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12 08:40刘尚清
关键词:心理学能力课堂教学

李 莉,刘 畅,刘 航,赵 芹,刘尚清

(1. 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四川 南充,637002;(2. 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四川 南充,637002)

《护理心理学》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及方法,未来在紧张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能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1]。由于该课程涉及的心理学理论较多且抽象,再加上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未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因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授课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以提升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创建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把课堂时间对分,即一半时间用于教师讲授,一半时间用于学生讨论学习,其教学过程可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3个阶段,也可简称为PAD课堂[2]。研究发现[3-6],对分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业成绩,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备受关注。本研究将对分课堂运用于本科《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中,以探讨其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川北医学院护理学院2018级的全日制护理本科学生,将合班1(n=112)作为观察组,女101名,男11名;年龄19~22岁,平均(20.75±0.83)岁。合班2(n=107)作为对照组,女92名,男15名;年龄19~22岁,平均(20.68±0.79)岁。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2组授课教师相同。对照组采取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开课前制定常规教学大纲并发放给学生,使其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时间及内容安排。课后布置作业,学生如有疑问,鼓励其提问并予以解答。

观察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①制定基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除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列出每次课的对分活动安排;②向学生介绍对分课堂:第一节课,首先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对分课堂,使学生了解对分课堂的概念、起源、理论背景及教学流程,然后将教学大纲发放给学生,使其了解具体的教学过程及各环节的安排情况;③开展对分课堂模式教学:遵循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的步骤,向学生布置对分课堂作业,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可选择“隔堂对分”或更加灵活的“当堂对分”。

1.3 观察指标

1.3.1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采用林毅等[7]编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该量表共28题,包括3个分量表: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学习合作能力。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赋值5~1分(反向题目则相反);总分28~140分,其中自我管理能力10~50分、信息能力11~55分、学习合作能力7~35分,得分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其Cronbach’s系数为0.863。为消除学生顾虑以测量其真实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无记名的形式于研究前后向2组发放,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

1.3.2 学业成绩比较: 将2组学生期末《护理心理学》课程理论成绩进行比较。理论试卷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相同试卷统一时间考试,客观题采用电脑阅卷,主观题根据标准答案进行流水阅卷。研究组成员不参与阅卷,以保证评分的客观性与公平性。

1.3.3 问卷调查: 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观察组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问卷选项采用Likert 5级评分,由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中立、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赋值为5~1分,即>3分为肯定态度,<3分为否定态度。发放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及有效率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干预前,2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各分量表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2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分

2.2 2组学业成绩比较

学期末观察组学业考试成绩为(81.43±8.80)分,对照组为(78.50±8.36)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7,P=0.012)。

2.3 观察组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观察组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见表2。评价表的各项得分均>3分,表示观察组对对分课堂教学法持肯定态度。

表2 观察组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分

3 讨论

3.1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后,观察组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马景双等[8]和骆海燕等[9]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如下:对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3个阶段,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讲授、独立学习、独立做作业、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5个环节。以《护理心理学》课程中的合理情绪疗法为例,在讲授环节,教师只有传统教学法一半的时间来讲授该部分内容,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全局、提炼框架,精讲重点难点,如合理情绪疗法的概念、原理及实施步骤。学生需认真倾听。接下来的独立学习及独立做作业环节,学生需要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独立完成作业如合理情绪疗法的知识梳理图,同时需要查阅资料,形成问题,如合理信念和不合理信念的区别,问题的形成为最后的讨论环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小组成员可互通有无,合作学习,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学生可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分课堂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检索信息、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反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3个维度: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均得到锻炼。

3.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对其持肯定态度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学期末学业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与谈学灵等[10]和杨榆玲等[11]研究结果一致。观察组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与陈瑜等[12]和郑海燕等[13]的报告相符。分析原因为:首先,对分课堂有助于培养研究型思维。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心理学、神经科学、基础医学、社会学等学科联系紧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促使学生充分研读教材内容,内化吸收相应知识,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合作讨论,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中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连接,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形成发散性思维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和思想的地位,因此易导致学生出勤率不高、上课“低头族”现象多。对分课堂上,教师将一半的时间交给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此外,全班交流环节还满足了学生对发言、交流思想的需求,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成就感。另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作业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可促使学生保持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投入。

综上所述,对分课堂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旨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但对分课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课程内容的对分是否科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学生的作业是否恰当。总体来说,对分课堂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在各学科中深入探索。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心理学能力课堂教学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