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2020-09-15 02:33张学兰杨红旗施俊超彭辉曹济凡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肠溶片

张学兰 杨红旗 施俊超 彭辉 曹济凡

(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 合肥 230041)

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静脉曲张出血和非静脉曲张出血,其中大部分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在给与质子泵抑制剂等对症治疗后出血可停止,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内镜下治疗,如内镜下止血粉末喷雾、钛夹止血等[1],极少数患者在上述治疗后仍不能改善需要手术治疗。但临床部分患者可反复多次再出血。本文主要是诊断在在出行和出血组两者之间,同时分析反复再出血的风险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分析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消化科151 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使用情况,是否为尿毒症透析以及幽门螺旋菌检测情况。排除标准: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以及胃镜检查后仍不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奥林巴斯V70)明确诊断。观察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激素、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患者尿毒症情况以及幽门螺旋菌的检测情况。

1.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151 例患者中,其中出血组122 例,再出血组29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服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物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或合并尿毒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再出血因素分析[n(%)]

由表可以看出,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使用并不增加再出血风险,而阿司匹林肠溶片、合并尿毒症透析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0R)分别是1.676、2.296、0.876,其95%可信区间分别是(0.613~2.740)、(1.171~3.421)、(0.207 ~1.544)。

3.讨论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大部分经保守治疗或者联合内镜治疗出血均能停止。但小部分患者可能在未来一年内或者几年内反复再次出血,Hreinsson[2]研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组5 年内发生再出血概率是16%,而无消化道出血发生出血概率是4%,说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 年内再出血概率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出血概率。

袁国钧[3]等发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是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期间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Rita[4]也研究发现高血肌酐水平(OR 1,436;CI 95% 1,099~1,876)是再出血独立风险因素。Hong[6]则发现阿司匹林是内镜止血后30天内再出血的高危因素。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51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现再出血发生率是19%,两组在是否合并尿毒症、是否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且尿毒症、阿司匹林肠溶片均是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综上,对于临床合并尿毒症或者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如何更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再出血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氩气凝固术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260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肠溶片”该怎么服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绞痛效果观察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