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2020-11-17 06:59仲芙蓉
连云港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登姨父银元

仲芙蓉

那天,不经意看到一条信息:中国人民解放军68 军204 师612 团三营七连延边联谊会。是68 军204 师612 团么?我对68 军204 师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这份特殊感情,我对有关68 军204 师的信息特别关注。我睁大眼睛仔细看,沒错,是威震美国联合国军的68 军204 师。这支部队就是当年在抗美援朝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国人民志愿军68 军204 师,军长陈坊仁,师长曹玉清。

志愿军68 军的前身是晋察冀野战军第6 纵队18 旅,后来改称华北军区第6 纵队,参加过解放华北地区的多次重大战役,平津、太原等战役,于1949 年2 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8 军。1951 年6 月,68 军纳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赴朝鲜参战。

思绪如同一位长者牵着我的手,走在干涸的河道里,踩着遍地的鹅卵石去寻找往日的潺潺流水……

在赴朝鲜志愿军68 军204 师的队伍中雄纠纠气昂昂地走着一个年轻的战士,他是入伍不久的新兵陈秉省,才十九岁,和所在部队的老兵一起赴朝作战,他既高兴又激动,马上就到鸭绿江了,一路上到处都是欢送的人群和红色的标语,热情洋溢。

突然,他隐隐约约听到了哭声,他的目光顺着哭声望去:一个衣衫破旧朝鲜族大妈,怀里抱着一个小包袱,茫然四顾,站在风中哭泣。他跑过去急忙问:大妈,您怎么了?大妈一边哭一边说,原来,她做了几双布鞋到集市卖得了两块银元,她用这钱给生重病的儿子抓药,被告知银元是假的,大妈急哭了,那是儿子救命钱,被人骗了。她想找到那人,一路寻来,不知不觉就到这里。

陈秉省转身望去,身后是祖国,有家乡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部队开往鸭绿江前他和家人告别,父母拿出全部家当,把两块银元硬塞给他,说是穷家富路,嘱咐他,要狠狠打美国鬼子,一定要活着回来。父母殷切的目光让他感到无比温暖,他从内衣口袋摸出带着体温的两块银元,递给大妈:大妈,我这是真的,咱们换换。大妈愣了,一时无语。陈秉省把自己的银元和大妈手里假银元换过来,把假银元依然装进内衣口袋,用刚学会的朝鲜语和大妈告别,“再见,阿妈妮。”然后,追赶部队去了。

大妈追着他喊:孩子,好人有好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他或许听到了,或许没听到,他和他的部队已经踏上了鸭绿冮大桥。

1951 年注定是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先后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秋季攻势”在朝鲜东战线文登川一带拉开战线。68 军204 师刚一到朝鲜,来不及熟悉地形,就和美国的联合国军交火开战了。68 军204 师担任了北汉江至文登川一线的防御任务,三个步兵团并配属炮兵第六团。

文登川位于朝鲜中部金城以东地区,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的南口有一小村庄叫文登里,文登川由此得名。文登川地区狭长谷地靠鱼隐山,左右两侧都是高山峻岭,从末辉里至杨口的公路从山谷中通过,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线,公路两侧的635.8 高地、904.2 高地、642 高地、709.6 高地等制高点成了敌我双方的必争之地。文登川山上植被茂盛,沟渠较多,对中朝军队防守比较有利。

10 月11 日,战斗打响了。一开始,美军欺负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缺乏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妄图用“铁老虎”震慑中朝军队。美军坦克横冲直撞突进文登川。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气坏了。一个电话打到68军军部,披头盖脸地不客气:“陈坊仁,你反坦克大队干什么吃的!怎么把敌人放进来了?”

