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文对编辑工作的益处分析

2020-09-26 11:56周哲涵
文存阅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文笔修养古诗文

摘要:图书编辑应保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文,它们经过历史的淘洗,其中所富含的文化知识和古人的人生哲学,让人受益匪浅。坚持阅读古代经典,可以提升编辑的个人修养,加强编辑的审读书稿能力,培养编辑简洁的行文习惯。

关键词:编辑;古诗文;修养;审稿;文笔

念小学时,伯父家的几册《三国演义》连环画,开启了我对三国故事的兴趣之门,于是让父亲买来全套合订本,反复翻看。慢慢地,连环画已不能满足我对三国故事的阅读需求,便开始读《三国演义》原著。家里的《三国演义》是繁体字竖排本,读完后基本扫清了繁体字阅读障碍,也积累了一些阅读古白话小说的能力。基于此,上中学后便更偏爱文言文的学习,读研究生也选择了古代文学专业。自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以来,便一直丛书图书编辑工作,算来已有八年。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感触。而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读书的重要性,做编辑越久,越觉得自己书读得不够。遂时刻鞭策自己读书之心不可懈怠。在这里,想谈一谈阅读古诗文给我的编辑工作所带来的益处,以及一点感悟。

一、提升个人修养

我在身边时常带着一本书,闲暇时翻看。几年来,身边这一本书也更换过几种了。深知从事编辑工作,不能停止阅读,阅读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可以启迪编辑选题,可以从内而外地升华人的品格与涵养,正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①一个人的学养通过他的言谈举止是会有所体现的,我想没有哪位作者会放心把自己的作品交由不喜欢书、不喜欢读书的编辑去做编校处理。

出于个人喜好和所学专业的原因,平日所读多为古典文学作品。它们经过历史淘洗,传承至今,皆可谓汇集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阅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学习古代文学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积累诗文中的名言警句,还可以体悟古人的人生处事哲学。如“德不孤,必有邻”②(《论语·里仁》)鼓励我们为人处世应问心无愧,做得正,行得端,必定会有志同道合者的支持与欣赏。“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③(《论语·学而》)告诫我们不要抱怨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而更应去关注自己了不了解别人,能不能从别人的立场角度出发去思考解决问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孔子对“仁”的解释之一,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的行为准则之一。孔子所提倡的“君子”标准是极高的,并且他认为自己也没有达到。可见想成为君子是有相当难度的,但不是说达不到就不去做,我们还是应以这样一个标准要求自己去践行,努力去接近。做一个好人,才能做成好书,这是一切行为的先决基础。一个具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良好个人修养的编辑,才可能被好的作者接受,好的作者是好的图书出版的保障。

二、加强审读书稿的能力

我读书一向比较随性而为,除了上学时应付考试的和老师布置的必读书目外,基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没有顺序,不成体系。我向来书都读得很慢,哪怕是一部小说,也要一字一句地读好长时间,有时为了和前面的情节相印证,还会翻回去重看,并时常羡慕那些读书快的人。但这细嚼慢咽的阅读“陋习”,我想是适合我现在所从事的编辑校对工作的。工作中一字一句的审读、校对不会让我感到厌烦,还时而因真正为书稿解决了一些问题而喜上眉梢。

我读书虽慢,但也真的读了一点,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心得体会的。比如读诗词,有的诗词虽好,但未必对自己的脾气,一旦遇见和自己对脾气的诗词,则难免反复吟咏,就像我喜欢王勃的《采莲曲》,其朗朗上口的诗韵让人百读不厌,“塞外征夫犹为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采莲花,渠今那必尽倡家”。而“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⑤也总是能令我陷入遐想。李煜词中我独爱《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将阑,罗衾不暖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归去也,天上人间。”⑥虽没有由帝王至阶下囚的遭际,对李煜当时心中的孤寂凄苦也难以感同身受,可读此词总是让我回想起逝去的那些愉快的日子、多年未见的密友,从而感慨时光易逝,珍惜眼前。

