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读者QQ群

2020-11-02 02:46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分组能力课堂

研讨背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师生之间共同参与,为达成学习目标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对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養是健康行为素养中的培育内容。本期研讨针对体育课堂中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提升进行探讨,希望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体育教师交流互动、共享经验,促进一线体育教师更好地掌握提升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方法,培育学生健康行为素养。

话题一:体育课堂中学生善于交往与合作的外在表现有哪些?其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有哪些帮助?

外在表现:1.活泼开朗,乐于参加各项活动,主动承担活动项目;2.乐于助人,乐于帮助他人、善于沟通交流;3.善于分享,善于与他人分享心得与体会;4.比较客观,能正确认识同伴的优缺点,对同伴客观评价,对集体有依赖性;5.自控力强,能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6.有科学的保健意识方法,能够尊重同伴观点,理解同伴处境;7.勇于承担责任,尊重他人,并理解他人;8.有上进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潜力;9.荣誉感强,善于表达个人观点;10.谦虚好学,有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良好风尚。

对学习目标达成的帮助: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学生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帮助,能够学得更好更快,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凝聚力,使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关系融洽,增进彼此的感情,有助于目标的达成,促进课堂的有序开展。

——江苏穆玉红、江苏张小梅、江苏张建、

湖北熊昌军

足球比赛中简单的二过一配合、墙式配合等,互相的呼喊、防守时的相互提醒,都体现了交往与合作。

——甘肃钱海龙

外在表现: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性格活泼开朗;有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学生间交往与合作可形成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共同完成任务,彼此建立信任和友谊,增强情感交流,发挥集体的力量。

——安徽李振

交往与合作是指让学生对特定的内容、目标、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相互帮助得以完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外在表现:1.课堂氛围活跃;2.有合作就会有共同完成任务的学练过程;3.有交往就会有互动,互动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以是师生互动。

——黑龙江王烈廷、广东刘群

以小学生为例,交往与合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实现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也促进了学生的共同成长,能够提升学生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理解、消化与吸收学习的能力。

——安徽罗传伟

外在表现: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交往与合作的形式生动,教学内容的多样,便于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善于合作的种种表现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促进了运动参与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与合作有利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

——安徽韩彤

外在表现:1.乐观开朗,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2.当听到教师说分组合作练习时,能够积极找伙伴;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愿意帮助同伴,保护同伴,愿意接受同伴的帮助与建议;4.在合作学习中能相互帮助,不埋怨同伴;5.同伴间相互有默契。

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有以下帮助: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相互学习,促进学生迅速掌握阶段性运动技能;3.体验协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陕西刘城、山东牟保真

外在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组。人数可多可少,成为小组才能交往与合作,这样会有共同的目标,小组分组有多种方式,为了达到不同目的可灵活运用。2.竞赛。通过竞赛增加小组的完成度,在竞赛中学习规则,遵守规则。良好的交往与合作,有助于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增强其自尊心、信任感、安全感和责任感。

——浙江陈英

外在表现:1.专注的倾听,听来自教师和同学的声音;2.有效的交流,能与教师和同学产生共鸣;3.主动地参与,预判到挫折仍不惧怕失败;4.积极的心态,具有向上的勇气和决心,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1.教师的共情能力决定学生的底气;2.教师的容错阈值决定学生的勇气;3.教师的智慧引导决定学练的准度;4.教师的介入时机决定学练的效率。

——江苏孙培娟、江苏张永桂

对达成目标的帮助:1.浓厚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2.增加合作体验和成功体验,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3.能达成合作探究学习的目标,能达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

——山东姜洪良、河南杨光

交往与合作的外在表现主要是基于教师布置的合作任务,可以是双人、三人或四人及以上的学习小组,最终目标指向是小组达成学习目标或取得小组成功。它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中间过程,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完成合作学习目标或任务。善于交往与合作的外在表现还有对待输赢的态度,能够做到理性分析获得输赢的原因;在合作过程中善于排兵布阵,善于利用规则。更高层面的表现是不仅关注自己小组,还有余力主动去参与或指导其他小组,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或看法。

——广东杨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健康行为,需要组内成员互帮互助,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在体育课堂中,如小组长和体育委员(教师的小助手)起到良好组织和督促同学的作用,这也是很好的交往与合作的表现。

——山东韩恩田

话题小结:通过研讨,学生善于交往与合作的主要外在表现有:1.课堂组织有序;2.课堂气氛热烈;3.学生间互相配合;4.学生表情活泼,自信乐观,积极主动,乐于助人,热情大方,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其在体育课堂中,对学习目标达成的帮助:1.提高学习效率;2.培养交往能力;3.促使目标有效达成。如,通过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参与程度,使课堂氛围浓厚,促进融洽和谐的学生关系及增进彼此的感情;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凝聚力。在相互帮助和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良好的教学氛围等都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良性循环。

——安徽金文波

话题二: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您是怎样设计练习方法并进行教学组织实施的?

