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古琴艺术,提高人文素养

2020-10-20 02:18刘小萌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校

刘小萌

摘   要: 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音乐通识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古琴艺术这一文人音乐形式具有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双重身份,既符合“音乐审美教育”的公共课程理念,又符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求。高校音乐通识课将古琴艺术纳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中,对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    音乐通识课    中华传统文化    古琴艺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核心要义,对于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2019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其中特别强调:“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跨学科特点,针对学生美育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1]

值得反思的是,长期以来,高校音乐通识课大都以“西方音乐鉴赏”和“民族音乐鉴赏”为主要教学内容,不仅教学模式单一,而且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高校音乐通识课存在形同虚设现象。因此,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是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提高其在高校音乐通识课教学中的地位。鉴于此,本文以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的理念为立论依据,通过对古琴艺术蕴涵的人文理念、人文情怀及人文精神的简要阐述,强调高校音乐通识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琴器中的人文理念

琴,学名“七弦琴”,俗称“古琴”,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从伏羲、神农“削桐为琴、束丝为弦”的传说算起,琴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琴的历史大约为四千年,是名副其实远古之琴。由于琴的年代久远,从其创制、形状及用材等方面来讲,古代文献中留下了很多有关琴的别名和典故。如瑶琴、雅琴、宝琴、幽琴、枯琴、素琴、玉琴、舜琴、绿绮、丝桐、焦桐、老桐、枯桐、孤桐等。诸如此类称谓,是古代文人对琴的感悟和赞誉,充满了丰富的人文理念和无穷智慧。这些具有描绘性的琴的别称,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和词调中。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王绩的“幽人在何所,紫岩有仙躅,明月横宝琴,此外将安歇”;常建的“居士芳草绿,西风留玉琴,岂惟立中云,兼得清繁襟。朝从山口还,出岭闻幽音,了然云霞意,照见天地心”;韦应物的“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何因知久要,丝白漆要坚”,等等。由此可见,琴在古代人文雅士的心目中具有非常崇高和神圣的地位。

关于琴的创制历史及作用,古代文献中就有相关记载。比如,关于伏羲说,蔡邕《琴操》曰:“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关于神农说,桓谭《新论·琴道》曰:“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亦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合焉”;关于舜说,《乐记·乐施篇》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之后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2](112-113)由此可见,琴在古人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件普通的器物和乐器,而是与天地沟通的一种“神秘的”物质载体。虽然很多文献记载有虚构的成分,抑或是一些传说,但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琴一度成为古代统治者实施“德教”的舆论工具。

此外,古琴艺术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斫琴工艺是“非遗”属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琴体即丝弦的手工制作,无论是琴体还是丝弦,其中的手工艺凝结着古人的智慧和人文理念。以传统丝弦为例,无论是我国古代乐器的分類,还是乐种的命名,抑或是乐器称谓及音乐情感表现,都与丝弦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乐器按制作材料将乐器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谓之“八音”,其中的“丝”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琴、瑟,但由于种种原因,瑟早已消失,而琴则留存至今。正如元代陈敏子在《琴律发微·制曲通论》中谈到的那样,“八音之丝为琴瑟,瑟制已非古,琴幸获传”[3](193)。关于“丝”即为“琴”及情感表现,古代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如桓谭《新论·琴道》中记载:“八音之中唯丝最密,而琴为之首。……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2](114)《宋史·音乐志》记载:“八音之首,丝竹以下受之于均,故圣人尤所用心焉。”[4](24)《琴史》中载:“夫八音之中唯丝声于人情易见,而丝之器莫贤于琴,是故听其声之和则欣悦喜悦,听其声之悲则蹙额愁涕,此常人皆然,不待乎知音者也。”[5](45)

总之,斫琴工艺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高校音乐通识课结合古代文献对“古琴”的型制、用材及制作理念进行介绍,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从一个侧面认识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如上所述,“礼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正统音乐”,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在中国古代先贤的琴学理念中,琴不是一件普通的乐器,而是作为“礼器”出现在古人的思想和行为中。“沐浴·焚香·鼓琴”作为一种“仪式”,体现古人对天和地的敬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二、琴学中的人文情怀

