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贤的政治观

2020-10-20 11:32陈灵花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李贤

陈灵花

摘   要: 本文以明朝前期河南邓州籍内阁首辅李贤为研究对象,以其著作《古穰集》为研究基础,对其为政思想进行梳理。李贤自25岁中得进士,为官长达三十余年,其中后十年入阁辅政。作为当时的著名政治人物,他对君臣之道,人才选拔和任用,民生治理及边防问题予以深切关注和认真思考,通过梳理可以看到一位关注民生、重视人才并知人善用且心怀天下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热情的政治家。

关键词: 李贤    《古穰集》    政治观

李贤(1408—1466),字原德,号浣斋,又称南阳李、李阁老,河南南阳邓州人。明宣德八年(1432)进士,即奉命到河津等地视察蝗灾,回京后授吏部验封主事,随后历仕吏部考功郎中、文选郎中、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入内阁后任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加赠太子太保、少保。成化二年(1466)十二月病故,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因而后世亦称其李文达。

李贤一生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初元诸朝,入仕于宣德后期,是正统、景泰、天顺年间重大事变的亲历者,在天顺、成化两朝有着显赫的地位。明王朝中期开始,出现了各种问题,尤其到明英宗统治时期,权奸内讧,朝野动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在经历着相对剧烈的变化。李贤自幼接受传统儒学文化,至成年后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持守着传统士大夫的特有观念,受理学大师薛瑄影响并继承其经世思想,为政务实,是以能够面临多次政治风雨却屹立不倒。

一、君臣观

李贤的君臣思想大致分作为君之道和为臣之道。其中,为君之道指的是君主所应具备的品德和作为,李贤在书中多次表达了对君主的劝谏;为臣之道是指大众认同的符合官僚士大夫的行事风范。李贤对于君、臣之道在国家朝政运行中的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即关乎政治治乱和朝政得失。

(一)关于为君之道。

李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崇尚圣贤之道,有着致君尧舜的政治热情,故为官后对君主多有进言。

1.君主行事是否合宜关系重大。“窃唯人君一身为天下之主,所系至重,臣民瞻视以为休戚,四夷观望以为向背。若行事合宜,则中外人心自然悦服;不然,则人皆离心离徳,欲天下治安不可得矣”[1](505)。此外,李賢还在奏议中着重突出君主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他认为北方边疆屡遭挑衅等问题不能解决,是因为“敌欲无极,不宜终徇”[2]1(3),上疏提出敌相额森(即也先)近来弑杀其主又吞并周围地区,必定包藏祸心,“若只听其讲和贡马,图金帛之利,蔑敬顺之诚,增数冒名,曾无定约,竭生民之膏血,供无厌之贪求,在彼日见盛强,在吾日加罢弊,持此悠悠,实非长虑”[2]2(3)。继而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君主要发扬勇猛无畏之精神,“唯陛下奋仁者之勇,励总戎之臣,惕然于心,不少自逸,观衅而动,以挫长驱之势,振在吾之威,则在彼之心自慑,方来之患自弭”[2]3(3),君主应担起职责,身体力行起到带头作用。

2.强调君主修身养性的必要性。李贤于景泰二年(1451)向景泰帝上疏“正本十策”。这时他刚刚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深刻认识到一国之君品行的重要性,因此总结了十条关于君主品格的箴言进书于皇帝,即“勤圣学,顾箴警,戒嗜欲,绝玩好,慎举措,崇节俭,畏天变,勉贵近,振士风,结民心”[2]4(3)。李贤认为其他人已将朝政阙遗、有司利病和生民休戚等叙述详尽,但“有关于上之身心者或略”[3]1(487),故他就君王的身心修为的重要性作了恳切表述,“陛下一身,家国天下之本,而心又一身之本也。正其本,万事理,唯陛下之心既正,则家国天下之事可以次第推行”[3]2(487),并“乞留中以时省览”[3]3(487)。由于他在《上中兴正本策》中所总结的劝诫君主的十条策略符合自古以来人们对君主的期望,得到当时朝臣的广泛赞同,“给事中李侃等以灾异上疏,谓李某忠言宜赐鉴纳,乃复取奏入,命翰林缮写,置左右焉”[2]5(3)。此外,李贤还上言期望君主能够存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伏望陛下虑外敌之奸凶,思必报之仇耻,惕然于心,不少自逸。”[4](498)景泰帝在特殊形势下继位,随后又经历了事关明王朝存亡的北京保卫战,故对大臣们的规劝建议欣然接纳,李贤的谏言因此得到更多认同。

