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的效果

2020-10-13 07:37李天向
实用临床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环抱肋骨胸腔镜

李天向

(光山县人民医院骨科, 河南 光山 465400)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属严重胸部外伤类型,可破坏肋骨支撑,造成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进而产生严重疼痛感,影响正常呼吸循环功能,增加肺部感染、肺不张风险[1]。恢复胸廓稳定性,减轻疼痛感,促进呼吸循环功能恢复是临床治疗肋骨骨折连枷胸的基本原则[2]。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的主要方式,可有效固定肋骨断端,稳定胸壁,进而为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提供有利条件,但传统开胸式探查操作创伤较大,易对胸壁肌等组织造成损伤,影响治疗效果[3]。随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辅助治疗方式已在临床胸外科逐渐展开。笔者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92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173例,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92例与对照组81。研究组男54例,女38例;年龄27~63岁,平均(44.36±8.57)岁;肋骨骨折数量3~11根,平均(6.82±1.77)根;单侧骨折59例,双侧骨折33例。对照组男49例,女32例;年龄25~61岁,平均(41.97±8.43)岁;肋骨骨折数量3~11根,平均(7.25±1.72)根;单侧骨折53例,双侧骨折2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肋骨骨折数量、骨折部位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胸部X线、CT三维成像、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明确肋骨骨折数量及具体骨折部位;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即存在呼吸道疾病;合并头颅、腹部、四肢椎体严重外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

1.3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根据骨折情况取健侧卧位或斜卧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胸壁软化处合适长度切口,保证切口可满足开胸探查及骨折固定操作需求,剥离皮瓣,暴露骨折端,于合适肋间切断肋间肌,撑开肋间探查胸膜腔,清除积血,根据患者情况予以电凝、缝合止血、肺修补操作,根据骨折肋骨弧度选择合适型号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塑性后采用组织钳固定,于胸腔放置引流管,确认无出血现象后逐层缝合切口。

研究组行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体位、麻醉同对照组,沿第7肋骨间隙中线作长约1.5 cm窥视孔,置入胸腔镜,清除胸腔积血,胸腔镜下探查骨折及胸腔内组织损伤情况,于胸腔镜引导下在骨折处点式切开对应皮肤2~3 cm,暴露所需固定肋骨,复位断端,根据患者情况予以电凝、缝合止血、肺修补操作,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操作同对照组,胸腔镜下确认肺无漏气,胸腔无出血现象后,留置引流管,关胸。

2组术后均实施心电监护,予以吸氧、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处理,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视患者恢复情况及时指导其下床活动,指导患者自主咳嗽,定时拍背加快痰液排出,及时拔除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1)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持续时间。2)分别于术前、术后1 d经股动脉采集血样标本,于30 min内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ABL800)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2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2.2 PaO2、PaCO2水平

术前2组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2组术前术后PaO2、PaCO2水平比较

1 mmHg=0.133 kPa。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2/92);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3例,肺不张2例,胸腔积液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9/8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779,P=0.016)。

3 讨论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破坏胸廓完整性,引起连枷胸,从而产生局部胸廓软化、呼吸功能障碍等现象,科学有效的救治对维护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

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是临床修复胸廓完整性的常用方式,可利用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固定作用迅速恢复胸廓稳定性,且固定材料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对周围组织无刺激、腐蚀作用,同时通过胸腔探查可及时发现并处理胸内损伤[5]。但临床应用发现,传统开胸式手术操作切口较大,需离断胸壁肌肉组织以暴露骨折端,易造成软组织、神经组织等损伤,手术创伤较大,术野范围有限,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手术整体效果欠佳[6]。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是基于腔镜技术发展而来的微创手术方式,可有效放大手术视野,精准定位骨折部位,在胸腔镜引导下点式切开胸壁,可有效避免切口偏离骨折部位,利于后续手术操作,且无需实施肋间肌切断、肋骨撑开等操作,有效保护胸壁肌肉、神经组织,提高手术安全性[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夏平等[8]研究结果一致,充分说明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1 d研究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有利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术后呼吸状态恢复。传统开胸式手术创伤较大,受术后疼痛影响,患者通气功能受限问题无法在短期内有效改善,而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手术可避免对胸壁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减轻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正常咳嗽反射,在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同时促进呼吸状态恢复。

综上所述,胸腔镜辅助点式小切口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环抱肋骨胸腔镜
59例交通事故致肋骨骨折伤残鉴定的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全方位护理配合面对面环抱式坐姿对外耳道冲洗患儿治疗效果与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醉 春
河之洲的诉说
夜谒林和靖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迷人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