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画小品看工笔花鸟画的意境

2020-09-21 08:45张丽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意境

【摘要】花鸟画自我国唐朝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历经多年的发展,至宋代时期,我国花鸟画进入了鼎盛时期。宋人花鸟画不仅像明清时期重视意趣,更多是注重理法,且在描绘上更注重对自然美的描绘。在画面的主体位置放置花卉或是鸟类,借助空白对藏露、开合及疏密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通过简约大气的布局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意境之美。

【关键词】宋画小品;工笔花鸟画;意境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8年10月主持研究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美术教育中宋画临摹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YCSZ201801)。

前言

中国画的意境具体来说,是一幅画中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的境界。针对意境而言,可以说是由触景生情至寓情于景,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进而实现情景交融和物我相融,呈现出一定的思想境界、主观感受的美感。中国画中的意境,并非是客观简单的描摹、主观意向的任意拼合,而是指创作者借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呈现出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之间的高度和谐,使其在欣赏自然、感悟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境界与情感的表达。

一、简述宋画小品

在唐朝时期,我国花鸟画不再是人物画的附属,成为了独立的画科;发展至五代十国时,出现了众多花鸟画大家,如徐熙、黄荃等,形成了“徐熙野逸、黄家富贵”的画风,也正是这一时期,我国花鸟画开始走向了成熟。北宋初期,随着朝野需求的变化,花鸟画得到快速发展,并超过人物画的地位,与山水画并驾齐驱;这一时期的花鸟画并非是单纯客观的描摹,主要是借助优美的自然形象来表达相应的思想情感,或是曲折隐喻地呈现出道德观念和生活理想。北宋中期,崔白的花鸟画开始进入到宫廷之中,其在技巧上具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其著名的画作《败荷凫鸟》中,通过画来呈现出野情野趣。正是在宋朝时期,我国花鸟画表现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其艺术技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我国花鸟画发展至成熟阶段。

二、宋朝时期花鸟画呈现出的禅境

宋人花鸟画册的艺术特色在于:画面布局比较简约,表现技法非常高超精湛,呈现出悠久、宁静、淡泊的诗意情趣,在构图方面,宋人花鸟画册凸显的意境是非常关键的元素。针对《出水芙蓉图》这一花鸟画作品,其是由南宋时期的宋炳所创作,也是宋代工笔花鸟画的代表性作品。该作品以绢本设色,构图方式是团扇,纵23.8cm,横25.1cm,其整个画面并没有描绘过多的对象,然而表现却十分细腻逼真。宋炳的《出水芙蓉图》中描绘了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荷花,荷花整体饱满且端庄,荷花的花瓣清莹剔透,人们在观看荷花时,不由得会想到婷婷少女如凝脂的葱葱玉手;荷花下方的荷叶为墨绿色,且两片叶子之间呈相互对称,叶子的正面和反面的颜色并不相同,每片叶子下方存在三支荷梗;宋炳选择墨线的浓淡这一表现手法来呈现对象,借助重墨对荷叶、荷梗及叶柄进行勾勒,进而呈现出厚重的质感;对于花瓣的勾勒,选择淡墨线条,沿着花瓣的生长方向自内朝外地进行,且着重了瓣尖的造型、花瓣的丰腴。然而,因为荷叶的中央是凹陷下去的,而四周是翘起来的,所以,宋炳选择双勾的表现手法画出荷叶主叶筋的造型,以此满足叶面的起伏变化及透视规律。关于表现手法,整幅画主要选择了罩染、分染及局部沥粉这三种表现手法,创造出了画面的宁静美;借助花瓣的重叠和遮挡的交错,用粗细不一、浓淡不同的线条来描绘荷花和荷叶,对荷花盛开过程中表现出的高贵端庄姿态进行呈现;通过对荷花进行细致的晕染勾勒,对莲蓬花蕊造型进行夸张的描绘,让荷叶舞动起来,从而借助小小的画面向观看者传递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并表达出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情境,宋炳让本来生长在自然环境的荷花获得了一种超自然的美。对于花蕊的创作,宋炳选择沥粉来夸张花蕊的饱满,以此呈现出荷花旺盛的生命力及朝外舒展的视觉张力。针对作品的构图,整幅画面选择了上整下分的布局,宋炳在盛开的荷花上方留下了大面积的空白,使之显得既有“虚”又有“实”,从而使整幅作品富有灵动性和韵味,为观看者提供想象的空间。由此可见,一花一叶都凝聚着宋炳对生命的关注,从中捕捉了一种境界和情趣,不仅蕴含着宁静以致远的诗意,还具备超出实际细节刻画纸上的一种“禅境”[1]。

