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看“现实的个人”及其当代意义

2020-11-09 03:18张婷婷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意义马克思

摘要:“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学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扬弃,立足现实,马克思确立了“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的目标,本文从多个维度去理解现实的个人内涵,是自然肉体的个人,劳动实践的个人,表现生活的个人和结成社会关系的个人,正确把握现实的个人的涵义对我们当代社会以及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  A715             [文献标识码]  A

马克思认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察,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二者不可分割,只要有人的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如果没有人的存在,只有自然史的存在,那么就没必要研究人类史的演进过程,自然史是人类史的孕育期,就要求把自然史纳入到人类史当中去理解。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这些条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来源,没有自然界,人类就不可产生。归根到底,整个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类史的发展,自然史为人类史的产生做准备,是导向人类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过程,是人赋予了这个世界的意义,没有人,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德国的思想家们曲解人类史或者撇开人类史这一事实,认为是观念发展史、精神发展史和宗教发展史决定历史的发展,而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如果离开了人类史,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则无法解释,进而指出我们开始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立足现实的世界。黑格尔哲学的前提是从绝对精神出发,青年黑格尔派曲解黑格尔的概念而随意提出的一些观念,被认作是教条,老年黑格尔派是完全维护黑格尔哲学本身,是保守且反动的。马克思在总结黑格尔的经验后提出要谈德国的前提应该是从现实出发,那么这些现实的前提就是从想象中撇开的,就是现实的个人。

一、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扬弃,批判一切唯心主义,马克思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

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什么?马克思给出的回答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和真正的神学。”[ ]青年黑格尔派从社会意识出发,用宗教和绝对精神来解释这个世界。这是马克思所反对的,他批判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青年黑格尔派和唯心主义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并且不在乎宗教意识和宗教观念在定义之间的区别与关系,究其根本,青年黑格尔派依旧谈论的是宗教意识。不可否认的是,青年黑格尔派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定的进步性,其进步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青年黑格尔派之前,德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包括宗教,哲学,政治,法律,道德等等,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意识形态,而到他们这里,他们用宗教将所有的意识形态归结起来,认为所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在于宗教,也就是将上述所有观念都归入宗教和神学的概念中去,当所有意识被宣布为宗教意识和神学意识时,他们认为就可以用宗教神学意识去规定、统一并加以解释所有的一切,从而把宗教意识夸大到一种极端的程度。其二在于,既然把意识形态等同于宗教,那么具有政治,法律,道德观念的人在本质上也是宗教的人,所以说,青年黑格尔派认为人是宗教的人,观念是宗教的观念,用宗教观念统治着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关系也被宣布为宗教的关系,所以宗教的统治被当成了前提,宗教的地位就变得十分重要。由观念、意识,人,关系,层层递进,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与宗教有关系。“进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对国家的迷信等等。到处涉及的都只是教義和对教义的信仰。”[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凡是世俗的观点带上宗教的观点,一切都变得神圣且不可侵犯了。在马克思看来,世俗的东西本来是可以批判和改变的,但在青年黑格尔派看来世俗的东西带上宗教的观点后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了,这就更加说明了青年黑格尔派不批判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道德和法律,因而具有保守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费尔巴哈把宗教归结于世俗基础,并没有考虑到世俗为什么会产生宗教这个问题,所以说宗教在费尔巴哈那里仍然是神秘的。青年黑格尔派从施特劳斯到鲍威尔一直在批判宗教,不知道宗教的本质是什么,不清楚宗教的来源是什么,但是他们把世俗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归结于宗教,因为在他们看来,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神秘且不可侵犯的东西,同时使世俗中的其他的政治法律道德观念和意识也带有了神秘色彩。另一方面,把宗教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一切归结于宗教,并将政治,法律和道德作为根据,并使这些根据又都可以在宗教中找到,用宗教加以解释世俗中的政治,法律,道德,那么这些意识也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了。黑格尔认为普鲁士的国家政权,法律和道德已是不合理的,现存的世界是需要被改变的,是具有革命性的,但是到了青年黑格尔派这里,这种革命性已不复存在了,一切都只在宗教意识和神学意识中获得自身权利的合法性和神圣性,说明了青年黑格尔派是站在现成世界的立场上继而被转化为迷信,对法的迷信,国家的迷信,认为所有的东西是上帝观念的一种体现,认为现存世界是一个神圣无法改变的,是不容被批判的世界。青年黑格尔派原本是要批判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变成神圣不可侵犯且不能动摇的,由此可见,青年黑格尔派只是在形式上的批判,骨子里是不批判的,他们积极推崇宗教观念,认为一切事物在宗教那里就可以得到解释,慢慢地,当这个现成世界被神圣化之后,这个世界的合理性就无法质疑了。而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当我们在研究问题时,不应该离开黑格尔,不需要批判宗教,只需要把一切东西回归到黑格尔本身,把所有的问题都通过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加以解释就可以得到解决。老年黑格尔派尽力维持黑格尔的原貌,保守地认为只需要把一切东西都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中去,就可以理解一切,相对青年黑格尔派,这是一种实际上保守僵化的观念。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展开了批判,他们认为通过一切都包含在宗教观念的这样的基础上来批判一切,借用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由于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那么就变得神圣不可抗拒,因此也就无法批判了。