我喜欢这些诗词,除了诗词本身所具有的音韵美和意蕴美外,还有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通过诗词“遇见”它的作者,了解它的作者。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往往因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念而多多少少有失偏颇。编辑如果不能客观地、尽量真实的还原历史地去了解这一人物形象,在审读书稿时就可能疏漏一些存在的问题,而影响图书质量,甚至产生编校差错。譬如曹操,就因《三国演义》中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而被塑造成一代奸雄,在文学及影视作品中受众最广的也是他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⑦。正因名著《三国演义》的家喻户晓,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的良好社会反响,广大读者脑海中的曹操形象,也多是来源于演义小说,或是影视演员所诠释的银幕形象。但历史中的曹操,他的《蒿里行》有着“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⑧的体恤民间疾苦;他的《短歌行》中也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⑨的对贤才的渴求;同时,他还是一个懂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愿意自己掌控命运的人;而且一个心胸狭窄的奸诈之徒又怎能写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⑩这种气韵磅礴的诗句!我们编辑应将演义中的曹操和历史中的曹操区分开来,审读书稿时,明确作者叙述的立场是哪一个曹操,然后再判断书稿中的观点是否恰切。比如评析曹操诗文的书稿,就适合以历史中的曹操形象来解读。所以,我们在编辑图书时,应该为读者还原一个尽量真实的作者形象,这样才有利于读者对这位作者的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这就对编辑的学识提出了要求,多读书,多积累,才能发现书稿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审读把握书稿的能力。

三、培养简洁的文笔

阅读文章我偏好于古文。上学时有很多课文要求背诵,那时我就喜欢背古文,不喜欢背现代文。现代文中的“的、地、得、了”等等字词对我来说难于一字不落地记住,而更多地欣赏古文的句式整齐、言简意赅。时至今日,也认为多读古文,有助于培养简洁的行文语感,可以有效避免语言的拉杂,对平日的编校工作大有裨益。语言简洁的古文范例不胜枚举,如《爱莲说》,全文一百一十九字,托物言志,将作者不流于世俗,“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风尽书纸上。《湖心亭看雪》,“湖中人鸟声俱绝”七字写出大雪过后,人畜踪灭的西湖的寂静无声。“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将一幅西湖雪景图展现在人们眼前,其中的“痕”“点”“芥”“粒”更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正置身其中,站在远处的一座小山上,西湖雪景与湖中舟人尽收眼底。结尾舟子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不仅道出了作者的这份闲情雅致,也让读者与作者的这份“痴”似乎有了一种心灵的沟通。不只是这些短文,即便一些篇幅较长的古文,也不乏字字珠玑之作。譬如《出师表》,以追忆先帝开篇,提出治国理政应赏罚严明,“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接着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良实”以助后主处理宫中、营中之事,并借此劝诫后主亲贤远佞,最后用三顾之恩、开创基业、临终托孤等往事感念先帝并表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同时再次劝诫后主“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全文感情充沛、逻辑紧密、言辞恳切、感人至深,不论是审校稿件,亦或是主笔行文,皆极具借鉴意义。建议我们平日读书时可以多兼顾一些古文,相信会有助于对书稿的加工整理。当然,也要注意不合时宜的文绉绉,语言还是要在适当的环境中才有其生命力。

此外,编辑要坚持读书的原因还在于把握选题或整理书稿时,对第一手材料应有所了解。因每个人的专业领域不同,读书喜好也千差万别,不可能于平日读书时做到面面俱到,皆了然于胸。但只有多读原典,才能对其有自己的见解,从而能够判断作者书稿内容的恰当与否,而不是拾人牙慧,人云亦云。切记这不是主张刚愎自用,而是建立在一定文学素养基础上的对作者的大胆怀疑,进而去查阅资料,或是佐证自己,或是佐证作者,力争书稿内容的严谨与恰切。

出版社属于文化企业单位,业务范畴是文化产业,在许多人眼里出版社工作人员也都算是文化人,所以我们大有必要多增添几分自身的文人气息,力争做正直磊落的中华文人。阅读书籍教会我们诚信做人,守正做事;出版书籍鞭策我们传承文化,创新未来。做编辑以来的些许体会,权记于此,勉励、督促自己以吾生之有涯泛舟于无涯知海。

注释:

①(宋)苏轼著:《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53页。

②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页。

⑤ (唐)王勃著,(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⑥(南唐)李璟、李煜著,王仲闻校订,陈书良、刘娟笺注:《南唐二主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49页。

⑦(明)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第38页。

⑧(汉)曹操著:《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页。

⑨(汉)曹操著:《曹操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页。

作者简介:

周哲涵(1984—),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编辑,文学硕士,单位:长春出版社,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文笔修养古诗文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流年似水
不要极端在意文笔
文笔塔生辉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以士之道升修养
以自身经验分析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必备能力与对策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企业政工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