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报道要善于“以小见大”

2020-09-10 22:21廖雪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以小见大切口新闻报道

摘 要:经济新闻报道中,要把硬题材做“软”、做得“好看”,不妨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笔者总结出硬题材“软”报道的5种方法,分別是用好关键词、点面结合、设问、采用小切口、选用特色小数据,为各方在写作重大题材的经济新闻报道时提供借鉴。

关键词:经济新闻报道;硬题材;“以小见大”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148-02

经济新闻写作的专业性强,引用数据和专业术语多,很容易写成抽象化、数据化的报道,让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愿看。特别是经济新闻报道中,有一些重大题材很不容易写“软”,初学者更是不知从何处下手。此时,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把看起来很生硬的题材写得柔软、活泼,就很有必要。

什么是“以小见大”?《沧州日报》张梦鹤、刘冰祎认为,“以小见大”是一种新闻写作的表现形式,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把握生活细节,能够从“小”写起,以此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说服力,从而引发读者和观众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揭示“大”主题的内涵。[1]

俗话说,“一滴水里见阳光”“一粒沙里看世界”。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小细节、小部件、小事情、小人物等细微事物的反映,通过现象看本质,展示大主题,写出好报道。

面对重大题材的经济新闻报道时,如何巧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5种写作方式。

一、“以小见大”的第一种武器:用好关键词

为什么要用好关键词呢?因为作者在采写某个经济题材时,可能碰到该题材涉及的范围广,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可以报道,如果泛泛而谈,整篇文章会显得凌乱。在文章中采用以关键词作为小标题的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整理思路,集中火力对某个侧面或者某个内容进行报道,读者读起来也不费力。

2018年底,重庆市政府印发《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方案》。这个方案提出,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使“山、水、城、桥”相互辉映的美景成为重庆城市名片。整个治理提升工程涉及25项治理提升重点,治理岸线总长约394公里。

“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涉及面广,建设进度也不一致,如何写出读者关心的报道?2019年6月13日,《重庆日报》在报道《今年“两江四岸”将发生这些变化》的新闻时,巧妙运用了岸、江、城、桥这4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下概括一个小标题,通过“岸:已启动3个消落区治理示范项目”“江:今年开工建设‘两江三桥’步道”“城:临江建筑要‘美容’,夜景灯饰将‘升级’”“桥:有望建设‘桥都城市博物馆’”4段表述,把来自相关部门、城区和建设单位的信息归纳到4个关键词下,每个关键词展示一两个新闻亮点,迅速吸引了读者眼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二、“以小见大”的第二种武器:点面结合

除了关键词外,点面结合也是把硬题材写得柔软的一种操作手法。

在《南阳晚报》的张效景看来,点面结合就是着眼于一件小事、一个角度,也就是通过一个“点”反映出大背景、大事件、大形势。因此,经济报道不必面面俱到,广收博采,可以以小见大反映更深、更广的经济活动。而这些皆来自记者所掌握的面的深度和广度。[2]

2019年8月,笔者曾接到一个棘手任务,用一个整版报道重庆的城市哲学和城市美学。在与主管部门沟通时,大家都觉得这个题材太大,要用4000来字写清楚一个城市的城市哲学和城市美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过一番思索,笔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采访渝中区中山四路、南岸区弹子石老街、江北区大水井社区体育文化公园3个案例,每个案例配一个专家点评,展示重庆在打造城市美学和城市哲学方面的一些特色和做法。

与此同时,在稿件旁边配上一条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负责人的专访以及“让城市成为各方共享的精神家园”的记者手记,对城市哲学和城市美学的报道进行了升华,拓展了此次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在点面结合的报道中,除了采用“案例(或现场描写)+专家点评(或记者点评)”的写作手法外,“镜头+画外音”等写作技巧也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以小见大”的第三种武器:问答方式

在报道重大经济新闻题材时,也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通过提出读者关注的问题,将采访内容归纳到相应的问题之下,达到理清写作思路、吸引读者眼球的效果。一般情况下,这种新闻报道的标题采用“某某X问”的方式。

