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教育改革精神,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2020-10-20 04:01秦绍龙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对策

摘   要: 新形势下,“00后”大学生难免会受到网络的负面影响,班风学风建设出现新的问题,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笔者所在地方高校为例,通过对高校教育改革相关精神的解读,结合当前班风学风建设实际,提出对策,强化班风学风建设,巩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地位,提高办学质量,助力“一流学院”建设。

关键词: 教育改革    高校班风学风    对策

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直接影响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1]。新形势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9年10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教育改革相关精神的解读和分析,结合学生工作实际,在我校全面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一流学院”建设的背景下,从学生管理角度出发,认清形势、查找问题、制定对策,改善班风学风,打造优良校风,不断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目的意义

1.1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已经超过了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2](77-81+85-96)。围绕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意见》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世界潮流和时代变化,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围绕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当下教育改革取消“清考”势在必行,只有让大学生毕业失去捷径,学生才会重视过程、付出努力。因此,取消“清考”制度,就是严把本科毕业考核关,师生联动倒逼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1.2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由校园迈向社会环节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试金石,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集中检验,就业难、难就业是当前一些大学毕业生的真实写照。一些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考试不合格者增多,很难顺利毕业。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召唤,我们呼吁有为青年,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此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纷纷发文《沉睡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痛批一些大学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1.3强化班风学风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注重对学生的有效管理,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高校的文化竞争力,也是“一流学院”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8年4月,我校等5所高校被陕西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这是对我校办学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校治学理念的鞭策。为此,我们要立足“一流学院”的建设,以完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多方位、多环节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优良的校风、扎实的学风和务实的班风巩固“一流学院”建设地位,确保顺利通过合格评估,保障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1.4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成长成才的需要。

《意见》中提到:高校要切实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明确指出要增加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增加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学生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意见》强调: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指出要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科学合理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严格全过程管理,严肃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等。

如何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業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当代大学生要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以《意见》的贯彻落实为契机,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杜绝出现“等、混”思想,努力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丰富校园活动和课外时间,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2.学风建设现状

当前,高校学风建设总体态势良好,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能够加强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3](93)。但在班风学风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新形势下,“00后”一代逐步步入高校的历史舞台,他们思维敏捷,紧随时代潮流,能够快速接受新知识,但受网络负面影响,低头族增多,久而久之依赖手机网络,学风不浓、学习成绩不理想,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

一些学生的表现:学风不正,生活上衣食无忧,学习上得过且过,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存在“混日子”现象;学风不浓,过于强调自我意识,对自己要求不严,纪律松散,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自习缺席,课堂上睡觉、作业抄袭,甚至出现逃课、弃考等现象,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网络依赖性强,网络碎片化阅读的冲击,挤占系统化的理论学习,手机控、游戏、追剧等屡见不鲜;网购、外卖等方便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实现大学生的“空手到”和足不出户,缺乏运动和体育锻炼,导致个人身体素质下降,体能测试不合格,体育课程考试不合格者。

在学的方面,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学风的具体反映。因此,在班风学风建设方面,我们主要分析了学生的“学”,以我院2017级、2018级两个年级4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学习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自制力差,学习动机不强,手机网络成瘾,生活盲目、无序,玩游戏、追剧、睡懒觉,不会有效管理课余时间;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未能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处于迷茫期,考试不合格人数、门次偏多,整体成绩不理想。以2018级为例,2018学年—2019学年第一学期考试不合格49人,累计70门次,第二学期有所好转,不合格人次为23人,累计31门次;年级、班级、宿舍间差异较大,年级间的差异在心理学、社会工作两个专业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部分宿舍呈现扎堆现象,考试不合格人数较为集中,整体学风较差。

3.具体对策

面对学生工作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以《意见》精神为指引,以宿舍、班级、专业院系等小集体为单位,以班风学风建设为抓手,以“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一流学院”建设为契机,积极作为,弘扬正气,进而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建言献策。

3.1思想重视,完善制度建设,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

大一新生“初出茅庐”,来到陌生的校园,接触五湖四海的同学,面对不同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方式,一切都显得陌生、好奇,在此阶段立好规矩,引导其制订学业生涯规划、做好入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完善《学生手册》的制定,注重高校教育有关文件精神的传达和学习,继续落实大一新生入学教育;利用新生主题班会督促其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约,让每个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或就业指导课等,积极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学业生涯规划,并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牵头下,查看学生是否将在校学习情况纳入其中,并督促学生树立以学业为载体、以能力提升为己任、以就业为导向的理想和目标,并在学期末或每学年结束时,及时组织学生对计划执行情况分阶段地开展个人自查,查找不足、落实整改。

