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名词背后的秘密

2020-09-22 10:07刘春芳
关键词:学生

刘春芳

【主持人语】 朱光潜说:“思想就是使用语言。”作为动词的思想,是指思想行为,也就是思维活动;而作为名词的思想,是思想行为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思维的内容。思维不能凭空进行,需要依靠语言;思维寻找到契合心意的语言,把思想行为转化为思想结果,才能实现思想,达到交际目的。这种心理机能就是言语思维。发展言语思维是语用教学的核心任务。而词语是生成言语形式的最小语用单位,每个词语都有其本身的意义,所以是一种语言现象;但从心理角度看,每个词语的词义都是一种概括或概念,所以又是一种思维现象,因而是最小的言语和思维的结合体。在文学作品中,词语往往不只有语言意义,更有丰富的语境含义。本期《独家策划》栏目的“品析词语,发展言语思维”专题,五位作者精心梳理词语运用现象,通过还原言语思维的内容和过程,分别揭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虚词生成语用含义的基本规律。这有利于引导学生习得言语思维规律,发展言语思维。

——徐德湖

摘要:现代汉语中,名词是最基本的词类范畴,也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因为常见,而易忽略。事实上,它们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中,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关注并品析人物、事物、时间和处所、方位名词,探究并领悟名词形式的语用规律,对于学生言语思维的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名词基本要素语境含义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最基本的词类范畴,也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在初中阶段学习的文学作品中,名词常常有着丰富的语境含义,需要引导学生细加探究。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揭开名词背后的秘密。

一、品人物名词

文学,又称人学。文学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名字就像一个个代码,往往不是作者随意贴上的标签,而是有着丰富的意蕴。

(一)暗示人物特征

《故乡》中的杨二嫂,绰号“圆规”。因为“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圆规”正是她的形象特征。课堂上,带领学生结合杨二嫂的言行举止深入分析其形象,学生就会恍然大悟:“圆规”的取名,还暗示她的尖酸刻薄。可以说,这个绰号,外符其形,内合其心,形神兼具。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的起名也颇有讲究,不妨让学生做一番讨论。孙,孙辈,指年轻的一代。少安,就是很少安于现状、不安定,意味着他不满足现实生活,一直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少平,意思是很少平坦,也很少甘于平凡,这意味着他选择了一条不平坦的人生之路。如此解读,学生自然会明白,两个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性格十分匹配,他们都是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分子,巧妙呼应了作品的标题,耐人深思。

(二)体现人物身份

对《阿长与山海经》中质朴善良的“阿长”,可引导学生思考她名字的由来。不难发现,阿长作为一个保姆,地位卑微,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也没有人愿知,这反映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还有鲁迅塑造的封建社会落魄的知识分子“孔乙己”。“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学生反复揣摩这句话,体会孔乙己地位之低下,用这半懂不懂的话,来给说着半懂不懂的話的孔乙己命名,其实就是对他迂腐且可笑性格的嘲弄,也有对培养孔乙己式人物的封建教育制度的蔑视和讽刺。

(三)反衬人物命运

《故乡》中迅哥的儿时伙伴叫“闰土”,“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其实,鲁迅儿时确有一个小伙伴叫章闰水,也就是闰土的原型。作者为什么偏要说五行缺土,命名闰土呢?这一问题抛出后,学生兴趣盎然,随后大胆猜测:“土”与中国农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千百年来中国的农民不就是劳作生息在这广“土”之上吗?这五行之一的“土”又何尝不是农民的立足之本呢?而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下苦苦挣扎的农民,痛苦的根源之一就是始终没有自己的土地。所以,“闰土”其名反衬了旧中国广大农民的悲惨命运。

同样,《骆驼祥子》中,“祥子”这个名字本来有着吉祥如意的寓意,可在小说中,他的命运却一直和不幸纠缠在一起。生活在底层的他,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他的愿望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但是,接二连三的打击,最后让他彻底堕落沉沦。他的名字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讽刺,因为在当时的旧中国,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等待劳动人民的,只有悲惨的命运。学生因此懂得,这就是人物名称的反衬艺术。