军长陈坊仁感到脸上无光,解释说反坦克大队正在阻击敌人,决不会放一个敌人通过文登川。放下司令员电话,陈军长把电话打到610 团团部,对团长同样没客气。尚团长咬牙立下军令状。

尚团长为什么要咬牙?因为志愿军的实力明显落后美军,美军陆战师,除了配置坦克,主要步兵武器为伽兰德M1 式7.62 毫米半自动步枪、勃朗宁M1918A2 式自动步枪、7.62 毫米口径M1919A4 式重机枪和12.7 毫米口径的M2HB 式大口径机枪。美军这几种轻武器都是“二战”中轻武器的杰作,性能优秀。不仅如此,美军还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空投补给,因此弹药充足,火力凶猛。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志愿军的武器装备简直是差了几条街。志愿军的武器大都是二战缴获武器,用美军的观点,是不折不扣老掉牙的落后武器,性能参差不齐,弹药补给不足。军事实力悬殊如此巨大,在几乎没有可能取胜的情况下,尚团长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立下军令状那刻起,他已经抱定了“风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决心。

两军对阵,军事实力悬殊,胜负似乎己见分晓。但是,战后的结果让全世界的军事观察家叹为观止。

看看志愿军如何打坦克的。没有打坦克的有力武器,怎么办?志愿军战土们普遍选用了手雷和爆破筒。反坦克时爆破手要贴近敌方坦克实施爆破,才能成功,属于非常手段。也就是说爆破手极少有生还的可能,大都同归于尽。在明知是死,没有生还的可能,仍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信仰,靠着这种信仰,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实力与敌军不对等的情况下,逆袭而上,硬是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把美军联合国军打到三八线,乖乖地在谈判桌上签署停火协议。

全世界的军队在战争中,有一条基本原则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而志愿军的原则是:完成任务,消灭敌人。根本没有“保存自己”这一项。什么是差别,这就是差别!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与美军坦克拼搏,在敌我双方武器上存在较大差距下,志愿军战士慷慨赴死和英勇就义的从容,让我泪流满面,为那些在抗美援朝中英勇捐躯的英烈们感动!

10 月11 日,68 军204 师610 团终于打退了美军的猖狂进攻,并取得了击毁敌方坦克五辆、歼灭步兵一部的辉煌战果。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令总部于当天发电嘉勉了第68 军。

电文如下:“你军接替五军团阵地,初出马,即阻击了进犯之敌,甚好。望细心加强工事,组织火力……发扬顽强抗击精神,杀伤敌人,继续争取胜利。”

嘉奖电文极大地鼓舞了68 军的将士,同时,他们也明白,更大的恶战还在后面。他们得提高警惕,时刻准备着。

10 月12 日上午8 时,美军向文登川的志愿军的前沿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出动16 架飞机狂轰滥炸,同时炮兵坦克对文登川两侧志愿军阵地实施猛烈炮火攻击,时长达一个多小时,给志愿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为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关门打狗,志愿军忍痛没有还击。然后,美军出动48 辆坦克打头阵,大量步兵集结在后,向文登川猛扑过来。当美军坦克群进入204 师610 兵团阵地时,埋伏在公路两侧的火炮开火打瘫了冲在前头的坦克,美军坦克速度减慢,步兵队形混乱起来,志愿军士气高涨,此时不打,更待何时!打!610 团的76.2 毫米野炮猛烈开火了,这一仗打得漂亮,先后击毁击残美军坦克7 辆,美军狼狈逃窜。

10 月14 日的战斗,陈秉省的战友,反坦克大队的612 团3 营机炮连战士胡连,创造了一天以7 发炮弹击毁四辆美军坦克的战绩,打美军坦克时,胡连在一个单兵掩体中,空间狭小无法放置炮架,胡连干脆卸掉炮架,冒着生命危险以肩膀充炮架,开炮射击,一举击毁敌军四辆坦克,这是志愿军创下的个人以无坐力炮反坦克的最高纪录。

同样,陈秉省的表现同样令人赞叹!

文登川防御战到底打退敌人多少次进攻了,陈秉省记不清了,他多次负伤,还好没伤到要害,包扎一下,继续战斗。在争夺949.2高地时,战斗打得极为残酷,部队伤亡过半,活着的战友几乎没有不挂彩的,坑道里躺满了伤员,后勤补给增援都一时上不来,最为严重的是缺饮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坚持几天不吃,但不能不喝水。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打得枪管发红烫手,干渴的嘴上起皮冒出了血泡,受伤的战士因失血更是渴望能喝上一口水。可是,战时连喝一口水都成了奢望,有的战士直到牺牲也没能喝上一口水。

