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介入智障儿童言语康复个案研究

2020-11-02 02:05李俊强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唐构音智障

李俊强

(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 广东东莞 523129)

目前,我国培智学校学生多为中重度智力障碍、脑瘫、自闭症等,他们往往同时具有智力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认知障碍和运动障碍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障碍,其中言语和语言障碍是大多数学生在发育过程中普遍具有的。[1]如何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一直是培智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的言语和语言康复,主要以课堂教学(集体课或个训课)的形式开展,重复、枯燥的训练过程不能调动特殊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往往会拒绝或排斥训练。

游戏,作为生活的一个缩影,可以让儿童在情景和参与中获得替代性学习,在互动中提升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表现出高涨的兴趣和高效的结果。[2]Bundy提出需要观察活动的游戏性,并且指出:“活动只有具有游戏性才会促进儿童的自发性和内在的欲望,使儿童获得对活动的主动权和了解环境的感觉,从而达到游戏的作用。”[3]在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融入游戏的方法,可以达到其它干预方案所没有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我们在深入研究学情和言语康复目标的基础上,运用游戏的方法对智障儿童开展言语康复训练,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以对小唐的训练过程为例进行介绍。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小唐,女,7岁,为单亲家庭,家庭主要成员为妈妈、外婆,妈妈为个体户,每天忙于生计,由外婆照顾其日常生活。外婆主要讲粤语,普通话水平极差。小唐于3岁时被诊断为唐氏综合征,IQ值为65,存在言语障碍,无法通过言语与人沟通。她的性格胆小、畏生;曾先后在2所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现就读于特殊学校智障2年级。

其基本能力如下:

感知觉能力:视力正常,听力较好,喜欢听节奏感强的音乐,乐感较好。

认知能力:认知能力一般,记得慢、忘得快,理解能力较差。

语言能力:语言较差,只能发单个字或单词,声音小,发音不准;能理解指令,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语句理解不准确。

社交能力:胆小,不愿意与别人交往。

动作能力: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均较好;身体协调性较好,平衡性、柔韧性均较好,舞蹈动作优美。

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较好,能独立完成穿衣服、用餐、喝水等;能完成扫地、洗碗等家务。

(二)评估情况。结合医生诊断,并经过日常观察和访谈,小唐的言语障碍表现明显。采用我校修订的《构音障碍检查表》和《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对其进行初步评估。评估结果如下:

1.呼吸方式正常,能正确运用腹式呼吸;呼吸支持不足,声音小;

2.经检查小唐下颌、唇、舌等构音器官运动情况,其舌部较大,外伸减少,灵活度差,唇力度减低,咂唇力量减低,下颌张开范围不足,咀嚼范围减少,其余构音器官运动无异常,发音声音小,清晰度尚可;

3.单词检查,p、g、k发音不准,其余尚可;

4.词理解和词表达能力落后于正常儿童,单词理解方面,表示大小、颜色的词语理解不准;词语表达方面以单词为主,名词表达尚可,动词表达能力一般;2词句理解和表达均存在困难。

综上,小唐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处于阶段3-2;构音障碍。

二、训练方案

根据小唐乐感较好、节奏感较强、喜欢跳舞等优势,以及其呼吸支持不足、语言发育迟缓等问题,主要通过康复集体课与个训课相结合、学科教学与言语康复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言语康复;运用游戏法介入训练过程,使小唐在玩中学、玩中练,激发其训练兴趣,提高训练的积极性。共进行20周的训练。

(一)训练目标及内容。

1.呼吸训练及唱音训练。训练呼吸的支持能力,增强肺活量;通过训练大声和小声地说韵母,练习响度控制能力通过长时间和短时间说韵母练习呼吸能力,通过大声、小声、长声、短声交替说韵母,练习呼吸与发声的协调能力。

2.语言理解能力训练。通过对话、情景表演等练习,训练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能力,增强用语言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3.言语表达能力训练。以小唐容易混淆的b/p、g/k组合目标词,每句话1个目标词、1—2个陪衬词组成2词句进行训练,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进行言语表达能力训练。

(二)训练用具、研究工具及游戏准备。按照训练及研究的需要,准备相应的用具和工具辅助完成相关活动。

1.训练用具:准备按摩球(器)、Rood刷、冰块、按摩刷、压舌板等面部、舌按摩和刺激的用具;各类长短形状不一的吸管、吹气笛套装等呼吸训练用具;各类图卡、词卡、玩具等游戏用具;紫菜、饼干、各类果干、酸奶等食品,既作为康复用具,又作为强化物。