在交往与合作中,互看、互纠、互帮、互助、互议、互评,共同进步,达成学习目标,合作和竞争并存,合作与对抗并存,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与品格。

——江苏穆玉红

1.运用分组练习法:将每组技能优异的学生设定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组练习。2.灵活运用竞赛教学法:在进行球类教学时,在让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设定好比赛规则,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3.适时运用保护与帮助法:体操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互相保护与帮助。这种身体接触属于非语言类的人际交往,使交往与合作更进一步深入。

——安徽罗传伟

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都需要合作,就是利用体育项目本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多组织游戏与项目比赛,其有助于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如“两人三足跑”游戏,不合作是要栽跟头的。

——广东黄宁波、上海王彩云

在排球教学中,笔者经常运用合作学习,如学习排球垫球技术时,两人一组先进行一人持球一人模仿的垫球练习,在练习中相互观察动作,提示纠正;接着练习一抛一接,也可以接移动球;最后进行一抛一垫的练习。整个系列学习学生都是在相互观察与合作学习中完成的,学习效果明显。策略:1.教师分组有策略;2.学生合作有分工;3.合作练习有方法;4.学习效果有评价。

——黑龙江姜海彭

耐久跑除了跑路线、领先跑、跑走交替等,还可以和定向跑相结合,以组为单位一起拉着一条绳子跑动,寻找不同目标,发挥集体“指挥棒”,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又可以发挥团队的力量帮助耐久跑弱的学生一起前进。让学生尽量利用合作来解决课堂中遇到的困难。减少教师的干预和指导,那么合作的效果就真正达成了。如有一个班级四个体育组长不是班级体育最好的,是个子最小的,但却是管理能力最强的,甚至超过了体育委员,笔者只需要将整个体育课规范布置下去,实施一个月不到,这四个小个子学生不管课内还是课外都积极帮助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使得班级学生的锻炼热情不断高涨,学生们的自控能力、合作能力大大加强。

——浙江郑华

1.了解学生特点,熟悉学情,设计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如,对于比较听话的班级学生,教师要多设计引导参与交往与合作的学习,从简单的合作开始,如相互帮助数跳绳次数,在这样简单的组织活动中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和敢于表达的勇气。对于活跃的班级学生,要抓住“领头羊”,利用好他们的优势,让活跃分子先尝试,对于能力强的要推举他为小教练,带领学练。2.针对性地强化提高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如,游戏引导,在游戏中要合作;实践引导,制订内容,借助合作才能达成。

——山东姜洪良

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由少数人到多数人,循序渐进地设计练习方法。在教学组织时,首先要物色得力的体育骨干或者小组长,其次体育教师巡场指导的时候要及时评价和反馈,最后对于学生善于交往与合作的行为和表现要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力表扬。

——广东刘群

例如跳跃练习中,先进行单人独自模仿练习—双人合作练习(主要关注动作要领和纠错)—三人小组练习(主要进行有器械帮助的跳跃高度和远度练习)—四人一组对抗练习(四人一组组内跳跃比远对抗赛),然后按比分进行跨组同分对抗赛。

——江苏张小梅

设置不同难度的关卡任务,在各个关卡设计里融入各种各样的技能技术,供学生选择,关注到个体差异,又能锻炼到团队合作。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要非常全面和精准,设置的任务一定要契合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既有能力达到,但是又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山东陈斯媛

教师提供机会:1.技巧类、体操类,课堂上教师提供一些探究式的学习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合作交流、沟通,达成一个共识;2.学生做得比较好的、需要被大家认可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这样学生对动作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次;3.教师要适时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提示学生应该怎么做、做什么。

学生寻找机会:1.学生两个人相互合作的时候,帮助的人一定要尽心,做动作的学生一定要尽力,互帮互助;2.合作一起完成动作时,每个学生都要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努力实现小组共同的目标;3.探究式学习时,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地交流与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集思广益。