敌人冲过来了,美军凭借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一窝蜂地猛扑过来,战况十分危急。这时,就听一声呐喊:共产党员,站出来。顿时,坑道里站起来钢铁般的血肉之躯,陈秉省不是共产党员,可他写了入党申请书,算是一个“准党员”了,他也站出来了。一个老兵把他挡在身后:“去去去,兵娃子凑什么热闹”。

“我写了申请了。”他依然坚定地和老兵站在一起。

陈秉省和战友们一起又打退了美军的三次猛烈进攻。战斗中,这位老兵倒下再也没有醒来。陈秉省也身负重伤。当增援部队赶到时,阵地最后只剩四个人,还全都是挂彩的。这次战役,他们集体荣立二等功。后来,战地医生告诉他,他身负多处伤,幸亏两块银元为他挡住了要命的子弹,不然肯定玩完。也幸亏是假银元,钢质的,真银元是银的,质地比钢质软,子弹肯定会打穿的。

有些缘份,纵然是偶遇,事隔多年,回忆时,不经意中有一种思念生香的缘,淡淡的香味弥漫整个记忆。

他想起了那位朝鲜族大妈。那天,在他转身离去时,大妈呼喊着:孩子……他虽然听不清是什么,但他相信,一定都是祝福的话。要谢就谢谢父母给了他两块银元,不然,他就是想帮也帮不了那位大妈,那是善良忠厚的双亲积下的福气。两块真银元换了两块假银元,那两块假银元挡住了致命的子弹,真的是因果轮回么?他相信善良会有福报的。也谢谢那位大妈的祝福,愿好人一生平安。

在又一次战役中,因作战勇敢,陈秉省在朝鲜火线入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文登川防御战经过13 天激战,共歼灭敌军7690 余人,击落击伤敌机12 架,击毁击残敌坦克41 辆。第68 军也付出了伤亡2400余人的代价。志愿军第68 军204 师彻底粉碎了美军联合国军的“坦克劈入战”,谱写了文登川防御战的战史传奇。在两年多的朝鲜作战中,第68 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021 次,歼灭敌人74844 人,击落击残敌机696 架,击毁击残敌坦克152 辆,其中204 师击毙俘敌军近两万人,歼敌战绩名列志愿军各师团战绩之前茅。

以志愿军第68 军战绩为题材改编的故事片《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现代京剧影片《奇袭白虎团》,这些特殊的历史记载,在志愿军军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在这光辉灿烂的史册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 军204 师612 团3 营9 连的年轻战士陈秉省的名字赫然在册。

1953 年7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回国,陈秉省经过战火的洗礼已经成长为一名坚毅刚强的军人,立下赫赫战功,火线入党,成为战斗英雄。回国那年他二十一岁。经历过血与火的历炼,他回到祖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照耀在和平的阳光下,他感到特别温馨、特别幸福。他深知幸福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要握紧手中钢枪,保卫祖国。后来,部队经过改编换防,他随部队从山东调过来驻守连云港。(建国初期,连云港隶属山东,统称“新海连”)

他和他的战友们很快喜欢上了这座海滨城市。有山有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诞生地,孙悟空的老家。想想,就觉得这地方不寻常,透着一股仙气、一股霸气,真的是与众不同之地,叫人喜欢。

阳光变得格外明媚,周围的一切也千回百转地深情起来。深夜,他站岗的时候,仰望星空,那些熣灿的群星,一眨一眨像是战友们的眼睛,他们都在天上,穿过银河向他打招呼,百感交集的他顿时涌起潮水打湿了眼睛。

第二天,他悄然走在山上的小路上,头顶薄霜,踩着湿漉漉的露水,采了一束野菊花回来,养在瓷缸里或瓶子里,每个窗台都摆上了菊花,一营房的菊花香。战友们笑言:一大老爷们还有这等浪漫情怀。他笑笑,无言。

亲爱的战友,你若经历过战火,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一定会像我一样更爱这些经过风霜的花木。

大年三十晚上,营房里一片欢声笑语,他们自己动手包水饺,剁馅的、和面的、擀面皮的、包水饺的,几十个大老爷们围在一起吃自己包的水饺,都笑出了眼泪。那是水饺吗?包子不像包子,水饺不像水饺,一个个和猪耳朵似的。模样可真不好看,但是压饿。都说吃饱了不想家,有时候,人们会发现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因为,他发现好几个战士睡不着觉,去厕所借着灯光看家人的照片。其实,他也想家,但他更知道军人的职责,有国才有家。这朴素而普通的道理人人都懂,真正做到尽职尽责才知道它的份量。