中华琴学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先秦时期“六艺”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行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此时的“琴”既是一种娱乐心身的工具,又有着更内在的文化意韵[2](3),体现了一种特有的人文情怀。对于这种文化意蕴和人文情怀,当代大学生却知之甚少,亟待我们整理研究,使之能够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

琴作为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必需品”,是其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正如清代汪绂在《立雪斋琴谱·小引》中说:“士无故不彻琴瑟,所以养性怡情。先王之乐,惟淡以和。淡,故欲心平;和,故躁心释。”[2](7)琴谓之“情”,这是古代文人对琴及琴乐的一种内心感悟,通过习琴、鼓琴陶冶性情、修行立德,进而对国家、社会及人生充满爱意,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浮躁心理。通过潜移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悟生命的宝贵和意义。对此,“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曾在《声无哀乐论》中谈道:“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故歌以叙志,舞以宣情,然后文之以采章,照之以风雅,播之以八音,感之以太和,导其神气,养而就之,迎其情性,致而明之,使心与理相顺,气与声相应,合乎会通,以济其美。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含弘光大显于音声也。”[3](49)可见,美好和谐的音乐不仅能够使人的情感变得更加愉悦,而且能够促进内在心理和外部事物的平衡,有助于个人道德水准的提高。

中国古代琴学中有关修身养性、修行立德的史料记载十分丰富。在高校音乐通识课中应该格外重视这部分内容的传播。教学形式可以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可运用课上、课下、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另外,也可以结合琴曲鉴赏,从琴史及琴论的角度,揭示其中的人文情怀及其美德。比如,通过鉴赏琴曲《高山·流水》,揭示其中的深刻含义,感悟琴曲故事中表达出的真挚情谊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同时说明,音乐作为声音艺术,无须借助语言就完全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也就是说,琴曲《高山·流水》并不是在描绘高山的雄伟,也不是在述说江河的奔腾,而是通过音响的模拟,让人的内心产生重峦叠嶂、巍峨挺拔的感受,在人的内心深处产生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联想;又如,通过鉴赏琴曲《梅花三弄》,感悟傲霜斗雪、不畏挫折的人生品格;再如,通过鉴赏琴曲《胡笳十八拍》,领悟和建立爱乡、爱国之情怀。总之,琴学中的人文情怀及品格内涵深刻、意境悠远,题材更是丰富多彩,是高校音乐通识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高校美育教育中传播正能量具有积极意义。

三、琴曲中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与“琴”有关的人物、事件数不胜数,每首著名的琴曲,都述说着一段生动、曲折的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特定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反映了琴史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广陵散》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琴曲,取材于“聂政刺韩傀”的历史典故,讲述了聂政为友报仇的整个过程,体现了普通百姓敢于牺牲的斗争精神。此曲还与嵇康的慷慨赴死有直接关系,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而广为流传。相传,嵇康得此曲之真传,演奏手法十分娴熟,以致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由于遭受诬陷嵇康被司马昭所杀,临刑之际,他席地而坐、调轸抚弦,在铿锵有力的琴声回荡中慷慨赴死。根据琴曲《广陵散》所引发的动人故事及琴曲表现的意境,历史上曾留下很多文学作品。如宋代陈景仁《听黄仲立弹广陵散》诗曰:“一曲广陵散,人间希所闻,知音原自少,俗调谩纷纭。”

