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与教学研究

2020-10-09 10:06葛月华薛巍
艺术大观 2020年17期
关键词:融合性民族民间舞教学

葛月华 薛巍

摘 要: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舞蹈体系中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根,也是最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舞蹈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电视这个强势媒体出现,特别是现在,中国基本实现网络电视“村村通”工程,这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进入立体化时代。然而这种文化传播媒介的改变,特别是这几年CCTV电视舞蹈大赛及舞林争霸、中国好舞蹈等综艺节目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为了正源创新推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与时俱进的文化情感,深化舞蹈教学改革,丰富舞蹈课堂内容,打破传统经验式教学,对本民族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和评判,注重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增强文化自信,研究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融合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7-0-02

一、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呈现融合性趋势

(一)现代文化是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呈现融合性趋势的根源

文化的发展本身具有不斷矛盾、不断融合的特征,而现代文化处于全球化和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呈现出更为强大的融合性。现代文化的融合性体现在社会各领域,从生活习惯到节日风俗,从穿着打扮到思想文化,都融入了多元文化的烙印。而近年来,我国民族民间舞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呈现出强烈的多元化与融合性,其根本性的推动力量就是现代文化。例如社会变迁,当社会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国家具备足够的实力,社会文化也会得到稳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民族民间舞能够对多元化的舞蹈类型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创造融合性的舞蹈形式。

(二)我国民族民间舞与其他舞种的融合

在现代审美观念的影响下,我国民族民间舞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潮流,必须进行大胆革新,与时俱进,才不至于被历史的长河所埋没或是孤芳自赏。保留民族性的芬芳,融合更多的变化,对我国民族民间舞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1.融合现代舞元素,让我国民族民间舞更具时代性

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量涌入,不断冲击人们对我国民族民间舞的理解,舞蹈艺术元素的增多,为我国民族民间舞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为民族民间舞艺术家进行创新提供了更多参考。例如蒙古舞蹈群舞剧目《奔腾》,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全剧大气磅礴,把舞台渲染出了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感觉。舞蹈既传承了传统蒙古舞蹈中“柔臂、碎肩、做腰”等基本动作元素,并在舞蹈动作进行力度和节奏上大胆创新,突破性地丰富了蒙古族舞蹈语汇;同时,编导对舞蹈形态的提取上匠心独运,大胆融合现代舞构图手法,注重舞台的空间感,从点到线、角、面进行组合、排列,让欣赏者感受到蒙古族牧民在辽阔的草原上策马奔腾的壮观画面;另外,此剧目的情绪起伏明显且精炼,在一慢板一快板的舞蹈情绪中展开,逐渐推向高潮,尾声配以急促的鼓点与打击乐首尾呼应,大气豪迈,引发共鸣。此作品给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视觉冲击,有着跨时代的意义。

2.融合芭蕾舞元素,让我国民族民间舞凸显冲突之美

中国民族舞蹈和古典芭蕾舞的审美特性其是相违背的,而我们可以打破禁锢,正视这种对立和矛盾的美,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完美交融。例如201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原创大型舞剧《追寻香格拉》,该剧将少数民族舞蹈与传统芭蕾相结合,以芭蕾的舞蹈形式再现满满的藏族文化表现力,兼具理想与现实意义,被誉为“足尖上的民族风”。该剧突出了藏族人民的妆容、服饰、舞蹈等特点,其音乐也融合了大量的藏文化元素,用芭蕾舞蹈的形式,将视觉、音乐、舞蹈完美结合,飘逸唯美,轻盈诗意,从内容到形式和谐统一,给观众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展现了不一样的冲突之美。

(三)我国民族民间舞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现代音乐五彩缤纷,演奏形式多样、更具通俗性,更易引发共鸣。具体说来,旋律上打破古板,使用有棱角的大跳;节奏上灵活多变,由演奏者自由安排;和声上打破三和弦的和谐为美,频繁使用十一、十三和弦,采用音团和板块型音群;配器上突出打击乐,寻求新的声音色彩和发声体。在民族民间舞融合现代音乐,更加符合民族舞蹈现代化的气质,强烈的新鲜感让舞蹈焕然一新,大大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让舞蹈更加生动而具魅力。例如维族男子群舞《葡萄熟了》中的伴奏音乐,节奏采用灵活渐变,动作的速度和力度也随之变化。和声配器不再采用单一的手鼓,特意加入了一小句口技音效,配合幽默诙谐的动作及表情,成功地传达丰收的欢快与喜悦。