(二)关于为臣之道。

1.身为臣子,要有致君尧舜和服务百姓的政治热情。李贤作为传统士大夫的一员,有着效忠君王及服务百姓的政治热情,他曾对新继位的宪宗说:“夫古之大臣莫不欲致君于尧舜之上……今臣以庸下之才,谬当辅导之任,深惧不如古人,况彼下有可为尧舜之姿,而臣不能将顺其美,可谓忠乎?”[1]2(501)当其同僚督宪王仲宏,因子女俱丧而伤情难耐有“自毁求罢”之意时,李贤首先对其遭遇予以同情和安慰,但同时亦表示作为官员,应当首先持守先国后家的家国观念,并以宋代富弼出使契丹接到家书不启,并非淡漠骨肉亲情,而是认为国家之事比骨肉亲情更重要为例,劝诫王仲宏以国家大事为重,而将悲伤“以理自遣”。李贤强调对国家忠于职守,是因为他认为地方上“凡百兴利除害、抚恤军民、安靖地方之事皆在左右一人”[5](513),所以官员不可因私情影响国家事务。

李贤多次通过对一些世代延续的勋戚之家予以表彰和赞赏,说明家国为上、忠于职守的意义。他曾撰文赞扬指挥王徽家为忠孝节义之家,认为王家人各司其职是其家世存续长久的原因:“忠孝节义萃于一门,可谓盛矣。夫为臣尽忠于君,为子尽孝于亲,为妻尽节于夫,为妇尽孝于姑,乃天命之固有,人道之当然,观王氏一门,为忠为孝为节义者,如出一辙。”[6](543)借此亦表达对官僚之家的希冀和规劝。

2.臣子谨守职责之终极目的在于富民教民,即使民富裕,同时加以教化,最终成就一地之治。李贤曾就孔子与冉有的对话,揭示地方官员应有的为官之道:“昔者孔子适卫,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向使孔子操治人之柄,以行其道,不过富之教之而已。”[7]1(539)随后他又详细分析了地方官员在任地的具体职责并予以清楚说明:“田里之制,赋敛之薄,出自朝廷,太守不与焉;学校之立,礼义之明,自有师儒,太守不专也。然则富之教之,果非太守之责乎?……彼所谓富之教之之道,太守虽不与且专,而太守岂真无所事者哉?莅政之初,必谨察之,某事也,有以害吾民,民之穷也由此而致,吾除之;某事也,有以利吾民,民之富也由此而得,吾兴之。又谨察之某事有以薄民俗,吾禁之,不使复行也;某事可以厚民风,吾劝之,不使或坠也。害除利兴,民生遂矣,富斯得焉。薄去厚存,民心善矣。教斯行焉,此富之教之之道。”[7]2(539)由此可以看到李贤对于臣子职责的清楚认知和负责任的心态。

3.臣子对君主应谨守劝诫之责。李贤认为臣子应谨守对君主的劝诫之责,同时要学会委婉地说话。李贤为人谦和,懂得为臣之道,身处内阁时期对英宗多有劝诫,但均是先肯定,然后借机提出主张,使英宗能够愉悦地接受建议天顺年间,李贤因为言辞恳切、办事得力逐渐获得了英宗的青睐和信任,所以对于英宗的劝谏更有效。如天顺七年(1464)春,英宗因患足疾出行不便,召问李贤是否能够遣官代行祭祀之事,李贤不同意,说道:“亦须至坛所,虽不能行礼,人心亦安。”[2]6(7)到了目的地,英宗病得确实厉害,再次召问李贤:“朕唯俯伏难于起身,欲令一人扶之,何如?”[2]7(7)李贤看到英宗病情实在严重,不再有异议,进而说:“陛下能力疾行礼,尤见敬天之诚。”[2]8(7)英宗复位后比之正统时期更勤于政务,李贤在其中的作用不可谓不大。

二、民本观

在《古穰集》中,根据李贤与他人的书信及和其他文字资料,知其对民生问题十分关注,可见重民观念在李贤思想意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一)及时抚育百姓,减少其因灾被困之苦。

