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的假阳性结果分析

2020-09-16 10:15张亚楠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胶体金特异性试剂盒

张亚楠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因2019年12月中国武汉出现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并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1]。2019-nCoV 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气促和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多功能衰竭甚至死亡[2]。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确诊病例在原有核酸检测和测序基础上增加“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作为临床确诊依据[3]。与病毒核酸检测相比,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操作简单便捷,对实验环境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苛刻,可以作为病毒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本研究采用胶体金法,对我院1 067例血清样本中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进行检测,对其假阳性率进行分析,并探讨造成假阳性的可能因素,为有效识别假阳性并避免假阳性对临床的误导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20年2月26日至2020年3月15日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患者共计1 067例(男570例,女497例;年龄33岁~85岁)。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置于含分离胶的黄头真空采血管内,静置待血液凝固,4 000 g离心10 min,取血清备用。采用2019-nCoV IgM/IgG抗体联合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使用前将检测卡充分恢复至室温后,从锡箔袋中取出检测卡,将其置于水平、干燥的平面上。用试剂盒中配套吸滴管吸取血清样本,加一滴到试剂盒加样孔中,再滴3滴稀释液到试剂卡加样孔中,10 min后观察检测卡,判定结果。

2 结果

从1 067例样本中,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出15例阳性,其中1例为IgM(+)IgG(+),其余14例为IgM(+)IgG(-)。对上述15例患者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进一步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该15例阳性结果均为假阳性。见表1。

表1 15例阳性抗体检测结果

3 讨论

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后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2019-nCoV感染人体后,也会激活人体免疫系统。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出现的抗体,分泌型IgM为五聚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当血清中IgM升高时,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IgG是血清和体液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Guo等最近报道,2019-nCoV IgM约于5 d左右产生,而IgG约14 d左右产生[4]。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审批了几家企业的2019-nCoV 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有研究报道,2019-nCoV IgG、2019-nCoV IgM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0.5 %(105/116)、75.9 %(88/116),特异度分别为99.3 %(133/134)、94.0 %(126/134),提示2019-nCoV IgG、IgM检测可以作为临床NCP诊断的必要补充[5]。然而,2019-nCoV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出现,从技术本身而言,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有效识别假阳性并避免假阳性对临床的误导,对于发挥2019-nCoV特异性抗体检测对2019-nCoV感染的诊断和防控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1 067例样本中检出15例阳性,结合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排除2019-nCoV感染,均为假阳性反应,假阳性率为1.41 %,其中3例孕妇(3/15,20 %)、1例恶性肿瘤(1/15,6.7 %)、1例动脉血栓(1/15,6.7 %)、1例消化道出血(1/15,6.7 %)、1例腹痛(1/15,6.7 %),其余8例(8/15,53.3 %)分别是胃炎、胆囊结石、胃食管反流等。根据文献报道,孕妇、恶性肿瘤、以及动脉血栓等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升高,干扰金标条上包被的特异性抗原,造成假阳性[6]。另外,已知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抗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与包被抗原成分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可导致假阳性[7]。而且,健康人群约3 %~15 %体内含有异嗜性物质,这些嗜异性抗体可通过交联固相和标记的单抗或多抗而出现假阳性反应[8]。除此之外,由于某些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或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患者血清中含有异常蛋白或特殊物质,如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补体等,也可导致假阳性。因此,患者血清中如含有上述物质,均可造成抗体检测结果假阳性。

本研究检出的15例假阳性结果中,1例为IgM(+)IgG(+),其余14例为IgM(+)IgG(-)。从本研究结果看,2019-nCoV IgM假阳性率明显高于2019-nCoV IgG。一般情况下,根据病原微生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规律而言,初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主要为IgM类抗体,抗体特异性低、含量少、在体内维持时间短;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是抗体类型以IgG为主,抗体特异性高、含量多、维持时间长。也有报道称,在类风湿患者、其他疾病以及正常人血清中,常含有不同浓度的类风湿因子,是造成IgM假阳性的原因之一[9]。

对于2019-nCoV IgM/IgG抗体检测结果的解读,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建议,正确利用及观察IgM/IgG的动态变化有助于2019-nCoV感染的诊断[9]。例如,IgM(+)/IgG(-)疑为急性感染,但需间隔一周左右再次检测,若仍是IgM(+)/IgG(-),后续可继续检测观察,如果结果不变,则IgM可确认为假阳性;再如,IgM(+)/IgG(+)疑为急性感染,间隔一周左右再次检测,若IgM(+)/IgG(+)或IgM(-)/IgG(+),但IgG滴度持续增高,达4倍以上,则可判断为急性或近期感染。本研究发现14例为IgM(+)IgG(-),仅1例为IgM(+)/IgG(+),以上结果提示,尽管2019-nCoV IgM和IgG联合检测对NCP的早期诊断更具有应用价值,但仍存在假阳性的可能。

本研究仅对我院1 067例血清样本中2019-nCoV IgM和IgG抗体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假阳性及造成假阳性的可能因素做了初步探讨,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①因为临床标本中的一些干扰物质会造成假阳性结果,本研究由于标本采集的限制,没有观察IgM/IgG的动态变化;②针对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可能干扰因素,如类风湿因子、纤维蛋白原等,本研究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③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金标法)是一个全新的方法,本研究对其临床特异度和临床敏感度缺乏充分验证。

综上所述,2019-nCoV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在NCP的诊断、治疗监测和病程转归等方面提供有意义的数据,但应有效识别由于干扰物质的存在所导致的假阳性结果。

猜你喜欢
胶体金特异性试剂盒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对比试验
免疫胶体金技术在临床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免疫胶体金诊断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4种非洲猪瘟核酸检测试剂盒性能比较分析
4种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测定结果分析
MPB64免疫胶体金检测法在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