例如,2019年4月,《重庆日报》在报道当年重庆的山城步道建设时,因为采访对象涉及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城投集团等多个部门、城区、单位,如果把他们的采访内容单独成稿,显得非常杂乱,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为此,作者采用了“6问山城步道怎么规划怎么建”的标题,从未来步道体验感、规划建设多少条步道、新增哪些便民和观景措施、如何与公共交通接驳、如何体现重庆特色、建设是否有统一标准这6个角度,巧妙地回答了市民和读者关心的问题。

需要提醒的是,在问答方式的报道中,设问题目字数不宜过长,否则会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起不到好的传播效果。

四、“以小见大”的第四种武器:小切口折射大主题

小切口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常规写作方法。为什么重大题材的经济新闻报道也要强调小切口呢?

《温州商报》的苏亦锋[3]认为,鲜活的小事往往是最吸引人的。从大局着眼,从小处着手,把较大的主题寓于鲜活的小事中,传播给广大受众,往往会比较容易触及读者的兴趣点。

在笔者看来,经济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小切口展现的是平民视角,比单纯的说教式报道或者一味堆砌材料更能吸引受众。经济新闻报道的小切口,是以微观报道的小故事、小角度或者典型事例来撬动宏观主题,切口越小越接近社会的“毛细血管”,更能彰显重大题材报道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2019年7月,《重庆日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大型系列报道《丰碑 重走成渝铁路》,不少稿件就采用了小切口的报道手法。

例如,在《火车一响 黄金万两 成渝铁路带活沿线产业》一文中,就通过重钢和大渡口“十里钢城”崛起的故事,说明了铁路建设对重钢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重钢对重庆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同样,在“重走成渝铁路”系列报道之《84座大中桥353座小桥43座隧道 505公里的成渝铁路建得不容易》一文中,通过原西南军区军工筑路队参谋、87岁的孙贻荪以及老铁路工人向志荣的讲述,说明了成都柏树坳隧道建設的艰难程度,他们的回忆也从侧面印证了成渝铁路修建的艰辛过程,增添了报道的感染力。

五、“以小见大”的第五种武器:选用特色小数据

宏观经济报道之所以要采用图表,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与文字相比,图表展示的内容更形象、更直接,也更通俗易懂。让数据成为新闻的信息来源,不仅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也使新闻能够更加立体、客观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如何吸引读者主动读图?这就要求写作者选好特色小数据,讲出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好故事。

2019年9月,《重庆日报》在刊登“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重庆之变”特别报道之交通篇的稿件时,在数说重庆交通的图表中就运用了公路、高速公路、桥梁、城市路网、铁路、航空、航道7组数据,展示了重庆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种种努力,加深了读者对重庆交通70年建设情况的了解。

六、结语

硬题材的经济新闻报道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突破口。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跳出常规思维,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个性见共性,深入挖掘大主题的亮点和意义。当然,硬题材经济报道采用的“以小见大”方法,并不局限于笔者所提及的5种方式,在具体情况下还可以灵活变通,适当延伸。这就需要写作者提升自己发现新闻点的能力,选准素材,选好角度,才能写出各方认可的好报道。

参考文献:

[1] 张梦鹤,刘冰祎.小材料新闻体现大主题思想——以小见大,让新闻更出彩[J].传媒论坛,2009(7):92+94.

[2] 张效景.晚报经济报道须把握点和面的关系[J].中国地市报人,2010(11):13-14.

[3] 苏亦锋.小切口含大主题——主题性经济报道要“以小见大”[J].青年记者,2012(30):60.

作者简介:廖雪梅(1973—),女,贵州都匀人,本科,主任编辑,记者,研究方向:经济新闻编辑和采写。

猜你喜欢
以小见大切口新闻报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睑缘切口与传统切口重睑术Meta分析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隆胸切口哪种好?有图有真相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如何恰当合理地以技巧升华情感
论中国尚简的文化艺术传统
口内直切口法丰颌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