李贤生于农村,对于底层百姓的情况比较了解,更能感同身受,因而关于抚恤民生的建议更妥帖。天顺初,山东因灾致饥,地方上因朝廷原先拨付的赈灾银两不够而再请拨付。英宗诏问阁臣徐有贞和李贤意见,徐有贞认为朝廷拨付的赈灾银大部分被不法官员贪墨,百姓却得不到救济,故不同意再行拨付;而李贤则表示反对:“天下事未尝无弊,顾奉行何如耳。散银有弊而不贷,是视民饥死而不拯也。因噎废食,其为人上之理?”[2]9(4)最终结果是“上深以为然,命增银四万两,民赖全活甚众”[2]10(4)。遇到苏松嘉湖常镇诸郡多水禾稼无收、人民饥窘之时,李贤写信给督宪刘显孜:“彼处在官,钱粮积之亦多,若能存活民命,虽尽数给散亦可。此事在左右一力主张,傥以为官物不敢尽用,以致人民饿殍流离,亦左右之责。”[8]1(518)他认为宋代时富弼和朱熹不惜一切救济百姓的事例表现仁爱之心,对此正义之举赞不绝口:“昔富郑公在青州,活饥民五十余万,自谓贤于中书令二十四考;朱文公在浙,所至多灾,民不聊生,而救济之术无所不至。以理言之,贤者所历,宜召和气;以事观之,必如此,然后见仁人之用心也。”[8]2(518)以此劝诫刘显孜行仁爱之心行当所行。

(二)官员行事须顾虑民众境况,积极施行宽松之政。

在李贤与陕西守臣的书信中,提到了边境运粮的问题,他认为陕西边境长久遭受敌侵,加上连年灾荒,民众多有逃窜者,以致田不能耕。若是又征运粮草,情况可能会恶化。因此建议当地官员“当以抚安百姓为先,若使人皆耕作,百谷既登,方可征运。如或不察下情,惟欲所委事完,不但两不得济,虑恐别生事端矣”[9](515)。此处既表现了李贤对地方治安的关心,更可见其抚爱百姓施行宽松之政的倾向。

李贤还指出边城官吏的不当行为:“今左右因边城乏粮劳心竭虑,为转运计,不欲费损国家,前者朝觐官已运米十数万石。今又欲在京为商大户军民之家,定为则例……盖为社稷大计,出于不得已而为之者。但众不察此心,以为故欲为此损下之举,是以多生谤议。”[10]1(512)李贤指出这些情况可能或失去民心:“今奉行之人又过于严察,稍见其家房舍动用修饰,便谓有钱,拘而报之不听其诉,只欲多报为功……况此时四方人心离散者多,居京师者又有此逼,不无动揺其心,所关不小见说,四方商贾闻知征税有增多,止而不来,今被拘报者亦欲卖房散去。”[10]2(512)李贤认为官吏欲解决问题固然重要,同时应怀有济民之心,转换思维方式,防止粗蛮行事形成误解,继而对百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以致产生民心惶惶的景象。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因地制宜施行宽松之政是必要的。

(三)鼓励百姓进行农业生产。

“民以食为天”“民乃邦之本”,封建社会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的顺利实施主要依赖农业生产,国家财政收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就是农业。使百姓在丰年得以温饱、凶年不致填于沟壑,则是封建社会为人君为人臣者最基本也是最大的职责,根本手段是发展农业生产。李贤认为百姓要想富裕,就要勤劳生产,故时常积极勉励地方官员劝课农桑,同时对有利于生产的人、事予以褒扬。

李贤对从事农业生产而致富的普通百姓及对农业生产有功的官员表示赞赏。如他记载霸州州守张需,刚到郑州任职时便组织、带领百姓疏通河渠淤泥,使水渠周边已经荒废数十年的水田重新得到利用;继而到霸州后,见到此处许多百姓游手好闲,于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回歸农业生产活动:“每里置一簿列其户,每户各报男女大小口数,派其合种粟、麦、桑、枣,纺绩之具,鸡豚之数,遍晓示之。”[11]1(783)不仅如此,还会严格督促百姓,“暇则下乡,至其户簿验之,缺者罚之”[11]2(783),因此“民皆勤力,无游惰者。不二年,俱有恒产,生理日滋”[11]3(783)。李贤同乡长辈丁老三,靠着自己在土地上的辛勤耕耘和吃苦耐劳,得以挣下一大份家业,甚至还能接济他人,李贤特别佩服他,故特意为他作《丁老三传》以传后世。

三、人才观

李贤认为君臣之道对于政治治乱和朝政得失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官员的学识、品德需要格外关注。李贤任职吏部多年,对官员的选拔任用等有着明确的认识.