诸如此类充满人文精神的琴曲作品还可以举出很多。琴曲《离骚》取材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整首琴曲表现了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伟大抱负,以及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心情。全曲有十八段之多,曲调婉转曲折,既有慷慨豪迈之人物性格,又有悲愤抑郁之心境。关于该曲的情感表现及形象塑造,很多琴书中都有相关的诠释和记载。《琴苑心传全编》中记载:“芳草为伍,有志秋江,名山摇落,伤心迟暮,人各有情,何能已已。弹此曲,遇哀怨离愁,无端交集。”[6](24)《琴学初津》在此曲的后记中谈道:“审其用意,隐显莫测;视其起意,则悲愁交作,层层曲折,名状难言;继则豪放自若,有不为天地所累之慨。……兹与《广陵散》可相为表里,皆千古之绝调也。”[7](121)《酒狂》也是一首与《广陵散》《离骚》齐名的琴曲。相传,该曲为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士阮籍所作,乐曲抒发了作者虽有济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很多琴史文献中都对此有相关描述,如《神奇秘谱》曾题解:“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慮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其趣也若是,岂嗜于酒耶,有道存焉。妙在于其中,故不为俗子道,达者得之。”[2](299)《关山月》则是一首描写守边将士思乡报国情怀的琴曲,此曲既有战争景象的描述,又有伤感离别之情的诉说。大诗人李白曾为此写下著名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总之,反映人文精神的琴史及琴曲很多,应该成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琴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曾被古人视为古乐器之王,并被赋予“贤德”之美誉。由此可见,琴及琴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正是因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古琴与古琴艺术一直被视为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和根基,源远流长,世代承袭。琴的发展史,不仅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的发展史。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启动和新理念的普及,特别是“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联合国“非遗”名录以来,琴学及琴文化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喜爱和推崇,斫琴、习琴及研究琴学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传统文化逐步深入人心,自2006年开始,“古琴艺术进大学”的活动逐步在多地高等院校成功举办,并受到了高校师生的普遍欢迎。高校音乐通识课将古琴艺术纳入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琴器的角度对古人的斫琴理念作必要阐述。比如,结合古代文献及现当代制琴技术及琴的外形、形制的演变及确定等进行考释。主要包括与琴相关的“琴坛十友”(琴荐、琴几、琴架等),以及从古至今重要文献中记载的琴律和琴谱进行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对蕴含的人文理念进行诠释。如上所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具有两种基本属性,一种是乐器的物质属性,一种是作为礼器、神器的非物质(精神)属性而存在。礼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影响之深远,琴在其中充当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颇具神话色彩。

其次,通过对历史上重要琴人的简要介绍,了解与琴乐有关的历史传说及典故。例如:“伏羲削桐为琴”讲述了传说中古琴产生的过程,以及琴每一个部分被赋予的特定含义;司马相如《凤求凰》的故事传递了勇于追求爱情的信念;蔡邕与焦尾琴、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聂政刺韩傀等琴家、琴曲和琴事,等等。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每一个故事都与中国的文人或者气节高雅之士有关,无形中传递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最后,通过现存的文献记载,了解琴的制作工艺,以及儒家推崇的琴学思想,即由圣贤所制,且一度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换言之,琴的制作精神与儒家思想道德观念密切相关,代表着一种高度的儒家文化。汉代《白虎通》记载:“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3](19)体现了儒家重视的仁德与中正和平的思想。唐代薛易简《琴诀》曰:“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3](65)李白有诗云:“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此外,从形制来看,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长度象征着365天;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也与君臣等级有关;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月和一个闰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儒家与道家思想对琴及琴乐的融合,以及对琴学理念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在琴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高校音乐通识课可以通过感知古琴艺术,启发学生分别从哲学、美學、音乐史学的角度探讨琴及琴学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上的意义及价值和影响,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思考,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要让孩子们在翰墨飘香、诗书雅乐中从容而快乐地成长,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这样种下的文化基因,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和骨气、底气之所在[8]。古琴及古琴艺术无疑是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集大成者,因此,在高校音乐通识课中感知古琴艺术,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体艺.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19.

[2]易存国.中国古琴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范煜梅编.历代琴学资料选[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

[4]刘蓝辑著.二十五史音乐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

[5]故宫博物院编.故宫故宫珍本业刊-琴史、乐仙琴谱正音等四种[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6]孙兴诱纂.琴苑心传全编[M].清·康熙九年金陵云香阁刊本卷十六.

[7]许健.琴史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张焱.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N].光明日报,2017-02-08.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高校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与资助育人的“四化一体”融合机制研究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