——浙江王玲

1.分组练习、分组讨论、分组展示;2.运用游戏和教学比赛;3.开展学生间互相纠错,互相保护与帮助。

设计两人或多人一组的合作练习,如在蹲踞式起跑练习时,可以设计两人一组的互相推肩练习,让学生体会起跑时,身体前倾的感觉。学习一项技能时,可以先对技术中的关键技术提出问题,让小组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回答。如,在学习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才能把排球平稳地垫起来”,然后让学生分组回答。

——安徽李厚余、山东韩恩田

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教师设计练习时可以尝试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跑得快的学生带跑得慢的学生(伴同跑等);技术学习时,可以让技能好的学生指導(帮教)技能不好的学生。

——黑龙江王烈廷

分组实现、目标引领、任务驱动是运用有效课堂设计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重要策略。1.同质分组,便于开展分层教学;2.异质分组,便于培优补差;3.根据教学内容和练习密度的需要进行双人、三人、四人或是多人分组;4.根据不同任务进行分组。

——广东杨超

改变学习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交往与合作的乐趣。如在教学中列队时,笔者改变传统的四列横队,让学生站成半圆形,在课堂上不断进行队形变换,加强了学生的新鲜感,更有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与同伴合作,这样学生的活动空间更大了,有利于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感受能力,分阶段设立不同目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湖北熊昌军

话题小结:通过第二个话题的研讨,在设计练习方法并进行教学组织实施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任务驱动:合作学练,团队、合作类游戏、比赛等。2.合理分组:根据内容和练习密度,运用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形式,小组长管理,分组练习、分组讨论、分组展示。3.目标引领:共同探讨,相互协作、配合,互相纠错,互相保护与帮助,开展评价。

——江苏张建

话题三: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提升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策略

如接力跑项目,要区分一至四棒人员的分工(包括技术分工)。一和二、二和三、三和四建立起合作信任关系,同时确认一棒至四棒的整体磨合合作。

——安徽詹焰平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综合考虑合作的时机、量、度,通过参与合作、讨论,真正解决技术、技能上的难点问题。如在跳绳小组搬运接力活动中,如何提高摆绳者与二个、三个跳绳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既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在反复交流中提高配合默契程度,更需要教师适时、适当地进行指导摆、跳的协调配合。

合作学习要求要科学控制进程,如教师巡回时可多提示配合时机;学生偏离活动时要给予暗示、纠正;教师应友好、建设性地、恰如其分地把控合作进程,调控好纪律管理、学习的量与强度、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的分合时机。

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參与合作的机会,都能学有所得。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既要敢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又要善于控制好合作学习的进程,适时进行“收”与“放”。如在篮球的行进间投篮练习中,教师既要多让学生进行反复的体验练习,更要在观察中不断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进行集体纠正与个别辅导,只有有“放”的学、练和“收”的纠与辅的交替,才能有效保证交往与合作能力提升的学练效果。

——四川刘辉利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拓展游戏“挑战150”,在开展游戏前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再通过语言渲染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以及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意识。

2.善于把握时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各种时机,化被动为主动。如当教师了解到某班学生不团结、集体凝聚力差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他们进行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使学生体会到“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

3.挖掘合作意识培养的教具器材,提高学生完成学练任务的合作水平。教师设计由学生多人协作才能完成的操作练习,如“二人三足跑”、男女混合接力赛等深受学生的游戏,经常设置将体育器材创新组合,升降练习的难易程度,递减学练时间。在教学中改进原有的体育器材,或将其重新组合,从器材变化与改变教学中要求创新,在系列组合变化中渗透教育成分,提高学生完成目标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安徽韩彤

提升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必须满足两人及以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在课堂上可以提升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1.分组合作。通过同质、异质分组等形式,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经验、相互探讨方法、相互帮助提升,对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及交往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竞赛比拼。以赛促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同时学生在比赛中为了寻找更好的战术可以使他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提升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其团结协作、胜不骄败不馁的优秀品质。3.保护与帮助。保护更多的是产生在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组,学生之间必须相互信任,通过保护与被保护,提升彼此间的信任度,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这样自然而然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就提高了。

——浙江顾安杰

提升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也可以延伸至课外时间。1.布置合作性质的体育作业:如课后作业布置双人跳绳、篮球传接球、排球相互垫球等课后练习。2.设置小教师监督:如初中引体向上是需要花更多的课外时间进行练习来提升成绩的,设置一位小教师,多位小组长来管理班级同学练习,不仅提升了管理能力,也提升了小组长与小教师直接的合作能力,更提升了与学生的交流能力。提升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可以提升交往与合作能力。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在上课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问计于生”的方法,让学生敢于与教师交流,并且在一次次的交流中,在与教师的教与学共同提高中提升交往与合作能力。通过相互交往确定教学内容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会更积极地与同学合作交往、与教师合作交往。

