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精神下高中政治课堂思辨能力的培养

2020-11-06 07:52欧延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8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思辨能力

欧延玲

【摘要】培育高中生的科学精神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養之一,本文在解读课程标准下,厘清科学精神的内涵与培养思辨能力的关系;分析高中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设计活动型课堂,发挥科学精神的导向力;组织辨析式学习,培养科学精神的合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培养科学精神的内驱力。

【关键词】科学精神   活动型课堂   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8-058-01

高中政治课引领学生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科学精神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作出正确的人生定向。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与培养思辨能力的关系

新时代中国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也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解读课程标准下,科学精神的内涵主要从参与科学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独立思考和辩证能力、敢于创新的热情出发,通过政治教学环节渗透它的内涵,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在高中政治课堂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对落实科学精神的培养起促进作用,让学生学会思考,愿意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改变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释放学生主体性。

二、高中政治课堂科学精神培养的制约因素

当前高中政治课堂落实科学精神的培养存在以下问题,影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及思辨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并积极找到解决方法。

(一)教师习惯传统知识传授形式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缺乏创新能力,忽视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将重心放在传授知识,课堂缺乏活力,占据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缺乏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师应改革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增加活动型课堂,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热情。

(二)学生课堂缺乏参与力和批判力

在传统传授知识、满堂灌输的课堂教学下,学生缺乏课堂参与,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导致对课堂失去兴趣,存在机械学习和记忆,达不到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应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发挥引导者作用,引领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培养科学精神。

三、科学精神下思辨能力培养的探析

(一)设计活动型课堂,发挥科学精神的导向力

活动型课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提高思辨能力。

《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一课《消费及其类型》的教学,围绕课标设计教学情节:2019年张三在武汉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月收入3800元,每月吃穿住行的消费达到2000元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张三待业在家。地摊经济盛行,张三加入行列,每天净收入200元;看到轿车的价格又降了,他在考虑要不要买车。请你分析张三的消费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课堂设置的问题要根据学情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多数学生能回答“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少数学生考虑到地摊经济收入不稳定,不适合买车,回答“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学生全员参与,实现了自学思考。再之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张三收入稳定后能买车了,结合张三的实际情况,该选择何种付款方式呢?回答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发挥主体性以激发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合作探究“消费的类型,一分为二的看待贷款消费”,比传统传授知识更有效,学生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创设活动型课堂,增强学生探究的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课堂上发挥科学精神的导向力。

(二)组织辨析式学习,培养科学精神的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通过认知冲突来强化辨析思维,是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过程,即设置存在争议的问题,打破直接从教材获得答案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不同观点进行思想碰撞,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辨析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二框《价值与价值观》,设置“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的辨析情境,从辨析中提炼出两者的区别;深入学习“人的价值”后,设置“有人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有人认为,要实现人的价值,首先要实现自我满足”的辨析情境,引导学生总结“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辨析式学习可深化和拓展认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培养科学精神的内驱力

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经历长期内化和外化,需转变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提高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识。教学中不仅要渗透科学精神,而且要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做出具体的评价,建立科学的活动评价机制,才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思辨能力。

(1)发展开放性评价。克服呆板单一的“对”、“答的真好”等封闭性评价,要求教师参与并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针对性的评价,延续学生的参与感。

(2)建立多元化评价。克服应试教育重成绩轻思维能力的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环节、探讨环节,对学生回答进行即时且具体的评价,并加强对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5.

[2]唐璞等.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精神培育的路径 [J]. 教育现代化,2020,7(30):185-187.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思辨能力
试论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大学外语教学策略探究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浅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兼具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