(四)我国民族民间舞与体育的融合

我国民族民间舞与体育之间融合最主要的体现便是舞蹈向竞技性和健身性发展。例如近些年来的一些舞蹈大赛,从比赛的流程设置,报名、参赛,到结果的评出,以评委的评分为最后结果,再到奖项名次的设置,比赛过程中负荷量的消耗等,无疑体现了舞蹈竞技性的发展趋势;另外就是广场舞的出现,简化民族民间舞的技术技巧,将舞蹈进行体育操化处理,结合健身性原理,让民族民间舞更加通俗易学“接地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我国民族民间舞推广和普及。

(五)我国民族民间舞与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融合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编导们意识到艺术创作的灵感要与舞台技术充分结合。现代技术将舞蹈与科技融为一体,共同表现更为多远的意境,再加上,台上机械的相互配合,令整个表演场地形成一个整体,艺术家的表现空间就此获得延展。舞台灯光的运用,明与暗的交替,能将舞台的重点突出,实现主次分明,借助舞美的力量,可以呈现出更多维、更立体、更丰富的舞蹈画面,让舞蹈的表现力更具影响力。

二、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融合性趋势对民族民间舞教学的重要影响

研究我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的融合性打破传统单一评价与欣赏视角,促使舞蹈教育课程改革更加科学与鲜活有力。我国民族民间舞的一招一式都与其民俗背景、地域传统、民族文化传统相连接,优秀的民间舞蹈应诠释好其成因和历史依据,其文化传承的属性大大高于其技术传承属性。

(一)深化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改革,促进舞蹈教育打破传统呈现多元发展

1.打破单一传统教学形式,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呈现多样性

随着我国民族民间舞的现代融合性发展,直接打破了原有的“一间教室一部音响”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与现代化科技的融合,我们可以将单纯的“口传身受”转化为“名师教,学生学,教师组织指导”,更直观形象且更具权威影响;可以不再禁锢在某一个教室,而是走出课堂,直接来到舞台或者是剧院,甚至是疫情期间我们各自的房间,大大优化教学环境;利用其与现代音乐的融合,我们可以关掉音響,拿起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乐器,增加课堂道具的使用;利用其与体育的融合,我们甚至可以将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直接变为舞蹈比赛的现场。无论哪种形式,都不断促使我们的教学形式不再刻板单一,而是呈现多样化发展。[1]

2.丰富教学内容,注重舞蹈教学的趣味性与科学性,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我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在现代社会遇到困难正是因为未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年轻一代的学生往往更偏重于喜欢西方现代流行舞蹈。而民族民间舞蹈现代发展的融合性,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不同民族与多种元素的碰撞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引发学习共鸣。利用与芭蕾舞的融合训练舞者的全身肌肉,使其身体完成动作更加的灵活,让舞者的双腿更加修长,整个形态线条更具美感,使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课堂更具科学性,也巧妙地弥补了少数民族很难拥有共性训练法这一缺失。

(二)塑造学生与时俱进的文化情感,增强文化自信,正源创新,科学地继承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传统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往往采用经验式教学,教师单纯地把民族民间舞蹈当作技术动作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只是仅仅的照搬过来,对各民族背后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够,民族精神和风格特点表现力不足,忽略了学生舞蹈文化素质的培养,失去了推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大好时机。而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融合性发展,抓住文化根源,注重文化层次文化背景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们不仅仅是学会一个组合,更要注意这些肢体动作蕴含的民族韵味,使学生从外到内的深入了解其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精髓,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从而达到身心统一,积极主动地肩负起传承我国民族文化的大任。[2]

三、结束语

在经济文化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正确认识民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性发展,认清其传承规律和发展趋势,恰当把握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创新结合点,深化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注重其科学性与趣味性,促进舞蹈教育打破传统呈现多元发展,从而保护和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真正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瑰宝,塑造与时俱进的文化情感,成就文化自信,让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可以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赵慕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创作分析[J].黄河之声,2019(04):124-125.

[2]王岩.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合发展之路[J].中国文艺评论,2019(11):71-77.

猜你喜欢
融合性民族民间舞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翻转课堂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实施中的融合性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提高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分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民族民间舞体态研究
日语中授受动词所体现的日本内外意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