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三十载号角奋进新时代
——上海市民防特救队伍发展侧记

2020-11-02 10:58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中心胡长亮
生命与灾害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民防人防特种

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中心 胡长亮

3 0年沧桑岁月,30年艰苦跋涉,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队伍几经辗转变迁,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渐壮大、成长。30年的队伍成长实践,也正是上海民防贯彻人防平战结合和“两防一体化”战略,有效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的一个生动缩影。现如今,三十而立再出发,市民防特救队伍必将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助力上海民防工作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孕育创立

进入20世纪9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全国第一支民防应急救援队伍也应运而生。1990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市人防办依托人防工程公司正式成立市级民防特种救援队,编员30人,主要承担地震后灾情救援任务和建(构)筑物倒塌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协助处置重大交通事故和化学事故。特种求援队于1992年划归市民防干校(培训勤务中心)。同年11月,市民防办正式成立上海市核化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站,编员12人,作为市人防办履行核化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技术部门,负责核化事故现场快速侦检和评估,并提出对策建议。工作站属市人防科研所,1998年划归市民防干校(培训勤务中心)。2006年,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中心成立,特种求援队和工作站合编为上海市民防特种救援队伍。截至目前,市民防特救队伍已参与处置各类灾情近万起,从2006年起,先后出色完成了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世游赛、“浦江系列”反恐演习、进博会等各类重大活动和演练任务,先后获得“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进博会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等称号,成为本市应急管理体系和民防系统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成长壮大

时代在发展,改革再出发,人民防空也逐步由单一的战备工作走上了平战结合的道路。坚持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应急管理相融合,具有了平战结合与防空防灾的多重内涵。市民防特救队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断成长和壮大。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平战结合”和“两防一体化”发展宗旨,紧贴人防使命任务,着力打造一支人防精兵劲旅,确保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上得去、防得住、救得好。

一是持续抓好值班备勤,夯基础,强保障。按照国家人防办战备值班执勤制度和上海市《政府系统值守应急管理要求》,持续抓好值班备勤工作。先后修订出台《总值班室日常管理办法》《特救中心二级值班室值班制度》《值班业务手册》等各项制度,加强应急值守标准化建设,提高值班人员的协调处置、信息报告和核查督办能力,提高市级民防队伍应急响应的时效性。结合智慧民防,推进市级人防特种救援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实现人防特种救援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夯实救援基础,做好应急保障。

二是紧密围绕重大任务,练队伍,展形象。主动对接市应急管理局、市反恐办、市应急联动中心等相关应急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相关法规和预案明确市民防的职责任务,组织化救、特救队伍参与社会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和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结合参与汶川地震、奥运会、世博会、进博会等系列重大任务的安保排查和各类反恐拉动的重要契机,进一步提高队伍政治站位,锤炼队伍过硬作风,培养为民服务意识,展现民防队伍的良好形象。

三是不断加强训练演练,补短板,强弱项。对标上海超大型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求,结合上海应急管理体系的现实需求,按照民防救援“精细、精准、精确”的标准,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做好各类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组织实施。依据《上海民防救援专业队伍训练大纲与考核标准》和《应急手册》组织按纲施训,完善《上海市民防救灾案例集》《核化救援队伍训练大纲配套教材》等材料编制,进一步规范全市民防救援专业队伍应急处置工作。积极参与全市各类应急联动综合演练,在反恐处置突发事件和应急联动处置过程中展现民防救援队伍战斗力。

在新时代的号角下奋勇前行

进入新时代,市民防特救队伍牢固树立“人民防空是国之大事,是国家战略,是长期战略”的战略定位,秉持“战备为先,防空为要”发展理念,立足主业,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为生成防护救援新质战斗力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一是强化基础管理,营造良好氛围。按照市民防办队伍建设和“1+X”制度文件要求,强化基础管理,制定特救中心配套制度措施,完善制度建设的闭环管理。重点加强财务、国资、人事、项目建设和物资采购等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先后出台修订各类制度规定20余项。积极营造“心齐、劲足、气顺”的干事氛围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氛围,持续保持中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是强化应急支援“精锐队”品牌特色。持续参与平时灾害事故处置,积极融入应急管理体系,擦亮民防品牌。同时,通过实战和实训,进一步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遂行支援任务能力。每年,由中心牵头制定队伍年度训练计划,合理设置训练科目,力争贴近实战,从难从严,有计划、有系统地组织专业技术训练,按照集中培训、分组实训、综合集训的步骤,确保训练时间,提升训练质量,基本形成了“年度有安排、月月有训练、周周有学习”的队伍训练新常态,让实战化训练成为打造民防“精锐队”的关键一招。

三是立足主责主业,做好防护文章。牢牢把握“战时防空”使命任务,深刻认识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和人防特级设防城市面临的风险挑战,瞄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建设任务,先后开展了《上海市重要经济目标防护专业队伍建设研究》《上海市重要经济目标伪装防护技术及专业力量建设》《人防指挥所伪装防护》《人防实战化训练基地建设》等课题研究,编制完成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装备与技术汇编》《上海市重要经济目标分类分级标准及防护要点》等资料,建立培养市级骨干队伍,为承担重要经济防护相关任务,推动队伍转型发展,打基础、做准备、强能力。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市民防特救队伍将继续鼓起艰苦创业的“一股子气和劲”,在新时代的号角下改革再出发,始终坚持“四个放在”,当好灾害“防御者”、救援“逆行者”、平安“守护者”,努力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奋勇向前!

猜你喜欢
民防人防特种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特种侦察游骑兵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特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民防在我身边(十)
民防在我身边(十二)
民防在我身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