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0-09-22 16:25冉光智
读天下 2020年20期
关键词:渗透对策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紧密结合教学需要,积极渗透文化教育,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对策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唯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作为祖国的瑰宝、民族智慧与力量的结晶,传统文化无时无刻影响着每一个国人,成为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初中阶段,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教育与文化渗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层的现象。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有目的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立足初中语文教育,探索在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及其对策。

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作用

(一)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明。在璀璨的世界文化星空,华夏文明尤其光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国家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富强的有效途径。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今时代的学生,崇尚西方文化、摒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文化示范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塑造。在此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当前的文化教育现状,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贯彻落实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标和使命。而就实际的教育而言,应试化教育思想的束缚,导致德育教育缺失、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德育缺失的现象,难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针对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良好的人格、品格,借助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促进学生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社会主义新青年。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传统的应试教育,终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在语文教育中积极渗透文化教育,借助文化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性对策

(一)立足诗歌教育,渗透传统文化

诗歌是文化星河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诗歌作品,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谈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诗歌的教育不可或缺。我们知道:诗歌具有形式美、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的特点,诗歌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课文中的诗歌,强化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發展。首先,借助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懂得审美,是健全学生人格的有效途径。而诗歌,则具有形式美、音乐美的特点,如对仗工整,朗朗上口,朗读诗歌,能够给人以美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诗歌的形式美、音乐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强化诗歌鉴赏教学,全面落实文化教育。诗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之美的有效途径。针对传统重“教”轻“赏”的诗歌教学现状,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诗歌鉴赏教学,通过有效的“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贯彻落实文化教育。

(二)立足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节日文化、民俗文化等,都隶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民俗文化,常常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民族道德风尚的体现。近年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的节日文化备受打击。例如,很多青少年过度崇尚圣诞节而轻视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活动。针对传统节日文化被轻视的现象,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不仅实现了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端午节来了,对很多学生而言,对端午节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吃粽子”的层面,对端午节产生的背景知之甚少。针对此,笔者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端午节习俗。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情感,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立足传统人物,塑造学生品格

初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品格,结合他们良好的品质,塑造学生的品格,促使为学生形成准确的价值观。例如,在《晏子使楚》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晏子的人物品格,让学生充分感知晏子以国家利益为重,如何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国家和自己不受屈辱。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塑造学生的品格。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借助传统文化,塑造学生品格,健全学生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丽.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59-60.

作者简介:

冉光智,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对策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刍议爱国主义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基于人文理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略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