年轻的少尉站在哨位上,手握钢枪,眼睛盯着前方直至天亮。他没有去叫醒轮岗的战士,今天是过年,让战士们多睡一会吧。和朝鲜战场上那个把他挡在身后的老兵比起来,多站两班岗算得了什么。

午夜的星光给他草绿色的军装披上了一层星辉,远远望去,他的身影在星空下熠熠生辉。

有一年,驻连云港部队为体现军民鱼水情,和连云港机械厂搞联欢,通过这次联欢活动,陈秉省认识了我小姨,经过一段时间相处,相互了解,有了感情基础,他们结婚了。那年,他们去照相,我和一岁的弟弟也去凑热闹,当了两只小电灯泡。

一年后,小姨生了个男孩,虎头虎脑,外公大喜,姨父给起名“保卫”,一听名字就带着浓厚的军人气息。好事成双,不久,姨父晋升中尉,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亲自签署了晋升令,谭启龙亲授晋升证书,并举行了很隆重的仪式,我相信,亲历过那种庄重的仪式没有人会忘记(那个年代,军人晋升级别手续特别严格)。不像现在,一张提干的红头文件通知下来就完事了,再不然用红纸把文件通知抄下来贴报栏里公示一下,算是走完了程序,特别省事。

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到了1964 年,因身体和学历等原因,姨父转业到地方工作。按当时政策,他可以留在连云港工作,因他是抗美援朝有功之臣,组织上征求他意见,问有什么要求。他说什么要求也没有。唯一的要求是转业回山东老家。这就叫人纳闷了?有的人不够条件还想留在这座海滨城市,你却急着赶着要回去,山东老家比连云港好吗?没有。那为什要回去?家乡的父老乡亲需要我,战时参军打仗是为国,和平时期回父母身边是尽孝。我虽然身为军人,但骨子里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是抹不去的,请组织成全。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情真意切的表白,但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人。他是立过赫赫战功的军人,他没有拿着功劳薄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反而主动要求回贫困的山东老家,如此铁血柔情,在转身离开军营的时候,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敬,可佩。

小姨听说他要回山东老家,小姨不干了,苦口婆心地劝说,没用。最后,小姨擦鼻抹泪的哭开了,一边哭一边数落:“当初说好的,家里的大事小事由我当家做主,我说了算,你听我的,你说话不算话,你个骗子”。姨父眼巴巴地看着小姨,无语。因为,他知道,家,是讲亲情培养感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但是,不说,不等于无话可说。

家里能有什么大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家务事,让给你当家就让你说了算,能有多大的事。军人转业分配问题是关系到组织原则问题,是大事。何去何从,我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对得起我这身军装,才能问心无愧,无悔人生。他如此坚定的决心,小姨的眼沮也阻止不了他回山东老家的决定。

姨父的沉默无语和眼巴巴的眼神,很有效果,他几乎没费什么口舌,他就带着小姨拖家带口地荣归故里,回到了山东省惠民地区阳信县。

阳信县政府对这样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过战功的转业军人很重视,想安排在机关,一查档案,他在参军前是贫苦人家子弟,没上过学,没有任何学历。参军后在部队学了点文化,那点底子根本应付不了机关公文的处理。阳信县在山东属贫困县,没有经济效益好的大企业,安排到工厂,感觉对不起这位身上有枪伤炸弹皮的军转干部,掂量来掂量去,最后安排在县百货公司任一把手,做党政管理工作,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年代,购物都要凭票证,想买点紧俏物资,像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什么的,除了要票证,还得有熟人关系,所以,百货公司还是很不错的单位。就这样,姨父回到家乡第一站被组织安排到阳信县百货公司。

