社会学家费孝通看来:“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礼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过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4]

七、结语

孔子一生都旨在“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有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这句话中的“礼”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长幼有序,即所谓的社会等级管理制度。孔子规定的“礼”,作为社会伦理规范,也作为社会立场,对人与人的交往行为具有极大的约束力,同时也是一套维护统治秩序的习惯法规。它具体表现为对上下等级、尊卑长幼交往秩序的严格规定。[5]

人是社会人,个体与个体之间都存在联系。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定义自己、认识自己往往需要通过与他人的角色关系来反映。儒家所谈论的“礼”,放到今天的社会关系中便是人们之间的“等差秩序”,它构建了个体之间的等级类别,如长幼关系、亲疏关系,也包含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如君臣和父子。中国古代的人际关系往往被儒家哲学转化为一种伦理形式,形成了个体之间的等差秩序,而形成等差秩序的不同个体之间他们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对人际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103.

[2] 杨小玲.“风草”传播模式及其政教合一传播思想——《论语》传播学再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63-166.

[3] 毛峰.传播学概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88.

[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商务印书馆,2011:5.

[5] 王怡红.论中国社会人际传播的价值选择[J].现代传播,1996(6):50.

作者简介:吴淑跃(1994—),男,海南陵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

猜你喜欢
教化论语君子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秋夜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