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败毒饮”对男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性激素水平影 响 研 究
——附30例临床资料

2020-11-10 07:53安月鹏
江苏中医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蜈蚣性激素银屑病

孙 微 安月鹏

(1.北海市皮肤病防治院门诊部皮肤科,广西北海53600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目前普遍认为银屑病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失调性皮肤疾病,多细胞、多因子、多通道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多数文献认为银屑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基本相似,如:1984年的全国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男性患病率为0.193%,女性患病率为0.139%;2010年的中国六省市银屑病调查中,男性患病率为0.54%,女性患病率为0.44%[1]。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某些性腺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诱导T细胞相关表型的分化,进而通过干预Th1/Th2细胞平衡影响银屑病的进展[2],同时有报道称约59%的寻常性银屑病女性患者在妊娠期病情好转[3],这就提示我们性激素与银屑病可能具有一定的机制关联。深入探讨性激素内分泌环境与T细胞免疫系统的相关性对于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周期性演变等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蜈蚣败毒饮为全国名老中医王玉玺教授基于中医学“毒”“瘀”理论创立的经验方,在临床已应用20余年,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本研究以寻常性银屑病男性患者为观察对象,予蜈蚣败毒饮干预,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皮损改善情况以及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孕酮(PRGE)等6项性腺激素水平,分析银屑病皮损改善情况与性激素变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30例均为北海市皮肤病防治院门诊部皮肤科确诊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患者就诊前1个月未经任何药物治疗。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于北海市皮肤病防治院门诊部体检的健康者。观察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2±15.6)岁;病程1个月~32年,平均病程(24.7±13.4)个月。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男性;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5.9±10.5)岁。2组年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北海市皮肤病防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受试者及健康对照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中寻常性银屑病的诊断标准拟定。(1)多见于青壮年,部分由于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2)好发于头皮、躯干及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3)皮损表现为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边界清楚,形态多样,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4)自觉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5)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头部者可见束状发(+),累及甲板可见顶针箍样甲改变(+),进行期可伴同形反应(+)。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寻常性银屑病诊断标准的男性患者;(2)年龄介于18岁至70岁之间;(3)依从性良好,能够坚持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已知对本试验药物或相关成分过敏的患者;(2)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或肿瘤等严重的慢性疾病和精神类疾病而影响治疗者;(3)近1个月内接受过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光化学疗法等治疗的患者;(4)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2 研究方法

2.1 药物治疗 观察组予中药汤剂蜈蚣败毒饮(蜈蚣3 g,乌梢蛇30 g,紫草30 g,土茯苓30 g,鬼箭羽30 g,甘草10 g)口服,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 mL,每次15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疗程为4周。如患者自觉皮肤干燥,可适当外用凡士林局部涂擦保湿,避免应用其他外用及口服药物影响观察结果。观察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腥发之物,勿食豆类、蜂蜜、动物内脏及其他各种养生保健品,调适心情,注意休息,勿过劳累。健康对照组体检者经本人同意后采集血清样本即可,无需特殊干预性治疗。

2.2 观察指标

2.2.1 性激素 分别对观察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健康对照组体检者进行FSH、PRL、E2、T、LH、PRGE等6项性腺激素检测。检测于北海市皮肤病防治院检验科进行,采用化学发光法。旨在筛选出可能与银屑病相关的特异性激素指标和可能与中药制剂干预相关的激素指标。

2.2.2 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 依 据Frediksson和Petersson制 定 的PASI评分法[5],评估观察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PASI分值,通过对银屑病皮损的红斑、浸润、鳞屑及皮损面积进行量化以评价银屑病患者的整体皮损程度,分析蜈蚣败毒饮干预前后银屑病患者皮损的改善情况。

2.3 PASI变化量与性激素变化量的相关性判定 计算蜈蚣败毒饮干预前后观察组银屑病患者PASI分值的变化量,即△PASI;计算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6项激素水平的变化量,即△性激素。对△PASI与△性激素进行双变量回归分析,描绘相关的回归曲线,计算回归方程,求得相关系数,从而判断蜈蚣败毒饮干预后皮损与性激素变化的相关性。

2.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样本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治疗前后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回归分析采用双变量回归分析,计算出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α取双尾0.05,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认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3 研究结果

3.1 男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性激素比较 结果表明男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的FSH、PRL、E2共3项激素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男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者性激素水平比较

3.2 男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经蜈蚣败毒饮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SH、PRL、E2这3项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见表2。

3.3 男性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PASI分值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皮损PASI分值为(17.68±5.13)分,治疗后为(5.28±2.17)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再次验证了蜈蚣败毒饮具有降低PASI评分,改善银屑病皮损的作用[6]。