3.2划分阶段,管、教结合,确保《意见》落到实处。

当前形势下,《意见》对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意见》的落实为契机,做好文件精神的解读和传达学习,并根据三阶段转化模型[4](102-106),实行管、教结合,分阶段开展学风管理工作,大一阶段,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大一学生补考率可作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该阶段考试的不合格容易造成学生的“标签效应”,在大一新生第一次考试结束后,应及时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管理档案,给予这类学生充分的关注和鼓励;大二、大三阶段,应通过学生的日常管理,构筑师生间互动平台,持续追踪学业规划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修正;大四阶段,学生由学习规划转向职业生涯规划,应把握工作重心,在关心学业成绩的同时,密切关注就业动态。

3.3强化管理,凝聚人心,发挥班团、党建的引领示范作用。

在班级、团支部、党组织的管理上,建立并健全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前提条件。我们要以现有班团干部为基础,调动班团干部,尤其是班长、团支书的工作积极性,必要时及时调整责任心不强,无担当、不作为的班团干部,选优配强班团干部队伍,充当学生管理工作的帮手,也可尝试让全班学生轮流当班干部,纵向对比;学生会方面,在尊重民主、便于管理的前提下,合理部门设置,选优抽调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担任部门负责人,充实活动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在学生党支部建设中,严把学生入党关,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学习能力突出、有责任担当,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的学生党员队伍,做到党建带班建、促团建,发挥班团党建示范带动作用[5](85-88)。

3.4事无巨细,做到“勤、严、细”,注重“小团体”建设。

重视宿舍文化建设[6](15),是高校班风学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宿舍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班风学风的形成。因此,要密切关注个别学生的管理。在日常工作中,落实这部分学生的管理非常重要,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工作,格外关注宿舍、学生社团或其他学生组织的“小团体”建设,用“爱”浇灌,用“心”栽培,采用“勤、严、细”的工作作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勤”即眼勤、腿勤、嘴勤,通过三深入活动的开展,积极深入班级、学生宿舍和学生活动等,常去教室看看、转转,和学生多接触,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做到眼勤、腿勤;“嘴勤”就是借助微信、QQ等和他们闲聊,沟通多了,就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7]。“严”就是在学生管理原则问题上严格要求,做到“严而有度,严而可亲”,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在课外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8]。“细”就是在工作中认真细致,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学生工作事无巨细,及时了解问题,解决矛盾。

3.5严格考勤制度,创新工作举措,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以“三早一晚”为抓手,以课堂考勤和考风考纪为重点,以奖惩和通报为手段,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狠抓手机网络管理,文明考风,诚信考试,确保课堂上学生能坐得下、稳得住,避免“手机控”,降低逃课率,减少不及格人数和考试违纪违规现象;借助乐道助跑手机APP和体能测试,引导学生“走出去、跑起来”,落实体育达标考核,严格执行评先树模体育成績“一票否决”制,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多方联动、全面参与,以“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一流学院”建设为契机,形成长效机制,狠抓学风建设,以专业年级、班级为单位,评优树模,树立典型,积极发挥班团干部的传帮带作用,多形式打造优胜班级、先进集体等,努力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4.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高校班风学风建设工作,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话题。在《意见》贯彻落实之际,我们要以“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为契机,紧密围绕《意见》要求,不断强化班风学风建设,全方位、多举措地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本科生教学管理水平,凝聚共识,助力“一流学院”建设。

参考文献:

[1]冷静,邢皓天,张博.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疏导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22).

[2]马永霞.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3]王丽萍.高校学风与班风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07).

[4]王小青.三阶段转化模型对我国高校学困生工作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5,33(06).

[5]秦绍龙,鲁绵茸,刘征文.“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日常管理探析[J].西部学刊,2019(12).

[6]尹晓嵩.丰富大学生宿舍文化,促进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1(02).

[7]符臣敏.浅析做好班主任的体会[J].科学导报,2013(16).

[8]明玛次仁.浅谈建设良好班风学风是一个班集体的立班之本[J].新一代月刊,2014(12).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