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引入啦啦操的可行性分析

2020-11-16 03:57王芳平卢红军
科教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江苏体育课校园

王芳平 卢红军 邱 岚

([1]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1;[2]镇江市大港中心小学 江苏·镇江 212132)

1 公共体育课引入啦啦操的意义

1.1 完善体育课程结构

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担负着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任务。体育艺术类项目是公共体育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有其他运动项目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功能,又对培养学生审美力、音乐素养、艺术修养等起到积极的作用。

长期以来江苏科技大学校公共体育课只有健美操一项体育艺术类运动项目。单一的课程内容限制了学生的选择,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啦啦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团队运动项目,是一项以育人为本的全民运动。它融合了舞蹈、体操、音乐等多种元素,通过基本动作、跳跃、技巧、翻转、托举等动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综合能力。多样的动作类型配合着音乐、服装、道具、口号等元素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也很符合大学生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

1.2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啦啦操是由最初的美式足球呐喊助威的活动发展而成,感召力、影响力、团队凝聚力、自信、欢乐依然是现代啦啦操项目的文化特点。啦啦操的引入可使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媒介,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啦啦操是一项集体运动,这就要求学生有团队意识,善于沟通。通过啦啦操课程学习和展示,能让学生产生对本队以及本校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一项艺术类体育项目,音乐的选编,服装的选择,队形的变化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文化元素,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丰富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啦啦操项目培养目标是四好啦啦操运动员,即品德好、学习好、技术好,这四好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完美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通过啦啦操的引入,通过四好运动员观念的深入,能通过项目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啦啦操动作设计上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动作,在音乐选择上,可选用中国传统音乐,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在教学中,通过团队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通过难度动作和反复练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通过啦啦操的教学,推进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2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引入啦啦操的可行性分析

2.1 学生需求

2.1.1 学生了解程度

随着项目的发展,“一球一操”方案的普及,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项目的开展,各种啦啦操赛事的增多,让啦啦操走进了更多的校园,让更多学生认识和了解了这个项目。同时啦啦操多元的表演形式,让它在各种舞台出现的频率增加,加之媒体的宣传,让它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对我校200 名学生调查发现,学生对啦啦操的了解程度很高见表1。

表1 学生对啦啦操了解程度(N=200)

2.1.2 学习开课意愿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练习的主角。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有力因素。啦啦操炫目的技术、时尚的服装、动感的音乐、创意的道具等都吸引着现代充满朝气的大学生。通过了解调查发现44%的同学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开设啦啦操课,有95%的同学愿意开设啦啦操课,这说明在江苏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中引入啦啦操有较高的学生基础(表2)。

表2 学生开课意愿(N=200)

2.2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一门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啦啦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师资力量相对匮乏。但由于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和重视,现有2 名教师具有啦啦操相关教学资格证,基本能满足课程前期开设。由于啦啦操与健美操、艺术体操等项目相关性较高,这些专项的教师能通过后期的培训实现担任啦啦操课程的教学的任务。学校现有6 名健美操专项教师,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教师都对开展啦啦操课充满兴趣见表3,并且愿意通过后期的培训和自学完成专项学习。通过调查发现83.3%的教师在45 岁以下(表4),充满活力的教师更能带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啦啦操运动当中去。合理的职称结构,较高的学历水平能更好的保障课程的开展。

表3 教师再学习意愿(N=6)

表4 教师年龄、职称、学历结构(N=6)

2.3 场地器材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开设啦啦操课程会从舞蹈啦啦操开始,所以不需要特别严格的场地条件。一般的健美操房舞蹈房就能满足啦啦操开展的条件。我校现有3 各校区,每个校区均有健美操房和舞蹈房,这些基本都能作为公共体育课啦啦操选项的教学场地。同时每个健美操房和舞蹈房都有完备的音响设备和相关辅助教学器材。所以场地器材方面能满足啦啦操课程的开设。

2.4 内外环境

2.4.1 啦啦操委员会对项目的推广

为普及推广这一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啦啦操委员会每年会在全国组织大规模的培训,每年组织联赛、锦标赛、冠军赛,中国公开赛等各级各类比赛。随着我国“一校一球一操”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普及,啦啦操走进了更多的校园,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了这个项目。全国啦啦操委员会发起的“经典咏流传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活动”,让经典永流传和啦啦操的结合,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啦啦操相结合,为啦啦操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式,为学校在公共体育课中开设啦啦操项目提供新的素材。

2.4.2 校级院级领导支持

江苏科技大学各级领导对学生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问题都高度重视,对课程建设尤其是有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的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具有积极性。啦啦操组成元素,又是一项集体项目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凝聚力,培养创新意识。各级领导对公共体育课中引入啦啦操都表示支持,这就能为啦啦操的引入提供好的制度保障。

3 结语

在公共体育课中引入啦啦操不仅有利于完善体育课程结构,有利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还有利于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江苏科技大学公共课中引入啦啦操,学生喜爱程度较高,师资力量基本满足,教师愿意参与度较好,场地器材基本满足教学要求,各级领导也很支持新兴项目的开展,所以在江苏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中开展啦啦操是可行的,并且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江苏体育课校园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体育课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