(一)皇帝身边的随侍人员应选用老成端谨之人。

正统后期,由于英宗近侍宦官王振专权擅政,导致了惨痛的“土木堡之变”,因此对新进继位的宪宗皇帝身边的人要求较高:“今陛下初登宝位,天下之人莫不廷颈举踵,仰望治平,然治平之本在于君德,而辅养君德,又在左右前后必得老成端谨之人可也。”[12]1(505)同时劝谏宪宗,“轻浮顽滑、喜好生事、逢迎取悦、供耳目之玩、信佛老之教者,皆不可近”[12]2(505)。

(二)选任之理事大臣亦应立身端正、品德高尚。

李贤年轻时就不攀附高官,故注意到官员钻营奔竟的不良风气后给予了严肃批评:“夫人才之盛,系国家之安危。今天下之士奔竞之习未止,而廉退之节少见,乞世道日降而人不复古与?”[13](511)认为“上之人有以使然与,不能无疑于是也”,又举例宋代文臣抑制奔竞之风的事迹,认为抑制此不正之风迫在眉睫:“昔王文正为相,张师德两造其门。文正遂薄之,以为状元及第,但当静以守之,彼尚如是,则无阶而入者当何如邪?虽惜其才,遂终身不用。其所以抑奔竞、励廉退之意深矣。”[10]3(512)

(三)关心照拂年轻士子,任贤用能。

李贤于某年的科举考试中,认识一位“学问甚博,识见甚高,立论出人意表,行文笔力老健”[14]1(514)的“奇才”进士张元祯,因家庭原因回家完婚,李贤很遗憾,特地书信叮嘱当地官员黄布政照拂并劝诫这位年轻士子早日赴京继续进学,“若到家毕姻后,早令启程,明年二月中,望其到京,且彼处得此子,于左右亦有光也。可留意照拂其来”[14]2(514)。李贤在天顺年间举荐了不少持身端谨、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官员,“贤务持大体,尤以惜人才、开言路为急。所荐引年富、轩 輗、耿九畴、王竑、李秉、程信、姚夔、崔恭、李绍等,皆为名臣”[15](4675-4676)。

李贤作为内阁大学士,对明王朝在人事方面所做的贡献为:“帮助英宗进行最佳人事决策,提携后进,为明王朝的现在和未来储备、培养更多的人才。”[16](205-206)他的这些贡献不仅促使天顺后期政治逐渐稳定、清明,而且使成化初期政治稳定。

四、御边思想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的“土木之变”及之后的“北京保卫战”,表明明王朝在边疆防卫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当时无论武将还是文臣,对于军事方面的思考不断。根据对《古穰集》的梳理,李贤关于边防军事方面的思考,在于有效防御北方瓦剌入侵,分为对将帅职守的思考、整顿军队风纪的必要性和关于武器装备的考量。

(一)强调将帅作用。

李贤认为将帅的作用在于向士兵申谕朝廷恩典并鼓舞兵士使其能打胜仗,反之则是因为将帅无能,并对尸位素餐的将领导致的不良现象加以斥责:“今军士不思平日费用朝廷钱粮,一旦用之,凡百所需,又仰给于朝廷,有不遂者辄生怨望,盖由上之人不能申谕故也。今兵士闻征悍敌,其心皆怯,有诈病以避之者,曾无奋臂敢勇之士,盖由将帅不能鼔舞振作故也。”[8]3(517)还对兵士们贪生怕死而惯于使用护己却不便于战事的军事装备加以指摘:“欲造鹿角拒马,枪钉板撪撅绊马绳,皆非攻战之具,不过欲自卫其身而已。”[8]4(518)李贤曾对耿九畴的一生作过评述,在叙述其军功时说道:“边城士卒不为少矣,在为将者驭之何如耳。果能严纪律、精练习、勤抚恤、绝侵渔,以养其锐气,则一可当百,加以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而悍敌不足虑矣。不然,添兵何益,徒冗食耳。”[17](619)对于耿九畴关于将帅职守作用的言论大加赞赏。

(二)整肃军队风纪。

李贤在与下级官员的书信中提到京师每年费粮数百万石养军士之目的在于“养军千日用在一朝”[18]1(497),况且“朝廷于将帅,特彰剖封之典,于士卒频加赏劳之恩,待之可谓厚矣”[18]2(497),但敌人来袭在即,由于将帅无能致使军中风气散漫,兵无锐气,不能为国家折冲御侮、搴旗斩将甚至雪耻伸威,那么所有的忠臣义士都不能安心,因而整顿军队风气十分必要,“善用兵者,伸其号令,严其纪律,以作其气,以鼓其勇,使之畏威,怀德效力用命,以进死为荣,以退生为辱。虽赴水火,不敢退缩”[18]3(497)。

