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学前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启发

2020-10-20 04:01张心雪李方林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教育理念

张心雪 李方林

摘   要: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及儿童之家的实践,重视学前儿童的早期教育,尊重幼儿,探索幼儿心灵发展规律,并设计出一套精美的蒙氏教具,使幼儿通过操作获得认知的发展,促使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教育观及教学方法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具有启发作用,通过实践发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对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蒙台梭利    自闭症儿童    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自创办“儿童之家”起,就开始探索幼儿教育方法,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蒙台梭利课程教学,研发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蒙氏教具、蒙氏课程理念、教学方法。蒙氏教具一直沿用至今,并受到学前教育界的青睐。蒙台梭利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及幼儿教育原则等都有详细的讲解,她提到幼儿有一个敏感期,如果错过了敏感期,则教育事倍功半。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人类大脑运作遵循的是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错过关键期,那么是于事无补的,所以“早发现、早干预”不仅是特殊教育界的口号,从众多自闭症儿童干预案例来看,越早进行康复干预的孩子,能越早回归主流社会。

1.从人的“工作本能”透视学前自闭症儿童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有两种本能,即主导本能和工作本能,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生物学揭示出物种既有创造性又有保存性,证明生物的内在指引的本能存在,这种本能区别于生物对环境的直接反映相关的大部分冲动性本能,称为“主导本能”。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与生具备主导本能,仅仅作为人与生物的区别,不管是普通儿童还是有障碍的儿童,同样具备这种主导本能。蒙台梭利还指出“人在工作中不断建构自我”,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是操作,获得身体和心理的充分发展。人们经常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闭症儿童,对他们的行为不能理解,于是不但没有给予这些孩子充分的教育,反而剥夺他们的工作本能,一旦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部分家长把孩子关起来,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不给予他们“工作”的机会,最后结果就是与社会脱轨,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无法形成自己的人格。

蒙台梭利认为,操作能够满足儿童的内在需求,让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例如,“儿童之家”的一个孩子正专注于一个圆柱嵌入物,一遍一遍重复“放入”和“取出”动作,总共重复了42遍。“工作”有助于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发挥他们的优势潜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意志力,使他们进一步完善自我。

然而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恰好缺乏这种工作本能,经常注意力分散,比别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在听觉和视觉信息之间转移注意力,当和别人沟通和交流时,出现眼神有利现象,不能正视对方眼睛,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对某些刺激则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实际是注意不能有效选择。同时情绪波动起伏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出现攻击行为和自伤行为,情绪体验淡漠,情绪表达与环境不相符,常常莫名其妙地哭笑,到了学龄期,情绪行为问题逐渐增多,影响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

2.抓住“敏感期”对学前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

蒙台梭利指出敏感期是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中不可或缺的特性,它是一种特殊的、暂时的品质,当个体获得这种品质之后,特殊的敏感期随之消失。这个敏感期包括秩序的敏感期、细节的敏感期、行走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语言的敏感期。

秩序的敏感期是出生后的第一個月到第二年。细节的敏感期出现在一岁至两岁,如此年龄的孩子喜欢玩细小物品,在公园里面喜欢看小虫子、小蝴蝶,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应该阻止这种行为,自闭症儿童正因为在细节敏感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精细动作训练难度较大,如串珠子活动,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很差,很难将珠子穿进线。行走的敏感期是一岁进入两岁,孩子蹒跚学步,颤颤巍巍,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部分家长过于宠溺孩子,担心孩子摔倒,不让他们下地走路,两岁过后,错过了敏感期,后期再来训练难度极大。手的敏感期在一岁半至三岁之间,在此阶段,幼儿喜欢抓握动作的练习,喜欢开关盒,打开然后又关闭,蒙台梭利认为,幼儿通过手的操作,进行自我人格建构,不断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心灵发展。

语言的敏感期出现在一岁半至三岁,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三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基本掌握所有母语的发音。幼儿前言语准备期发生在一岁半左右,为正式语言形成打下基础,前语言的发展又包括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前言语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个—10个月)、前词语发声阶段(10个—18个月);前言语发音能力也分为三个阶段:单音发声阶段(0—4个月)、音节发声阶段(4个—10个月)、前词语发声阶段(10个—18个月;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产生交际倾向(0个—4个月)、学习交际“规则”(4个—10个月)、扩展交际功能(10个—18个月)。1岁半左右,幼儿开始发出成人似的音节,2岁儿童还不能正确辨别发音方向;1岁到2岁儿童主要出现不完整句阶段;1岁—1岁半儿童看到父母时能分别叫“爸爸”“妈妈”,对一些经常接触的人和物已经能在不同情况下正确称呼,表现出一点的分化和概括。他们还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同一叠音词,用以表示比该词本身意义更完整的意思,如用“球球”表示“这是球球”“我要球球”等,这是单词句;1岁半至2岁左右,开始说出双词句或者三词句,如“妈妈要”“宝宝乖乖”等。儿童早期只能专注成人词义的一部分,常会出错。常见的错误有:一是对成人词过度扩充,如将“miao”的意义扩充猫、狗、养等;二是缩小成人词义,如将“车子”理解为自己的玩具汽车;三是成人词义无关,如将“欢迎”理解为商店门前的“红旗”。

自凯纳(Kanner)于1943年提出“自闭症”概念,自闭症儿童尤其是学前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语言是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因此,对于学前自闭症儿童来说,语言的康复训练显得更重要。根据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可知一岁至三岁是习得语言的敏感器,如果自闭症儿童在语言发展的敏感器得到重视,并及时给予干预,那么就能长时间地、顺利地在普通环境中生活。

