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算能力目标下的小学中段数学教学探究

2020-11-06 04:06刘加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9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及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围绕三年级阶段的计算教学对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能力;课堂教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运算、推理等能力成为了教学的导向。作为必须形成的基本数学能力,小学各年级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也十分明确,三年级处于低学段到中学段的过渡,也开始了更加系统和较为深入的数学运算学习,因此对提高小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有着一定意义。

一、良好的运算习惯

1、仔细审题

是否认真审题是做题的关键,也是决定最终正确答案生成的重要前提。对于题目要求的不理解、看错等都会致使接下来的解题过程失去意义,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审清题目和题意之后再着手去做,切忌出现大致性审题就开始作答的情况发生。一般地,先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找出问题要求,最终确定已知和未知条件再列式解答,这样的步骤较为清晰,也比较有逻辑,有助于学生理清题目的意思。

2、规范书写

认真仔细观察数字、符号,看清楚再运算也是一个良好的运算习惯,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错误理会题意进行无用计算的情况发生。那么对于学生的书写,教师应该从低年级阶段就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无论是数字、符号还是汉字,都应该一笔一画的写清楚,让学生认识到书面的整洁、美观也是为自己加分的点,更是避免出现运算失误和错误的重要因素。对此,教师可以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评比,选出书写工整、美观的作业,并将其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以供大家欣赏和借鉴。当然,也可以评选出进步最大的学生,无论怎样做都是为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及时检查

检验是一个良好且重要的运算习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错误的发生,而且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针对性的调整。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要求小组内的学生来进行互相检查,也可以由各小组的小组长来对组员进行评判,全对者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培养学生良好运算习惯的同时,起到正強化的作用。

二、端正态度,创设情境

态度的端正与否势必会影响到学习的最终效果,只有让学生做到从内心重视每一次运算,才可以使其进行自愿、主动的具体操作,这除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口头强调之外,更要切实询问到个人,这样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去设身处地的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有不足。

对于数学运算学习较为枯燥的情况,其实也是难以引起学生重视的原因之一。对此教师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尽可能多地将符合学情以及学生兴趣爱好的元素巧妙适当地加入到教学设计当中,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来能够更好地增强其学习兴。比如通过一些游戏、讲故事的方式来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可以用双手来感受乘法口诀的奇妙,以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知识的形象感等等。只要是有益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方法,都应该有所尝试,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呈现出更有趣且更实用的运算教学。

三、培养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仅有助于运算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使学习者的思维得到发散,创造力得到培养。比如通过3×3的方格来随意地将1-9这几个数字填入其中,然后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有序连接,看看谁的用时最短。在熟练此游戏后,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将3×3的方格变成4×4或是5×5,亦或是用同样的难度来在不同时间内进行操作,看看相比于之前学生是否有进步。类似的小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其智力的开发和注意力的集中。除此之外,数独也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游戏方式,其包括“四宫”“六宫”“九宫”等,“四宫”中的就是每个宫格中有4个方格,在数独板的4宫格期盼中可以根据已知的随机数字来推理其他空格中应当填入的数字,并且要求1-4的数字在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宫中只能出现一次,最终完成拼图后还可以尝试“六宫”“九宫”等难度,规则相同。遵循由浅入深的游戏教学规则,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到难度逐渐增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数感,促进运算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概念的理解

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运算能力的扎实与否,恰当地理解概念才可以确保运算的有效进行。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小学中段数学学习应当明白加、减、乘、除法所分别代表的意义,即明确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从传统教学角度来看,每一道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内部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符号、数字以及运算逻辑,就像2+3与10-2的不同,以及5+3与6+2的不同,虽然只是表面的不同,但不可否认其内在所存在的共通性。而数学概念则正是从这些无数的个性中所提炼出的共性,最终表达出某一类通用规则的符号。换言之,在用a+b=b+a这种方式进行表示后,才可以说这是加法交换律。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注重对概念知识内在区别和联系的分析,这样才可以确保在进行数学运算时,脑海中出现的应该是算理和算法,而并非机械的操作步骤。

综上所述,数学运算不仅仅是会做计算题那么简单,它更应该是一种意识般的存在,是一个人必须应该具备的重要数学素养。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不仅表现在做题效率的提升,其背后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素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路霞.小学数学“数的运算”的教学创新探索[J].新智慧,2018(29):10.

[2]吕春梅.立足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59.

[3]胡爱华.浅析小学数学解题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8(10):204.

刘加飞  富源县富村镇德胜小学   云南曲靖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