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20-10-20 02:18王丽李锋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

王丽 李锋

摘   要: 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成果,围绕理论、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改进及教学运行保障体系构建等要素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校改革的突破口,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方针指导和引导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强调高校必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划: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山东华宇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服务地方经济,应用型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政治觉悟、高度社会责任感,扎实基础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紧扣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双创”教育体系的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1)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新创业学院,设专职人员8名,开展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与创新创业实践等工作。

(2)建立多部门协同育人的联动协调机制。

教务处、学生处、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处、科研处、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负责人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教学单位成立创新创业分院,建立了协同分布式的创新创业空间,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帮扶体系。

(3)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學校将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任务之一,出台《山东华宇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

2.“双创”背景下,“133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

学校提出“1336”人才培养思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同心同向的思政教育体系、专主兼通的理论教学体系、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地方特色)、工匠文化(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育人、严实文化(严正崇实的理想,严谨务实的风尚,严格扎实的标准)育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

3.建立“三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推进创新创业要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2门。面向全体学生设立9个创新创业学分;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定制“企业模拟经营”“创业实物与管理”等实践课程,实行精英化训练;面向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开设企业战略规划知识和创业融资类课程,助推学生创新研究成果转化和创业项目落地。

4.构建“三平台、全流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校内开放的实验实训室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依托教学科研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校建有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7个;依托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创客团队。学校建设了28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结合专业特色成立了以智能机器人、3D打印、艺术设计等为主题的13个创新工作室,建有53个校外就业创业基地,助推学生创新研究成果转化落地。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要素研究

1.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理念将课程体系内的多个构成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保障等合理安排,是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全方位规划及总体推进的集合体。

创新创业教育其价值理念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完善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在此价值理念关照下,对各类课程进行整合,建立范围宽广的通识教育课程,整合学科基础课程,凝练专业核心课程,灵活设置各类选修课程,注重专业核心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专业课程与跨专业课程的结合,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完善多面向、够用、实用的理论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围绕创新创业类知识与创业类技能提升设计展开,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平台课”,围绕创造、创新与创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新思维激发及创业所需相关的技能提升课程,如创业融资、创业法律法规等;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培养创业精英,开设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创新创业课程,如战略管理课程、创业应用实践课程。

(2)构建多层次、递进型的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开拓创造思路、提高创业技能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的环节。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构建可分为:实践教学阶段和创新成果孵化阶段。实践教学阶段按照学生不同的年级制定“理论认知→专项素质形成→综合能力模拟→实际运营”操作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链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创新成果孵化阶段,可由学生在本校的创客空间或创客工厂,在模拟的供应链或商业环境中进行,不仅能够验证创意的可行性和操作性,而且能够得到创客空间合作企业人员和指导老师的指导。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

创新创业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精神及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此类型课程教学目标既有知识层面又有能力层面还有情感层面的要求,死板的“满堂灌”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课程授课方式由传统的“满堂灌”单向传授向互动式、双向教学方式转变,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共享课资源,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研究型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采用“TBL”(基于团队进行学习)、对分课堂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关注学生的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效果的检查,对照教学目标描述的评估标准,具有诊断、甄别、强化、调节和教学等作用,通过对教学评价的分析、评定对教学实施进行检查、判斷和评价,也可以通过教学评价鼓舞和监督学生学习。

教学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鼓励采用多元化的诸如大作业、实操、答辩、作品设计等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开展并推广“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实践考核”的考核评价方式。

4.构建“一体多元”教育保障体系。

“一体多元”教育保障体系,即以高校为主体,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各方形成合力,协同育人。

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高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不但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的建设,校内设置实验实践、项目管理、科技竞赛等,校外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与政府紧密合作,搭建政府强化管理下的“一体多元”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校、政、企、社会经济组织等深度融合,优化各方资源配置,实现技术、装备、资金和市场资源的优势共享,建立校校、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扎实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路径

1.基于反馈进行教育教学目标研究。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首先,进行高等教育技术研究,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专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等理论成果,以理论为依据解决体系构建中的问题。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综合性极强,实施教育教学的主导——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经验,做好师资及创业导师培育,提高教学、教研团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研究、管理能力为体系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最后,基于调查研究、企业访谈反馈明确应用型、地方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框架。

2.以培养方案优化为抓手,构建创新创业理论/实践教学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以创意、创新、创业为主线构建“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群。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学习基础上,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精英班,制订专门培养计划。面向有创业项目的学生开展重点帮扶。通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创业项目孵化”全流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

3.以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为路径夯实人才培养的基本着力点。

聚焦双创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教学研究,精准用力,一是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探索教学方法,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方法;二是将双创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首先,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并将其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次,凝练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鼓励学生投身创业竞赛、科研活动、创新创业训练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最后,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要加入相关行业的创业前景内容,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本行业中的最新技术、技能、理念,揭示专业、行业发展前景和创业方向,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

4.以有效的机制设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立足“资源整合,协同育人”,以服务创新为保障,做到“机构、制度、人员、场地、经费”五到位,“信息、培训、项目对接”三及时,为学生创业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

参考文献:

[1]雷朝滋,石鹏建.2016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经验汇编[G].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

[2]李艳艳.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陈祥,张玉玺.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33):5-7.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