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0-10-22 08:59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515041方少虹郑晓娜洪惠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急性

广东省汕头市中医医院(515041)方少虹 郑晓娜 洪惠玲

急性脑梗死(ACI)起病突然,致残率极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但绝大部分患者会遗留明显后遗症,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从中医学领域入手,对于ACI急性期患者效果甚好[1],但目前临床资料较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卒中护理方案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82例,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8.91±6.26)岁;平均病程(10.35±0.68)天。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14±5.98)岁;平均病程(10.86±0.72)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嘱患者清淡饮食,宜进食高优质蛋白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早睡早起;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适当进行活动;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中医护理方法:①对患者百会、风府、地仓、足三里、廉泉等穴位进行穴位按摩,2次/日,每次持续30分钟;②进行耳穴压豆:取神门、肝、肾、脾、心穴位进行按压,3~5次/日,每次持续3分钟,双耳交替进行;③取神阙、百会、气海、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天枢穴位进行艾灸,每日持续20分钟;④选用天麻、川芎、地龙、白术、丹参、茯苓等药物进行熏洗,其药液温度控制在50~70度左右,每次熏洗持续20~30分钟左右。连续护理1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恢复,临床症状积分下降超过90%,为痊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症状积分下降70%~90%,为显效;临床症状稍有改善,症状积分下降50%~70%,为有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症状积分下降小于30%,为无效。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头痛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症状评分,评分越高说明症状越明显;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评分越低说明神经功能恢复更好;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运动功能恢复更好;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20.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P<0.05)。

2.2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头痛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症状积分护理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述症状积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见附表。

2.3 两组患者N.H.S、F.A 评分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N.H.S 评分护理前比较,(2 1.2 5±3.6 1)V S(2 1.9 1±3.8 5),F.A 评分比较,(16.67±2.65)VS(16.37±2.33),均无差别(P>0.05);护理后,对照组NIHSS评分为(14.93±3.01),FMA评分为(42.63±3.45),而观察组NIHSS、F.A 评分分别为(1 1.7 2±2.9 5)、(52.34±5.01),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

3 讨论

附表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附表 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头痛眩晕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对照组(n=40)护理前3.65±0.563.72±0.363.55±0.46护理后2.53±0.47*2.31±0.52*2.43±0.32*观察组(n=42)护理前3.55±0.663.45±0.233.47±0.36护理后1.38±0.12*∆1.42±0.41*∆2.12±0.62*∆

急性脑梗死(ACI)是由血栓形成、血管狭窄或堵塞所致的脑缺血缺氧性病变,同时伴有神经功能的缺失[2]。若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尽早恢复脑血流可避免更多的神经细胞坏死、促进正常脑细胞的代谢,对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意义重大[3]。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是关键的第一步,后期长时间的护理、康复训练亦极为重要。随着传统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护理亦逐渐用于临床,以中医辨证为基础,通过穴位按摩、艾灸、药熏等方法,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4]。本研究亦发现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

在中医学领域,ACI又可称为急性中风,中医学上归属经络证,相关研究说明该疾病多由风邪所致,病因在于“外因”学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中医护理方案可提高ACI患者的临床疗效。积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头痛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护理方案可改善ACI患者临床症状。考虑原因:①中医护理方案中按摩风池穴,助于改善脑部供血;按摩风府能改善脑血流;按摩肩祸穴能散热疏风、活络通经,可明显改善上肢肢体功能;按摩曲池、阳陵泉、足三里,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舒筋脉,能改善下肢功能;按摩颊车穴能清热祛风,同时刺激面神经,可明显改善其口眼歪斜等症状。②配合艾灸,通过刺激提高局部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具有通经活血之功效,选取相应部位进行艾灸,具有改善局部症状之功效。

本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护理方案能更好地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分析原因:①中医护理基于辨证基础,采用耳穴压豆方法,于各耳穴处粘贴药豆,行适当的按、揉、捏、压手法,让患者感到胀痛。通过有效刺激相应耳穴,能有效地刺激行动、语言、面部功能相关的神经,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本研究选取神门、肝、肾、脾等穴位,长期的刺激,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②中医熏洗针对局部病变进行,利用热力、药力,开泄腠理,通过蒸腾的热气,促进药液的吸收,改善病情。本研究针对ACI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缺失,选取天麻、川芎、地龙、白术、丹参、茯苓等药物进行熏洗,并控制适宜的温度,各种药物发挥各自的药效,相辅相成,相互协同,促进颅内血液循环,改善脑血供,刺激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恢复,达到预期疗效。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护理方案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并使患者更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急性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