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策略探究

2020-10-29 10:54于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3期
关键词:创造能力策略探究数学教学

于娇

摘  要:如今教育方向已经由过去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了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也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放在了首要位置。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具备综合性素质人才的关键,也是现在教学的首要责任。那么应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下面就谈谈我的想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能力;策略探究

小学生随着身心不断发展,已经由过去的被动接受逐渐发展为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个体,而这时也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作为老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这段有利时期对学生进行探究创造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培养创造能力的信心

自信心饱满的人深信自己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这对于一个人是否能完成既定目标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同样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具备十足的自信心,这无疑会对他的学习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信心呢?这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呵护与培养。

(1)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他们渴望成功、渴望突破的心理越来越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以及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创造的欢乐,而这种成功一旦来临,学生的喜悦之情便无以言表。如果这个时候老师能善于发现学生的亢奋趁热打铁,给学生再布置一些同类型的问题,那么我想学生定会欣然接受,并且带着高涨的热情乐此不疲的进行再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2)培养学生创造的勇气。任何事物的创造发展都离不开人们的胆识和勇气,他们都具备敢于质疑司空见惯行为的勇气和再创造的能力。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将书本和老师视为权威的象征,他们从心底对课本知识存在敬畏心理。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小错误”让学生去发现,对于第一个发现问题的学生,老师应提出表扬,表扬他敢于向书本和老师提出疑问,进而逐渐培养学生创造的勇气。另外学生大多具有“一切等老师评判”的习惯,针对此问题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你这样做?”“你认为正确吗?”等等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便会有敢于在解题后根据自己的判定能力验证自己对错的习惯。

二、巩固原有基础知识,为学生创造打下基础

美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思维创造的成败取决于记忆中储存信息的多少”。创造是一个利用原有基础知識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为创造打下坚固基础。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培养创造力就是无本之木、无稽之谈,因此从小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应当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为创造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观察力是构成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只要具有了观察的“源”才能有创造的“泉”。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根本。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当逐渐养成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小学生这个阶段通常对事物都具备极强的好奇心,老师应该积极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如教学《统计、平均数》中,老师通过情景设定:“红蓝两队进行篮球比赛,蓝队主力得分队员5号腿突然受伤不能进行比赛了。这时蓝队有7号、8号两名替补队员,应该换谁上场呢?”问题抛出之后,首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进行思考,到底应该换谁?为什么换他?随后请学生发表意见,老师进行点拨:“先观察情景中提到的关键词:蓝队主力得分队员,这条信息告诉我们:替换的人主要任务是接替5号进行得分,那么基于这个问题,就应该主要考虑替补队员的得分情况。”明确了这一点,老师可以让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替补队员谁的得分情况更好些呢?是看替补队员的总体得分情况就能判断他的得分高吗?通过探讨老师就可以引出今天数学课的内容:统计队员的得分情况需要看队员的平均得分情况,然后通过讲解学生就会知道到底该选哪个队员替补了。通过这种层层深入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让他们能发现,会发现,从而找到解决事情的办法。

(2)引导学生带有目的进行观察。带有目的性进行观察,才能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反之,漫无目的只会让学生走马观花,浪费时间,更别说去发现问题进行再创造。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思考去创造。

(3)指导学生树立认真观察的态度。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认真细致的态度是观察的重要前提。粗枝大叶的浏览是无用的,只要细致深刻的观察才能发现隐藏在深处的关系,才能利用这些细微的因素进行再利用,再创造。因此,老师应时刻注意锻炼学生善于发现更深层因素的本领,抓住那些隐藏的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创造能力提供来源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不仅仅限于对已知事物的认识和见解,而是力求多方位多角度全面认识事物,利用新的思路找到新的知识和理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需要老师利用多种方法去刺激,去引导。例如可以准备让学生能发挥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具、可以制定让学生自主发挥能动性的优质课堂活动等等,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省自悟。如《轴对称图形》中,老师就可以设计并制作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轴对称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教具的运用,让学生能对轴对称图形一目了然。老师可以将一些图形纸片,沿着一条线对折,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是否能与另一条边完全重叠,重叠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老师也可以制作一些不是轴对称的图形纸片,让学生亲手进行演示,并得出结论哪些不属于轴对称图形。通过教具的演示,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并验证哪些易混淆图形容易出现判断错误,从而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只有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把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才能真正推进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郭翠兰.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136.

[2] 张俊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J].教育革新,2010(09):33.

猜你喜欢
创造能力策略探究数学教学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