三、宋朝时期花鸟画呈现出的空灵

宋朝时期的花鸟画,画家们最为常用的构图方式为折花,这种构图方式最初由唐代的边鸾所创造,主要是以花卉一枝,加上禽鸟或是蜂蝶,来对自己的立意进行表现。在宋代工笔花鸟画的折枝画法中,画家选择了一种看似简约的鸟与花的构成,但又对整幅画面进行巧妙的设计和缜密的组织安排。关于折枝画法,宋朝时期的代表作是林椿的《果熟来禽图》,林椿选择了春夏之交果树的一枝,并对一只鸟儿忽然飞上枝头的画面进行恰当安排,让整幅画面“动起来”;同时,借助折枝画法,对尤善小幅画进行了发挥,主要是选择细劲柔和的笔致勾勒出这只忽然飞上枝头的鸟儿的动态,选择浑融的墨色晕染勾勒鸟儿蓬松的羽毛,使得小鸟更加惟妙惟肖,进而达到主体物统领全局的目的;在构图方面,林椿的构图方法比较简约,其借助活泼和动感的方式对枝叶的俏丽和鸟儿的情态加以呈现,进而让整幅作品极具生机盎然的意趣;整幅《果熟来禽图》的笔法精工且设色妍丽,完美结合了画外的情趣和空间境界的画意、诗意,充分实现了花鸟画的借物抒情,并让观看者获得一种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的空灵意境。由此可知,折枝画法所蕴含的简约的意向,不仅是丰富心灵的凝聚,还是传递含蓄、空灵、幽深意境的重要表现手法。[2]

四、画面所流露出来的诗境

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苏轼提出了“得之于象外”的主张,其认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同时,这一时期的艺术家都比较淡泊名利,渴望回归自然,这些因素都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北宋中期,以崔白为代表的花鸟画画家所创作的宫廷画中所呈现出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已经逐渐进入到自觉阶段,直至南宋时期,工笔花鸟画逐渐趋于神似,所呈现出的诗情更加饱满,且宋画小品利用简约缜密的布局创造出画面的空灵意境,且呈现出高超精湛的表现技法,使整个花鸟画作品具有富贵与祥瑞的意境。宋朝時期的院体花鸟画的格调主要是典雅富丽和精工细密,也具有江南的徐熙野逸画派,由于生活环境、个人志趣及审美观点等存在一定的区别,从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绘画表现形式,可以说是“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论是何种绘画表现形式,均在花鸟画中表达出了天趣与人的精神交融,并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融入到景物之中,营造出一种无我的境界。通过笔墨和色彩的变化呈现出生机盎然的自然境界,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实现精神上的物化。所以,宋朝时期的花鸟画追求诗意的情趣,还注重意象的描写、创作者情感的融入,从而让整个画面具有无穷的诗境。例如,在宋徽宗赵佶的代表作《芙蓉锦鸡图》中,宋徽宗主要描绘了锦鸡、蝴蝶追逐和戏舞,并落在芙蓉花枝头上的画面,整个画面极具趣味;同时,宋徽宗还在这幅作品上作了一首诗,即:“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3]在这幅作品中,通过描绘两朵静静地开着的芙蓉花,呈现出艳丽富贵且典雅的设色。通过描绘一只欲飞的锦鸡,使画面“动起来”,以此增添了生动之感。而巧妙的题诗以“鸡有五德”进行点题,完美结合起了诗词和画面,实现了借物抒情。

五、宋朝时期工笔花鸟画的意境对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人们通过进一步探究宋朝时期工笔花鸟画的意境,可为现代花鸟画创作提供极大的帮助。同时,现代花鸟画除了对以往花鸟画进行传承外,还进行了再创造。例如,在江宏伟的诸多花鸟画作品中,均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宋朝时期人们古典审美的高尚情趣,其并未简单地借鉴宋朝时期画家的工笔与文人的意趣,其真正的艺术核心是:在宋画原有的图式与意趣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宋画的时间,且将这种关注真正落实到整个作品创作过程中。可以说,时间的流逝并不仅仅是给物质带来陈旧、破损、销蚀及死亡,还具有一种特别的审美价值,即时间流逝过程中给物质留下的时间痕迹,这也是作为一个现代工笔花鸟画画家必须充分领悟的宋画含义。只有充分领悟这一点,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宋朝时期工笔花鸟画画家们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从而创作出更好的工笔花鸟画。[4]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过程中,宋朝作为该画科发展的鼎盛时期,值得广大工笔花鸟画画家深入研究。通过宋画小品分析工笔花鸟画的意境,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一时期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和构图方式等,并加以不断创新和发展,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工笔花鸟画。

参考文献:

[1]巩芹宇.《春之韵》创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11):57-58.

[2]杨银巧.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中宋人小品花鸟画的临摹[J].美术教育研究,2019(11):130-132.

[3]卢梦楠.浅析宋人工笔花鸟画之意境美[J].戏剧之家,2018(4):109.

[4]牟孝梅.南宋工笔小品花鸟画以小见大的意境美[J].文学界:理论版,2010(5):223-226.

作者简介:张丽红(1966-),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与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工笔画。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意境
春色满园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光影意境
一朵花的意境
浅析工笔花鸟画教学
浅析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