两派保守的作为体现了过去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并没有把这个世界理解为上帝,神的世界,青年黑格尔派把一切都归结于神和宗教,变得无法批判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派共同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只不过有的人认为这种精神,概念是一种宗教,有的人认为是绝对精神统治着这个世界,也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无论是青年黑格尔派还是老年黑格尔派,从根本上都认为是观念在统治着这个世界。青年黑格尔派认为意识观念不仅统治着这个世界,还统治着人,实属概念上的斗争,用一种观念代替另外一种观念来解释世界,这并未触及世界本身,就不会提出改变现有世界的观念和意识,由于没有触动真正现实社会的改变,没有揭示现实,只是在观念中做斗争,只在研究观念,不去研究现实,所以这种留下来的理论与解释就是在为现存社会做辩护和论证,借助另外一种解释来承认这种观念,而现实世界并没有受到触动,这对现实来说是保守的,反动的,从根本上揭示了青年黑格尔派为改变世界的渺小与卑微。老年黑格尔派在用一种观念解释另一种观念,青年黑格尔派认为仅仅反对词句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他们从社会意识出发,从概念到概念,从意识到意识,却没有真正地提出关于德国哲学与德国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没有看到他们所作的批判和自身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所处的环境局限了他们的思维,狭隘了他们的眼光,他们没有看到德国现实工业,商业的落后,人们不能在现实中有任何的表达与要求,以至于他们只能在头脑中进行哲学和思想革命。马克思认为不改变现实即保守,应该将这种观念与现实的人结合起来,他揭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德国现实的关系,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从社会存在出发,揭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二、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哲学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不是一个阶级,一个群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核心和最终目的,要求必须重视现实的个人的作用。“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通过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现实的个人这两根线索来理解现实的个人、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物质条件下从事感性活动的个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感性变成感性的活动是非常关键的,活动是指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实践劳动活动的人,如果不是从事感性活动的人,那么这就是所谓感性的,抽象的,孤立的个人。物质生活条件是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物质生活条件一部分是自然界已有的现存的,另一部分是人们经过对现存自然界的加工改造后又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一切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感性活动,劳动实践所获得的。也就是说,现实的个人是从事现实活动的个人,从事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是需要物质生活条件的,活动也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活动,总而言之,现实的个人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现实的活动,这三者合一,三位一体是历史的前提,唯物史观的前提,德国哲学的前提,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的前提。那么,接下来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探析现实的个人的内涵是什么?

现实的人是自然肉体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因此第一个事实就是个人的肉体,其核心就是人要以一个自然肉体的方式存在,是自然肉体的个人,人们的吃喝用穿的东西均从自然界中来以及取决于这个肉体组织与其他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界中获取这些要素与元素来维持适应生存,意味着人的自然肉体和自然存在需要从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来使自己维持自然的存在,否则就不是自然的存在。马克思指出人的生理构造来自不同的自然环境,不能深入研究人自身的生理特性和自然条件,任何历史记载在记录自然以及自然和人的活动的变化时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也就是以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为出发点来理解这些活动。

现实的人是劳动实践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人类发展史就是劳动发展史,通过劳动发展史去理解人类发展史,劳动在其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人有宗教和意识,而动物没有,马克思认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等其他方面来区别人和动物,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制造使用工具时,人与动物就区别开了。为什么要劳动?这是由肉体组织所决定的,因为通过劳动才能满足肉体组织所需要的生存资料,动物和人都属于自然肉体的组织,但是人获取生存资料的方式是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来完成,而动物是被动的,本能的来适应从自然界中获得的东西。因此,现实的人是从事劳动的人,通过劳动实践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获取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也间接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生活资料和物质生活具有等同性,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获取生产资料来决定的,那么,如何获得生活资料就体现了我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现实的人是劳动的人。