3.注重环境刺激,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

蒙台梭利认为,减少阻碍幼儿“工作”的障碍物,让幼儿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操作,同时培养幼儿的计划能力,使幼儿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不断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在愉快的环境里,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玩教具,可以安静而有秩序地生活。给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也就是提供最有利于幼儿生长和发展的外部条件。适宜的环境刺激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教师应重视环境的建设,创造安全、温馨的环境,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安全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避免幼儿出现乖戾、虚弱和与世隔绝的现象。

首先,在物质环境方面,满足儿童的求知需求,提供丰富的教具和刺激,保证儿童在环境中可以自由地操作,并且保证教具都是按照真实生活的器具比例缩小的,可以介绍生活实际工作内容,同时,“儿童之家”一定是按照要求有秩序地摆放、操作。儿童可以自由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具,但是操作步骤和过程是有严格规定的,二者并不冲突。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这里所指的行为是儿童所说、所做的事情,环境是指真实情景的集合,复杂而动态的系统事件,环境影响行为主要借由刺激的改变而非静态刺激。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教师需要在有准备的环境中教学,例如,创造治疗自闭症儿童的ABA环境,最理想的状况是该治疗室有一扇可以根据需要开合的门,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噪音或房间其他物品给受训者带来的干扰,同时受训者出现不适反应,通过发脾气或逃出治疗室逃避任务时,这扇门还相当于一个自然屏障,这间治疗室必须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一个是教学区,一个是休息玩耍区,教学区应当包含多种类型的家具,一方面可用于储存物品,另一方面是一种教学用具。在进行学术活动或要求独立完成任务时,拥有一套适合受训者体型,至少可容纳两名受训者就座的桌椅进行桌上活动。桌椅应当足够牢固,不容易被推倒,椅子应当有靠背,但没有扶手,更便于受训的接受指令学习正确就座。ABA治疗室里还应有一片铺有地毯的小区域,受训者可以席地而坐跟训练师玩游戏,享受强化活动或休息,紧挨着墙壁还摆放着一些箱子,里面装着各种强化玩具和活动项目,易于上锁的壁橱里放有额外的治疗用品。另外,治疗室里还有一个指定区域,主要用于展示受训者的创作作品,对于受训者有强化作用。

其次,在精神环境方面,教师与同伴之间的关系要平等、和睦、融洽。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指导者和倾听者。蒙台梭利教育观的一大进步之处是把教师与儿童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反对命令式的压制手段对儿童进行约束和管理。在儿童之家中儿童需要有安全感、舒适感,同时保证儿童工作时安静有序、专心、愉悦。在工作中儿童通过有秩序有步骤的操作,逐步形成安静、平和、沉稳、尊重等品质。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要与儿童建立正向关系,让儿童相信你可以帮助他,其次建立教学控制,这里所指的教学控制指的是教学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教学的依从性包括眼神的依从性、指令的依从性和任务的依从性,孩子依从教师,开展技能训练。

4.强调教师的作用,密切师生关系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模式中,要求观察先行,指导同步的教育步骤,教师要采取合适的介入手段,了解幼儿的需求,看看幼儿是需要指导者还是需要玩伴,适宜的介入对于幼儿身心发展起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准备合适的教学环境,给予充分的物质环境的刺激,激发幼儿对知识的探索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育需要用爱打开自闭症儿童的心灵,爱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对于教师来说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是了解尚未被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障碍物中解放出来。要完成这个工作,教师要放弃自己“神圣权利”的职权,不进行“仰视教育”,蹲下来倾听幼儿的需求。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耐心地观察儿童,对儿童的难题进行反思,引导儿童进行活动并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和指导。

5.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在儿童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儿童发展需要借助具体途径实现,也就是通过自由活动完成。儿童的内在发展驱动力推动儿童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同时儿童的心理发展关键期需要科学适宜的外界刺激与操作练习。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需要在自由活动中进行,但是与其他早期幼儿教育专家不同的是,蒙台梭利并没有把儿童的自由活动归为游戏,而是用工作一词表示自己对儿童发展活动的认识。蒙台梭利认为游戏虽然是儿童自由的活动形式,天性也可以得到激发,但是游戏中的假象成分会影响儿童的思维,游戏可能会引导儿童把现实与幻想相脱离,使儿童难以形成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等态度,影响儿童的责任感、规则意识和遵守纪律的精神与行为。因此,蒙台梭利专门设计了一系列教具,供儿童操作练习和活动,这些教具都是按照儿童的比例,把成人工作中使用的器具缩小改进以符合儿童的特点,让儿童在使用这些工具的过程中感知成人世界工作的实际情况,获取应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一些关键技能需要采用密集型回合式训练,遵循治疗原则,必须多次反复工作训练,直至该项技能掌握到精熟程度为止。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梅,张俊芝.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与训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张瑞华.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2(7).

[4]谢应琴.试论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在我国幼儿园中的运用[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5]姚素慧.蒙臺梭利的“工作”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园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

[6]苏媛媛.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下的幼小衔接新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9).

[7]赵婷婷.幼儿园引进蒙台梭利教育的现状分析[J].亚太教育,2015(10).

[8]马石子.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可行性及方法[J].才智,2013(08).

猜你喜欢
自闭症儿童教育理念
从关注到行动:自闭症儿童社会救助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康复发展的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