(四)隐含人物心境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在描述完小石潭的景物及环境、气氛后,特意又交代了同游者“吴武陵、龚古、宗玄、恕己、奉壹”的名字。一些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是不是画蛇添足呢?教师要启发他们深入讨论继而明确:《小石潭记》营造了一种孤幽静美的特殊意境,也展示了作者充满矛盾的心路历程。作者一开始陶醉其中,乐而忘忧。可过于凄清的自然环境最终还是触动了他脆弱的神经,内心深处蛰伏着的被贬的痛苦涌上心头,即使同游者众,可那份孤寂凄凉的心境又有谁懂得?又怎能消减?同游五人之多的客观现实,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主体感受,形成强烈的矛盾冲突,传递出他积郁已深的悲苦情怀。

《故乡》中,中年闰土见到迅哥儿后,分明地叫了声“老爷”。一声“老爷”,让人百感交集。可以让学生反复研读这部分内容,设身处地揣摩闰土当时的心境。昔日以哥弟相称,而现在却有了阶级的鸿沟。闰土见到迅哥内心是欢喜的,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已经不是那个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了,封建等级观念和尊卑有序的礼教思想,已经在他的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一声恭敬温顺的“老爷”,揭示了闰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麻木,也反衬了闰土的巨大变化。

二、析事物名词

世间万物皆有名。每一个事物名称,几乎都是一种形象的存在,它在语境中有着鲜活的意义。事物的丰富多彩,作者的奇思妙想,也造就了文学作品中事物名词的无穷魅力。

(一)创设意境

诗歌中的景物,被称为意象,即具体的物象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融合。它是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意象的组合为我们呈现了生动的画面和独特的境界。例如,赏析赵师秀《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想象画面:黄梅时节,烟雨朦胧,芳草青青,池塘水涨,蛙声不断。接着,看每一个意象蕴含的内容。“黄梅”“雨”,交代了时节和环境,勾勒出南国一片迷蒙的景象;“青草”“池塘”“蛙”,是草地池塘的近景。有目所见,有耳所闻,有声有色,诗人描绘的江南夏雨图,营造了清新静谧、恬淡闲适的意境。

赏析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学生会很容易从中找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这都是作者所见之景。学生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绵延的群山中,狼烟直上云霄,夕阳的余晖笼罩着边塞,有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城门禁闭。”最后,感受意境。学生会感受到几个名词并置,寥寥几字,既描写出了壮阔苍凉的边塞风光,也渲染了战地肃杀萧瑟的气氛。

(二)凸显特点

教学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品读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教师让学生数数写了多少种百草园的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这里一共写了14种景物,它们有动有静,有高有低,有声有色,有味有趣。可以说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这样写当然是为了凸显百草园乐趣无穷的特点,也表现出孩子们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纯真天性。

在《故乡》中,少年闰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当讲到捕鸟时,写道:“……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在讲到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时,写道:“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在讲到夜里看瓜时,写道:“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作者为什么让闰土一口气讲了这么多的事物?这些事物不光学生感兴趣,文中的“我”也闻所未闻。学生通过讨论明确:有了这些词语的呈现,少年闰土见多识广、活泼健谈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而后文中的中年闰土,除了在话语中提及“干青豆”一样事物之外,总是摇头沉默,像一个木偶人。前后形象形成对比,人物的命运值得深思,文章的主题也就比较鲜明了。

(三)表达情感

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直接写雨的内容并不多,却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特别是蘑菇。作者如数家珍,介绍了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不厌其烦地描述它们的外形和味道。这些和题目有关吗?能否删去?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都知道散文“形散神不散”,但具体怎么体现,却常陷入茫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从本文这些菌子展开深入思考。菌子是昆明多雨的产物,作者赞叹着、回味着,陶醉在旧日的时光里。那种对昆明雨的喜爱,那种对恬淡平静生活的怀念,那份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深深地感染着读者。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出爱的醇厚。

再看《土地的誓言》中的这样一段文字:

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一连串的排比,气势磅礴,学生读完也印象深刻。白桦林、蒙古狗、马群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既有特色又有意味,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使整个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故乡深挚浓烈的感情,给我们造成强有力的冲击。

(四)赋予象征

文学作品中,除了借景物抒情,还有不少是托物詠怀,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这时的事物,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已不仅仅是代表事物本身了。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教学中,结合社会背景,学生认识到:花本来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宛然就是那些趋炎附势的世人;莲花出于淤泥而不被污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君子的象征。原来,作者以“爱莲”为线索,最终是以花喻人,以莲自比,借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以及对庸劣世态的憎恶。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还有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看出作者先是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以及内在的品质三方面反复歌颂白杨树的不平凡,最后才点出白杨树宛然象征了在华北平原坚强不屈的抗日军民,逐层深入,赋予了白杨树这一事物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感情色彩。

三、辨时间名词

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完成的,人物的成长变化及心理活动也是在时间的流动中体现的。时间作为记叙六要素之一,在语句和文本的表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贯穿全文

采用时间名词,将其作为叙事线索,贯穿全文,能使叙事极有层次,又浑然一体。例如,陆定一的回忆录《老山界》,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在整体感知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找出表示时间地点变化的词语,从而理出文章的线索。“下午”动身,“半夜里”在山腰露宿,“黎明”攻克雷公岩,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抵达山顶,这些时间名词真实地再现了红军克服艰难险阻、奋勇爬山的过程,赞美了他们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按照时间顺序叙写,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用时间顺序架构全文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也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结构上,按时间排序,清晰地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内容上,感情随着时间的推进层层加深。

(二)交代背景

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是其晚年作品。本文开篇叙事,交代看雪的时间及时代背景。教师让学生整理时间词语。时代背景:崇祯五年十二月;时间:是日更定;天气:大雪三日。“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三日”,写下雪时间之久,所以湖中人鸟俱绝;“是日更定”指这天晚上八点多左右,几乎是夜深人静之时。最奇的是开头的纪年“崇祯五年”。本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当时已是清初,理当不用崇祯的年号。作者却执意开篇以明朝纪年,因为他始终有着对前朝故国的思念,他把这种故国之思不着痕迹地体现在时间表达这个细节之中。开头寥寥几句记叙,就交代了一个不寻常的人、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以及不一般的天气。这些都在暗示一个“独”字。“独”,不仅强调只有自己一人,更展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

还有杜甫的《登岳阳楼》,开头便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交代了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透过“昔”与“今”的对照,看出诗人亲临向往之地得偿所愿。可是,诗中并没有流露诗人登楼的喜悦,相反,却处处显出无尽的孤寂愁苦。因为“今”非“昔”比,此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当然心境也就迥异了。

(三)渲染气氛

《木兰诗》中的“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边,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描述了木兰奔赴战场的情景。这里,可以让学生赏析两个从“旦”到“暮”的时间变化: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木兰征途的遥远,渲染了行军的急速、军情的紧急,也衬托出木兰从军的决心和对亲人的思念;与下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相照应。

此外,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点明诗人行旅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时光流逝,物换星移,又到年头岁尾,漂泊在外的游子多么想回到故乡的怀抱。时间节令名词的连用,渲染出一份淡淡的哀伤,衬托出羁旅之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塑造形象

李森祥的《台阶》中,父亲为建台阶,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甚至在冬天,农活都忙完了,父亲还是在鸡叫三遍时出发,上山砍柴,“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父亲合理安排一年的劳动时间,从不歇息。品析时间名词,学生不仅看出造台阶准备过程的漫长、艰难,更感受到父亲勤劳节俭和坚忍顽强的品质——他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那份执着,何其可敬可佩。然而,苦心打造的台阶有了,父亲却失落了——他没有找到那份由台阶带来的精神尊严,此后迅速变老,这又是多么可怜可叹。

四、探处所、方位名词

在文学作品中,处所、方位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不仅反映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空间,也往往被赋予丰富的语义内涵。

