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供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

2020-09-22 16:25李挺侹
读天下 2020年20期
关键词: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摘 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获得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评价标准被首次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发展迅猛,大学生获得感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如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进行教育供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界定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概念,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阐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要素,从教育对象主观需求发挥内部推力,教育因素客观引导带动外部拉力,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协同深度融合论述获得感生成逻辑,通过分析教育供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概念界定、生成要素和生成逻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将“获得感”作为衡量民生的标尺,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等基本问题。教育部贯彻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件精神提出“打一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选取学生视角从教育供求视角下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要素、生成逻辑及研究意义具有一定价值。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要素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指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和潜在发展预期的自身积淀的客观获得感和正向积极的主观获得感,包含知识经验的物质获得、积极主观的情感体验、高尚坚定的精神意志、良好正确的行为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获得感论述,相互推进以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有所得、得有所获、获有所感。认知层面的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形成涵盖哲学原理、思想法律和形势政策等理论知识,方法规律和人生经验的获得感,是所学所知融贯客观的基础获得感。情感层面的获得感是指学生接受一系列具有意识性、系统性、目标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后所产生心理情绪、思想态度和情感体验方面的获得感。意志层面的获得感是认知具象知识获得感和情感抽象获得感克服困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巩、弘扬中国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法治思维。行为层面的获得感是通过实践实现自我价值产生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联系实际力学笃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学以致用是学生获得感最高层次的终端落脚。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逻辑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在知情意行四方面综合作用下渐进生成的,认知是基础前提,情感是内驱力,意志是重要保证,行为是外在呈现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研究必须精准把握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从教育供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理清脉络合力协同环境循序渐进探索获得感动态生成逻辑。

(一)主观需求是获得感生成的内部推力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主体和获得感的感知主体,教育对象的主观需求是获得感生成的内部推力,能够使其明确主体心理需求预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学习并付诸实践。首先学生要明确心理需求做出合理预期,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通过教师授课明确自身学习需求,确定目标形成学习期待,以心理需求为原动力发挥内部推力,结合社会实际制定目标,有效调动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内驱力,控制学习动机水平保障学习效果,在明确自我需求中开展自我教育,在探索学习强化学习动机助推获得感主观生成。同时在学习理论结合教学实践,通过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教学实践来评判自身切实感受与预期之间的契合度,付诸实际行动增强学生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学所知所得必须落实到实践中为学生切实排忧解难才能被真正认同,满足自身需求的客观获得感与满足情感主观获得感在实践中融会贯通是获得感的整个主观内在生成的落脚点。

(二)客观引导是获得感生成的外部拉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教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不仅受学生需求侧内在推力影响,也受教理念资源和内容方法能力等供给侧因素影响,客观引导是获得感生成的外部拉力。首先要明确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全面认识、理性看待课程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標、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其次要安排教学内容辅之教学实践,集知识难点、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为一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实根基。最后全面优化教学能力助力获得感生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价值观教育,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优化教学能力,以良好品质人格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尊崇与潜心学习中形成自身崇高人格,助推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在学校、教师、学生三方休戚与共中夯实获得感。

(三)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协同深度融合

获得感生成环境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外在因素总和,由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共同构成。宏观环境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宏观环境使学生明确心理需求预期形成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的内驱力,全面增强自身获得感。微观环境包括学校、社区和同辈群体环境,在学校环境中进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学习的同时参与教学实践增长自我能力,加之社区和同辈群体环境潜移默化感染情绪,充分发挥获得感生成环境的积极作用。

主观需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内部推力,侧重大学生的需求期望、积极参与和主动践行等需求侧要素;客观引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生成的外部拉力侧重通过教学理念、资源内容、方法能力等供给侧要素;二者各有侧重、相得益彰,内外合力加之微观和宏观环境协同助力提升学生获得感生成。

教育供求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研究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维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从学生视角切入研探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剖决如流,贯通学生为本理念加强人文关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维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意义深长。

参考文献:

[1]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J].思想教育研究,2017(6):28-32.

[2]赵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与结构[J].思想理论教育,2020(3):51-55.

[3]王易,茹奕蓓.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3):107-112.

[4]陈先达,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3-64.

作者简介:

李挺侹,山西省太原市,中北大学。

猜你喜欢
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获得感”大盘点,你的2016有收获吗?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