现实的人是表现生活的个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从事物质生产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它是为了表现我们生活的更高层次和目的,通过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加工改造来获取生产资料。首先,获取生活资料取决于我们自身周边环境中已有的东西,在已有的生活资料满足于自身之后,又产生了新的需要,在原有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这种新的要求使我们制造出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由于生活资料在不停地变化和提高,再生产意味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不同的生活资料来满足更高的生活要求。“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 ]马克思认为我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不应该仅仅是为了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去生产,而是在更大程度上扩大这些个人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比生产方式范围要大得多,所以,生产方式绝不能满足个人肉体生存的方面,而更大程度上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方式,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把生产方式理解为人们的活动方式,把活动方式进一步地说成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最终变成生活方式。我们日常的物质生产劳动一定要从生活方式来理解,也就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从满足肉体生存到表现自我的转变,生产方式绝不能仅仅从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方面去理解,进一步地来说,是从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这一方面来说,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积极地肯定生活,赞美生活的力量,要意识到这种劳动一定是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精神的需要,不能把生产方式仅仅理解为创造物质财富和满足物质需要。“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体现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己,通过改进劳动工具这种方式表现自己的力量,智慧和才能,通过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经历来展示生命的多彩,主体客体化,意味着人要对象化,通过表现出来后方可知道生活的真相,生命在于过程,要勇于展示生命的风彩,通过表现生活来展示生命的长度厚度宽度以及高度,马克思在手稿中讲过:“工业科学是一本打开了的人的心理学”。[ ]在工业还没发展之前,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尚不可知的,但是通过工业把人的内心世界打开了,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告诉世人这就是人的力量和才能,也就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创造,把人类的的内心展示出来,通过生产劳动活动来展示各自的精彩,试想人类的生产活动范围狭小,那么人的积极主动性就会变弱,反之,人們的智慧才干力量就越会被激发出来。所以,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选择怎样生产是最重要的,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当时使用的生产工具,通过生产工具显示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生产水平,故现实的人是表现自我生活的人。

现实的人是结成社会关系的个人。人口不断地增加,人口增长反映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劳动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表现生活的活动都是以人和人之间彼此交往为前提的,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由于彼此之间的交往形成了社会关系,有了关系才有了生产和发展。在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就是生产关系,这种交往形成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决定的,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现实的人是结成社会关系的个人,从劳动生产中结成社会关系的人,不是费尔巴哈所认为的抽象,孤立的人。

三、马克思“现实的个人”思想的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使人们往往忽视了关于人自身的发展和需要,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规定就是对人需要的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一)坚持精准扶贫开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生活质量和生活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我国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提高发展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中表明,唯有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才能真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应清醒地认识到农村贫困地区是突出短板,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小康水平,唯有脚踏实地干,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之所为,才能真正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是创造灿烂文化以及辉煌历史的民族,通过不断地劳动来创造价值和财富,人与自然的区别就是通过劳动显示出来的,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工人劳动状况以及劳资关系,构想未来社会劳动蓝图。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就业是民生之本,虽说劳动者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但是劳动者的某些权益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依旧面临着就业压力大,工作环境较差以及安全、社会保障的缺失等现象,这就要求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社会各项保障措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公平正义关键在于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更应该是体现在积极表现生活的一面,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持文化多样性,立足实践,勇于创新,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表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让人民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

(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坚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时俱进,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治理作用,完善法制保障体制机制,听取民意,健全利益表达、协调和保护机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社会矛盾,克服社会两极分化,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在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把社会治理核心落实到城乡社区,提高社区服务能力,更加切实地服务于人民,为人民着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2].[3].[4].[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Abstract: "Real ma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theory. By discarding Hegel's absolute spirit and basing himself on reality, Marx established that "the first prerequisite of all human history is undoubtedly the existence of living individuals". He regards realistic people as the premise, core and ultimate goal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personal connotation of reality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namely, the individual of natural body, the individual of labor practice, and the expression of lif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meanings of real individuals, living individuals and individuals who form social rela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goal of socialism.

Key words: Marx; realistic individual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182號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编: 430074

联系人:张婷婷;  Tel:15978797200;   E-mail:873092609@qq.com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代意义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