(一)营造环境氛围

古乐府诗中,较多出现“东”“南”“西”“北”之类的方位名词,耳熟能详的有《木兰诗》。赏析其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要引导学生熟悉互文写法。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时,用四个重复的句式,形成了排比。这些方位词的连用,突出战事急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的“东”和“西”也是虚位,而非实指,意思是木兰回家后兴奋地到东阁、西阁的房间看看,到床上坐坐,渲染出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欢欣和喜悦。

(二)显示社会风貌

在小说中,社会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也是社会风貌的缩影。“鲁镇”是鲁迅小说中出现最多的一个空间意象。例如《社戏》中,故事的背景是在鲁镇的平桥村。这个处所名词有着怎样的内涵呢?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深层次地认识它的特殊意义——它“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但在我是乐土”。“我”在平桥村,不但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而且也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小伙伴们一起游戏,钓虾、放牛、看戏、偷豆,无拘无束。这里较少受世俗的侵染,民风淳朴,可以说是一方“净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这样美好的地方,才能哺育双喜等心灵美好的人。作者笔下的平桥村,代表了他在黑暗时期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宛如世外桃源。

《孔乙己》中的开头,交代了人物的活动地点是鲁镇的咸亨酒店。它是主人公孔乙己活动的特定空间。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的酒店格局,分角色扮演站着喝酒的长衫主顾、坐着要酒要菜的短衣帮,学生俨然置身于清末江南小镇的市井之中。学生认识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贫富悬殊的阶级对立,也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缩影,为主人公孔乙己的出场和悲剧的命运做了铺垫。继而理解“咸亨”的本意——万事顺利,一切通达。可是,孔乙己出入于这个酒店,带给他的却是一直被嘲笑的屈辱,最后被打断腿的命运。这真是绝妙的反衬和讽刺!

(三)暗示主题意蕴

《散步》的开篇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点题,交代了散步的地点——不是马路上,不是小区里,不是公园里,而是在田野上。为什么一定是在“田野”上?教师让学生联系文中的景物描写,思考写景的目的。初春的田野上,有新绿、嫩芽、春水,有桑树、池塘、菜花,是充满生机、美丽和谐的地方。这既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又衬托了一家三代幸福美好的心境,也暗示出关于生命的多元、深刻的主题。

品析李白的《峨眉山月歌》,教师先让学生圈画出诗中的五个地名,揣摩诗人的精巧构思。学生看出诗人不着痕迹,精巧地点出行程: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渐次展开。学生从中读出诗人既有思念故土的情怀,又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含蓄地点明主旨。

(四)寄托人物感情

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作者由东京去仙台,大大小小一百来个地名,只点出两个小站:日暮里、水户。作者说不知为何,学生也困惑不解。仔细品析,日暮里,不由让人想起唐人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可以感受到身处异国他乡,一个弱国学生的思乡情结。更主要的是,它也让作者联想到当时的清王朝日暮途穷,风雨飘摇。对“水户”,鲁迅自己解释说:“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仅此一句,便已表露出对朱舜水这位长期坚持反清复明活动,失败后仍在日本讲学的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景仰之情。这两个驿站的名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让人黯然神伤,一个让人心怀敬仰。看似不经意的一带而过,细加玩味后,学生便领会到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蒹葭》中,三个章节反复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还有一番追寻后的“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重章叠句,一咏三叹。教师可以让学生辨析“方”“湄”“涘”“央”“坻”“沚”几个方位名词的意义,拓宽诗的意境,从而懂得作者之所以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来描述,是为了形象地突出伊人若即若离、捉摸不定的特点,衬托出诗人追寻之急切执着以及求之不得的惆怅落寞。

文本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密切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细心考量文学作品中名词的运用特点及规律,通过对人物、事物、時间和地点名词的品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让学生完成从语言文字到形象画面,再到情感的体验,积淀丰富而精妙的言语思维图式,发展言语思维。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初中语文言语思维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批准号:D/2016/02/1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开东.非常语文课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6.

[3] 徐德湖.发展学生言语思维的基本策略[J].初中语文教与学,2020(6).

猜你喜欢
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小猴学生车
赶不走的学生
像什么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创新
学生写话
学生写话
长城
特意和故意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