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条件下探索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020-10-14 23:39李佳
音乐生活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育者互联网+传统

李佳

在当今时代,人们更依赖网络和智能手机的便捷,很多人都使用网络来与人沟通。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等,现已经在整个经济、社会生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互联网+”已经与人们日常的购物、饮食、出行、交友等等紧密结合,甚至在企业和政府的各类信息化办公中成为主要沟通方式。而当改革不再是设想,而是必然措施的时候,立足点便从创新变成了措施,学习也变成了更广泛的概念。对传统音乐教育来说,这种改变不仅是必然的,更带来了一系列的有待解决和与时俱进的问题,下面是对互联网条件下的音乐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互联网为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带来的挑战和契机

第一,以互联网作为依托的传统音乐教育和线上音乐教育概况。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面对面的即兴互动和实时的配合,网络教学则成为主要教学手段。很多高校在这之前就做好了教育平台以便于资源共享,例如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的“央音在线”和浙江音乐学院的“习音堂”等等,都已经积累了网络教学的平台运营数据。另外一些教育平台公司也为各大教育机构提供网络教学的服务,这也为传统音乐教育找到替代方式,但同时,也将传统音乐教育和线上教育拉到了同一起跑线。

拥有共享教育平台,对于传统高校教育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就像连锁反应一样,将是一系列的改革。学校教育可利用有速度保证的光纤网络建设,使教学的方式方法更为灵活,不仅有多媒体辅助,更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APP软件的支持。教師可以根据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音乐课程中的一些固定内容来说,采取录播的形式,并能够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时间。对于教育者来说,一方面可以不再重复劳动;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每个内容和录制都要保证质量。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网络情况、时间和次数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

现有的线上音乐教育资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显神通。可以是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综合平台上面积累人气;也可以是在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又或者拥有自己的网页和平台,其优势是受众广、注重品牌包装和自我营销。但是,另一方面缺乏管理和监督,不能保证内容的质量。有一些老师在视频里出现错误信息,则更被网络舆论攻击,结果惨淡。网民们大部分存在猎奇心理,一些年轻人和青少年不能很好管理好自己的言行和学习进度。因此,线上音乐教育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二,网络使音乐教育形成新型的供需关系。网络是以数据作为依据的,人工智能也是基于强大的数据分析来做深度学习的。简单来说,点击率、关注度、点赞成为网络新标准。同时,也重新定义了人们的审美标准。未来对音乐教育人才的要求首先是要了解市场、了解教学对象的偏好和需求。学习音乐的人不局限于年龄、风格,甚至性别的限制。越是与众不同越有“识别度”。因此,对学习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是我想要的?”“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我的?”

音乐教育的真谛是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而不是一味地复制。因为音乐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不断地改编和创造属于自己时代的风格。当“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的风靡更是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使青少年沉浸在“抖音”歌曲的熏陶中。这对教育者而言,更是存在巨大的竞争市场,不仅要博学和拥有二度创作能力,还要具有人格魅力,也就形成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格局。网络也更加鼓励人们展示自己的多项技能。

对于新一代音乐人和教育者们,好的教育就要如何顺应市场的需要。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于成为全面的教育者,而不是只专注于一项技能的匠人。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学习的思维能力,从而拓展视野,成为能够了解学生诉求的引领者。音乐教育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因材施教,传统的音乐教育要用互联网体现当代人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

第三,网络使得时代特征更加显著,传统音乐教育面临着断层。随着时代的变迁,流行音乐倚着不可比拟的趋势占领着大众的视野,这也使传统音乐文化在不断融合中才能不断被后人传承。对于音乐的风格和流派,同样具有时代的标签,那么培养“乐感”和“审美”则是音乐教育者的首要任务。学校教育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够使学生有组织、有目标地学习民族传统和世界经典音乐文化,也有责任和义务去引领下一代对音乐理念的理解。

作为八零后的一代教育者,基本处在技术传承和融合的关键点上。受上一代教育者的影响,八零后的一部分人选择传承欧洲古典音乐;一部分人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人,而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则以通识教育为主,培养孩子的审美。这一代同时也在不断尝试与当代流行元素融合。

九零后的一代是被宠爱的一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一代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也是网络兴起后的第一代网民。他们受网络思维的影响,流行音乐可以说占据了这一代人的大部分时间和听觉,同样地,他们也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音乐。

而零零后的一代是在全球网络的大环境长大的一代,也受全球公民思维的影响,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多地接触网络和科技产品。他们不仅是听着迪斯尼歌曲长大的一代,更是用vlog表达自己的一代。一些孩子对于英文歌和网络歌曲更是瞬间就能会唱,更多的孩子选择和流行音乐有关的学习。面对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网民,音乐教育更需要适应不同人群。

二、新概念学校为未来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

最初学校的建立是唯一的学习资源,从基础知识到专业技能,而高等教育更是为了科学和创新而成为象牙塔。但像“苹果之父”Steve Jobs和微软前董事长Bill Gates却都有辍学的经历。并不是说明象牙塔不够好,而是,不适合所有人的发展,然而,世界上还有很多种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一)美国瑟谷学校——新概念学校

英文名Sudbury Vally School,是一所提供4-19岁混龄教育的私立学校。基本信条是教育自由和民主管理。学生独立的决定该做什么,该学什么,而不是通过课堂或者标准的课程计划。学校大会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但是对工作人员的需求是通过每年的投票来决定的。在这所学校充满活力的社区中,学生从学龄前到高中阶段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和独特的方式自由探索世界。它们自己负责设计成年之路。

猜你喜欢
教育者互联网+传统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