3.4 观察组患者△PASI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经计算,观察组患者皮损PASI治疗前后的变化量,即△PASI为(11.43±3.81)分,将其分别与各性激素水平的变化量进行双变量回归分析,得出△PASI与△FSH、△PRL、△E2的3条回归方程,分别为:Y=-0.252+0.225X,Y=0.317+0.176X,Y=-0.796+0.627X,且均为正相关,具体见表3及图1。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表3 观察组治疗前后△PASI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银屑病与遗传、感染、血管、精神、环境等因素均密切相关,有关性激素与银屑病的关系等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但诸多研究表明,性激素可以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活化及凋亡,改变T细胞和B细胞的表型从而介导细胞免疫,同时性激素亦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能力改变免疫球蛋白的水平,最终发挥免疫调节功效[7]。性激素主要包括6项,即FSH、PRL、E2、T、LH、PRGE,其 中FSH和LH均由动物垂体前叶合成与分泌,LH一般在银屑病患者与正常者中无显著性差异,但FSH与LH的比值在银屑病患者群中会有所增加,同时,男性银屑病晚发型患者的血清FSH高于早发型,说明FSH异常与男性银屑病的初发年龄相关[8]。PRL为腺垂体的泌乳细胞所分泌[9],可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从而影响银屑病皮损的变化,并可以增加自然杀伤细胞(NK)对白介素-1(IL-1)受体的表达参与银屑病的免疫反应。E2在男性肾上腺皮质、睾丸等均可少量分泌,有研究表明,E2水平的降低易于诱发银屑病,而高水平的E2可通过影响Th1/Th2平衡而发挥银屑病调节的作用[10]。PRGE又称黄体酮,PRGE和E2可以影响血清中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二者水平的降低可以促发或加重女性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状态[11]。T在某些免疫性疾病中亦可通过间接影响而产生免疫反应。

图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与△FSH、△PRL、△E2的相关性分析

因性激素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女性患者中,其含量水平往往随着月经周期或妊娠情况而改变,因此研究女性的性激素水平与银屑病的关系稳定性欠佳,所以本研究以男性银屑病患者为对象,以减少多种因素对结果判定的影响。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比男性银屑病患者与男性健康体检者,发现FSH、PRL、E2三种性激素在银屑病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特异性;其次,通过进一步研究蜈蚣败毒饮干预前后男性银屑病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发现FSH、PRL、E2三种激素的含量水平均有所改变,其中干预后患者血清中FSH和PRL的水平降低,而E2的水平升高,并均趋向于健康中心值,而T、LH、PRGE则变化不显著;最后,系统分析蜈蚣败毒饮治疗前后皮损的变化值△PASI与各激素水平变化量的相关性,发现随着蜈蚣败毒饮的治疗,皮损缓解程度越大,FSH和PRL的下降幅度越大,E2的上调幅度越大,反之皮损变化值越小,则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亦小,由此初步推测,皮损变化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即△PASI与△FSH、△PRL、△E2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从而在基于皮损研究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得出男性银屑病皮损状态与血清激素水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

蜈蚣败毒饮方中蜈蚣与乌梢蛇“息风毒”,紫草“清热毒”,土茯苓“除湿毒”,鬼箭羽“化瘀毒”,甘草“解百毒”,全方共奏解毒化瘀之功。一方面从中医学“毒”邪理论可以调整机体性激素水平的失衡;再者,方中蜈蚣、乌梢蛇走窜通络,紫草、鬼箭羽活瘀血,土茯苓化滞涩,可以通过活血祛瘀通络的作用,除胞脉血气壅滞之弊,从而疏通和调理冲任。在西药药理方面,蜈蚣、紫草醇提取物可以刺激黄体细胞分泌E2与PRGE,增加机体血清中E2/PRGE的比值[12],改善FSH、PRL、E2性激素水平[13],下调T的含量等[14]。但蜈蚣败毒饮作为中药复方制剂,对于人体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还应在其组分药理的基础之上做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以本研究为基础,结合课题组前期围绕蜈蚣败毒饮对于T细胞网络通路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成果[15],今后可进一步将性激素水平与免疫细胞或因子之间的分泌、表达进行联系,探求之间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深化中医学“毒”“瘀”理论与“冲任”理论之间的关联,拓展银屑病病机学研究,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猜你喜欢
蜈蚣性激素银屑病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由“蜈蚣”引发的思考
为什么要做性激素检查
蜈蚣
Combien de pattes a donc cette chose ?
蚯蚓与蜈蚣
OSAHS患者性激素水平与性功能障碍的研究
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