一般人都认为这是个好差事,别人拿着钱也买不到的东西,百货公司的一把手还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想买什么买什么。小姨听了这样的传言,委屈得直叫苦。“说这话的人,请到我家看看,我家上班的上学的都是靠步行,没有自行车,做件小衣服缝缝补补都是用手缝,没有缝纫机,全家人上班上学全指望我结婚时买的小闹钟打点,没有手表。有时好不容易领到一张购物票,又让他学雷锋让给别人了。还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得吃亏吃苦在前倒是真的。”小姨说的是实话,当时,我家都有了“三大件”,小姨家一件也没有,不是没钱买,是没有购物票。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百货公司一把手就管着发购物票,他家却没有购物票买必需的生活用品。对这样的领导干部,你还能说什么呢?一句话,肃然起敬。

父母给我讲这些故事时,我很感动也很激动,真没想到姨父还是抗美援朝的战斗英雄,我们家有这样一位英雄,我是不是该骄傲一回?等见了姨父一定请他再讲一遍。可是,每次姨父来我家,平时不大喝酒的父亲总要拉着姨父喝两杯,他们像许久没见面的亲兄弟,天南地北地聊个没完,时而高谈阔论,时而窃窃私语,他们把滔滔不绝的聊天当成了下酒莱,根本不给我插话的机会。

我想,等以后有时间一定好好和姨父谈谈,到时一定会很有收获。

那年“国庆节”,我吵着要去小姨家,母亲带着我和小弟去了。那时交通没有现在发达,没有高速,更没有高铁,到济南住了一晚,第二天起程,我长了见识,过黄河要坐轮渡,人坐船不稀奇,连汽车也坐船过黄河,我第一次见,好大一只船,我和小弟惊呼。我这才明白去小姨家挺不容易,连汽车都得坐轮船。

傍晚到了小姨家,小姨全家都很高兴,见了面我们特别亲。小姨家住平房带一大院子,院子里有棵大树,那是个好去处,我们大树底下乘凉,玩游戏。在小姨家住下不久,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天一亮,姨父就起床,简单的洗漱后就出门了,等到快吃饭的点,他又回来了,拿起扫把扫扫院子落叶,然后洗洗手和我们一起吃饭。每天都这样。那时,除非你是运动员,普通人还没有晨练的习惯。姨父起那么早干什么?我忍不住问。

姨父一楞,笑了。“阳信是产棉区,农民大都种棉花,棉农收了棉花最怕碰上阴雨天,棉花吸潮,一捂就变黄,好好的棉花就糟塌了。他们常常天不亮就从家里往棉麻公司赶,要早点把棉花交给公家。”

我这才知道姨父又调到棉麻公司任职了。可是就算有这等原因,公司也不能天不亮就上班吧。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看你心里有没有装着老百姓。棉农们大清早都集聚在公司门口,他们连早饭都没吃,在冷风中排队等候。我去开开公司大门,去锅炉房烧开水,为得是让棉农们进院子有个落脚的地方,吃从家里带来的干粮,能喝上一口开水暖暖胃。

这哪里是暖胃,分明就是暖心嘛。

姨父笑了:“我外甥闺女说话就是中听。”

我没有笑,心想,这样的小事,作为公司的领导干部完全可以安排下属去做,不用亲力亲为。今天见识了把小事当成大事去做的领导,不仅亲力亲力,而且坚持了这么多年,还这么低调。

回家后,我把这事讲给父亲听,父亲说:“你姨父就是这样的人,一直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干什么工作都冲在前,吃苦在前,他是真心为老百姓办事,不要回报的人。他说过,与那些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们相比,吃点苦,多做点工作根本不算什么。他是个好干部。共产党的干部要全都像他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幸福指数会提高很多。”

我从心里更加敬重这位长辈,思念和牵挂时时盘在心头,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老人老了,后来。父亲和姨父先后去世......他们的生命在如烟往事中放出光芒,成为指路明灯,激励我们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

今夜,窗外下着小雨,淋湿了雨夜,淋湿了思念,手心里的文字和词语,它们过于轻浅,无法执写那些要说的话,心里的怀念和追忆汹涌而来……

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击美帝侵略者,同朝鲜人民浴血奋战三年,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种革命精神,我们必须世代传承,发扬光大,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勇前进。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的今天,我写下这些文字,时刻提醒自己,牢记历史,传承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并向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猜你喜欢
文登姨父银元
赴文登,静享“陌上花开”
我敬佩的一个人
一起极端迷信致死事件背后
姨夫贪闲
文登:给我三天,还你千年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
我的“作家”姨父
花生播种季
姨父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