除此之外,李贤提出现今国力强盛,朝廷多年来对敌人待之以友善,但北方瓦剌等国并不忌惮和感恩,不时侵扰,主要因为国家兵威不振,亦可见“外敌之心可以威服,未可以德化”,因而要提高国威震慑敌军没有他法,只能通过一场勇猛拼搏的战事实现,“今日御边长策,唯在痛败外敌一场而已。不然终不肯退”[18]4(497)。不过李贤虽建议通过打胜仗震慑敌军,但不主张明军主动出击,只是建议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三)配备先进的武器装备。

李贤认为北方瓦剌之所以动辄欺侮侵扰边境,主要凭借的是厉害的弓、马等武器,而要打击敌人只能是避其弓马。随即又提出避其弓马的解决之策,即建造既能避箭又能拒马的战车,李贤认为火枪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配之以战车,若运用得法,敌之弓马弗能当也,随之提出使用火枪的注意事项:“使火枪者,须要遮避其身以壮其胆,然后发而取中,不然则畏其箭来伤己,手足失措,虽能发枪,不暇取中。”[18]5(497)又详细介绍了战车装备的具体情况和使用效果:“车制四围,箱板内藏其人,下留锐眼,上开小窗,长一丈五尺,髙六尺五寸,前后左右横排枪头,每车前后占地五步,若用車一千辆,一面二百五十辆,约长四里,四面共十六余里。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内藏军马粮草辎重,以此御敌……彼若近前火铳齐发,奇兵继出,彼若远避,我势自张,我威益振。况此时大同宣府辽东一带军民,不敢出城耕作,城外之地俱是外敌驰骋之所。若此等边城,俱用此车,遣将出师可以横行于沙漠,可以深入其疆域,不然但用退敌驱之出境,使我军民得以耕作,营其衣食,所谓长策莫善于此。”[18]6(497)李贤当时身为文臣,对武器装备了解如此之详,足见他对国防事业的关注,对边境军事的深切关注和研究及为人臣子的尽职尽责。

通过对《古穰集》的梳理,可以看到李贤作为杰出的政治家,他所秉承的政治观念表现了他对大明王朝的忠诚,在他三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认真履行官员的责任和义务,始终强调对君主予以忠恳劝谏,给予其合理得当的建议,成功引导明英宗施行仁政,自己因而得以施展“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李贤在任职期间主张并施行各种善政,表明他不仅关心地方治安,而且关注底层百姓的生产生活,使遭遇灾难的广大百姓得受惠政。他作为文臣之首,关心爱护年轻人才,对同僚下属亦知人善任,促进天顺后期的政治环境转暗为明。同时作为文臣,李贤在边境防御方面的建言献策,可见其身为政治家具备的优良品质。李贤于身后获得了“中兴之臣”的美誉,对其政治观念进行提炼分析,有助于更深入了解他的行事作为,亦有助于认识和了解明代前期士大夫官僚群体的政治观念。

参考文献:

[1]李贤.古穰集(卷二)·上鉴古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1.

[2]程敏政.篁墩文集(卷四十)·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达李公行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李贤.古穰集(卷一)·上中兴正本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李贤.古穰集(卷二)·上御边保国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5]李贤.古穰集(卷三)·答王仲宏都宪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李贤.古穰集(卷六)·送王指挥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李贤.古穰集(卷六)·送杨公仪知邓州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李贤.古穰集(卷三)·与赵都督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9]李贤.古穰集(卷三)·与李参政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0]李贤.古穰集(卷三)·简金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李贤.古穰集(卷二十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2]李贤.古穰集(卷二)·论辅养君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李贤.古穰集(卷三)·擬上执政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4]李贤.古穰集(卷三)·简江西黄布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5]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七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赵毅,罗冬阳.正统皇帝大传[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17]李贤.古穰集(卷十三)·资善大夫南京刑部尚书耿公神道碑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8]李贤.古穰集(卷三)·上御边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李贤
巧遇双胞胎弟弟,一模一样其实暗藏玄机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healthy and unhealthy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L. in a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最好的保护
沉默的最终胜利者
程敏政妙对成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