2.研究工具:使用《构音障碍检查表》和《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分别进行基线期、干预期和追踪期的评估;设置《言语发展记录表》,记录每次训练过程中训练对象言语理解和表达的词语数量、句子长度和发音准确度。

3.游戏准备:游戏的类型包括探索性游戏、社交性游戏、运动性游戏、假想性游戏、操作性游戏和解决问题游戏等。在研究之前,我们准备了80个游戏活动,包括:呼吸训练游戏(例如:《扫树叶》《乒乒乓乓运球咯》等),用以提高学生呼吸支持能力、增加肺活量、增强呼吸肌肉群的力量等;情景表演游戏(例如:《老山羊请客》《小猴子下山》等),通过情景对话和表演来训练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口部运动游戏活动(含下颌运动游戏、唇部运动游戏、舌部运动游戏等),训练学生的口部肌肉运动及感知觉、促进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构音运动游戏活动(含构音器官运动游戏和b/p、g/k发音的游戏),主要训练学生构音器官和发音的准确性。

(三)训练方法及过程设计。按照课程时间安排,每天训练1次,每次训练7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训练过程包括言语放松操、语言康复活动和语言游戏活动三个环节。

1.言语放松操:按照训练目标和内容,训练前选择口腔按摩操、口肌按摩操、唇部运动操、下颌运动操、舌部运动操等言语放松操活动(每次选其一或二)进行放松活动,放松呼吸系统、发音系统及构音系统的相关肌肉群,调动兴趣、促进各器官的协调。

2.语言康复活动:结合学生生活设置情境,开展对话和表演游戏,提高学生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开展《小蝌蚪找妈妈》《老山羊请客》《小猴子下山》等情景游戏活动,请小唐戴上相应表演对象的头饰,按照故事发展的情景进行游戏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实现有效沟通。

3.言语康复游戏:拓展言语康复训练内容,以教师为主导,按照每次言语康复训练的目标,组织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言语康复训练,有针对性训练小唐呼吸控制能力、构音器官运动能力和句子表达能力。

三、训练效果分析

(一)分析评估结果。

1.语言康复训练实施的前后,我们使用《语言发育迟缓检查表》对小唐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估,并将小唐语言康复训练前后的言语理解和表达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分别如表1所示:

表1 小唐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情况

根据表1,训练前小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处于阶段3-2,训练后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达到阶段4-1。这说明,运用游戏介入言语康复训练,经过20周的训练是有效的。

2.用《构音障碍检查表》对小唐训练前后分别进行构音检查,检查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 小唐构音检查结果分析(第1周)

表3 训练前小唐构音检查结果分析(第21周)

通过表2、表3可以看出,游戏介入小唐的言语康复训练,对其构音障碍的矫正具有明显效果。

(二)教师和家长访谈。20周的训练结束后,我们分别对小唐的科任教师张老师、生活老师麦老师及小唐的父母进行了访谈,了解训练的效果。张老师认为,小唐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均有所提升,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增加,声音较以前响亮,这对于其语文学科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麦老师认为,小唐的主动语言比以前多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言语沟通明显增多,言语清晰度也明显增强;小唐的父母对小唐的进步非常满意,他们说小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步很大,和家长的言语交流数量增加,经常会主动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要,性格也比以前乐观了。

四、反思和体会

(一)运用游戏介入智障儿童言语康复训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身心发展障碍的影响,智障儿童从小就缺少玩伴,也缺乏自主参与游戏的能力和技巧,享受不到游戏带来的心理满足和愉悦感,却常常面对的是机构中相对枯燥而被动的康复训练,康复效果大打折扣[4]。运用游戏的方法对智障儿童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将枯燥乏味甚至于有些痛楚的训练过程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训练的效果。

(二)精准的评估是智障儿童言语康复训练的基础。儿童言语障碍(或发育迟缓)的原因各有不同,不同原因造成的言语障碍,训练的目标和方法也迥异。 因此,精准的评估是智障儿童言语康复训练的基础。这要求治疗师(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言语专业知识和评估工具,训练前实施全面、专业、精准的评估,为选择训练方法和内容奠定基础。

(三)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康复训练实施非常重要。我们每天的个训课或集体课训练时间有限,各科任教师(含生活老师)和家长的协助参与就尤为重要。在训练前,邀请科任教师和家长参与,组成康复训练小组,在对评估报告进行充分研判的基础上统一训练的目标,并共同参与训练。在课余时间,各小组成员将训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可以进行训练(例如:生活情境游戏对话等),从而不断夯实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小唐构音智障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针刺联合按摩及语言训练治疗不同年龄儿童构音障碍疗效观察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保持耐心,才能享受爱情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封嘴也欢乐
封嘴也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