——浙江顾安杰

可以参照《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里面的一些思路,每赢得一个环节,获得一些有利条件,在最终任务的时候各显神通,这样让学生产生好奇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

——山东陈斯媛

提升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策略,需要在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上下功夫,根据课型不同、学情差异等,思考如何进行有机的分组、分层、合作探究,从而为更好的目标达成服务:1.创设情境教学,善于把握时机,适时进行评价与激励;2.规则允许下,科学控制,做好决断;3.敢于放手,发挥学生天性与创新意识,教师监督;4.合作活动丰富,以生为本,注重细节,评价紧跟。

——浙江孟凡东

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方法,把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自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2.教师要根据学情,设计合理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练习中培养与他人的交往能力。3.对特殊学生,教师要有意识地与他共同练习,或安排与他关系好的学生一起练习,因材施教。4.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不是通过一节课一蹴而就的,而是教师通过了解所带班级的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长、短期目标,将育人目标融于每一节体育课中、每一次课外体育活动中,润物细无声慢慢培养出来的。

——陕西陈拥军

以“大渔网”游戏为例,要求所有学生要听从统一的口号,不能由于个别学生的偷懒或者不齐心而导致“渔网”脱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体会,并充分认识到只有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才能使“渔网”牢固、快速且不脱节地向前进,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发展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山东罗兆杰

1.运用启发式教学。2.运用游戏、比赛进行练习。3.运用学生间互相保护与帮助,以及学生间互相纠错的教学方法。如,前滚翻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才能做到滚动圆滑,并让学生回答,采用两人一组的互相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当学生基本掌握跑的动作要领后,可安排学生进行接力跑比赛,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

——安徽李厚余

优化组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如投掷垒球的教学时,将学生按身高、性别、性格、投掷距离的差异性均匀分配到各小组(一般1组为5~6人),在最后组与组的展示环节,组织各组学生按投掷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距离进行5~6轮挑战,让每个学生都有战胜对方的可能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信。在低年级学习跳绳教学时,笔者根据学生跳绳的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特点的差异分为多个小组,然后让他们思考如何提高跳绳技能,由小组长组织学习,然后安排观察员观察他们的动作,记录员记录每个队员跳的数量,评价员评价每个成员跳得如何,汇报员把情况及时反馈给组长,等等。这样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教师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辅导,让其技能也能得到较快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湖北熊昌军

以双人跳绳为例:1.学习阶段可以组成2人为1组的学习小组,探讨并尝试不同跳法;2.练习阶段可以交换不同的合作对象,如原来是A和B一组练习,现在是A和C一组练习。即可以在内容、对象等方面设计难度、梯度来提高。

——广东杨超

以跪跳起为例,充分利用情景游戏:1.毛毛虫爬行游戏。既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脚背压垫的动作方法,也能让学生体验乐趣,便于更好地合作交流与融入。2.毛毛虫学站立。设置两人一组的帮助学习,帮助者在背后托其腋下。

——黑龍江姜海彭

话题小结:本话题通过教学实例归纳教学中提升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几个策略:1.引导学生间互相纠错。如前滚翻教学中,采用两人一组互相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一人练习,一人观察指出动作存在的问题,相互纠错提醒。2.运用游戏、比赛进行练习。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当学生基本掌握跑的动作要领后,可安排学生进行接力跑比赛,培养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3.优化组合,激发学生体育合作兴趣。如投掷垒球,将学生按身高、性别、性格、投掷距离的差异性均匀分配到各小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指导、相互交流。4.运用启发式教学。如足球比赛中简单的二过一配合、墙式配合等,互相的呼喊、防守时的相互提醒,都体现了交往与合作。5.灵活创新。如以“大渔网”游戏为例,教师可以引导进行讨论,“渔夫”手抓“鱼”,团队考核抓“鱼”数量,或者灵活运用规则,先用几个“小网”,最后“小网”合成“大网”。6.任务驱动,积极引导。如篮球比赛,赛前决定谁打后卫、谁打中锋、谁打前锋,进行位置、角色分工,相互多传接球,相互呼应,掩护、突分等配合,为取得胜利团结一致。7.评价激励。如低年级学生学习跳绳教学时,安排观察员观察他们的动作,记录员记录每个队员跳的数量,评价员评价每个成员跳得如何等,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山东罗兆杰

猜你喜欢
分组能力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