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后进生的现状分析及培育研究

2020-11-18 18:45
长江丛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生源后进生辅导员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后进生和纠偏的概念界定

(1)后进生:主要是指在思想觉悟上不思进取,日常行为没有规则意识、对自己的生涯规划缺乏必要的规划引领的学生,不包含学习能力弱、学习实践能力差的学生。(2)纠偏:改正偏向或偏差。更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二、国家政策文件非常重视后进生的成长问题

早在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职教二十条”,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明:“我们要悉心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该培土时就要培土,该浇水时就要浇水,该施肥时就要施肥,该打药时就要打药,该整枝时就要整枝。要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

三、高职院校学生录取分数较低及后进生数量较多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四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一般录取分数较低;二是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招收具有高考资格的学生;三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业高中学生;四是3+2五年制高职招收的初中毕业生。所谓“生源多元化”,主要就是指学生层次不齐、结构复杂、基础知识薄弱以及录取分数偏低,这些都会为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增添困难。与此同时,也会对学生素质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影响,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高职院校扩招的号召,在此之后,我国相关教育部门也发表了有关于职业院校扩招的相关工作方案,使得我国的高职生源门槛再次被降低。

现代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将后进生称之为“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或“差生”,这些学生都会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学习成绩较差,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对于后进生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就是思维尚未得到有效开发的学生;第二类是学习愿望不强烈的学生;第三类是理解力弱、头脑迟钝的学生。

目前,国内的专家学者们在高职院校后进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的探讨与研究,从辅导员视野下高职院校后进生的教育管理方法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主张。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同时要结合学生自身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进行统筹分析,正面疏导创造条件,从而促使向好的方向转化。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始终不能起到管理学生的根本目的,不能从本质上解决教育问题,若想优化地管理学生,必须要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建立详细的违纪学生档案、执行详实的跟踪教育方案、完善处分撤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违纪学生跟踪教育体系的建议。在后进生中违纪学生的跟踪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中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在高校引入完善对于违纪学生的转化、跟踪机制和工作流程是使学生转化管理工作真正奏效的重要途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特别是五年制大专后进生转化的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长期而艰辛的任务,应该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顽石虽坚,尚可雕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过程中,只有用良好的班风去陶冶后进生,用良好的师德形象去感化后进生,用正确的学生观看待后进生,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四、后进生的可培育特征及“拔节孕穗期”关键期

从本质上来看,高职教育并不等同于淘汰教育,主要是因为它每一年都能够为社会发展输送大批量技能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曾用“拔节孕穗期”这个词对于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进行形容。简而言之,主要就是指高粱、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在发育过程中,由于主茎各节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将其称之为“拔节”,而对于谷类作物,其在生长过程中,随着叶脉的展开一直到抽穗之前,通常将其称之为“孕穗期”,这两个阶段都是农作物吸收营养的重要时期,众所周知,农作物的营养获取将会对其之后的生命力和长势产生直接影响,而将其折射到高职教育领域,主要就是指在青少年时期,栽培和引导至关重要,而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必须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努力帮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五、高职学生管理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面临严峻考验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学生经常会在行为、思想等方面出现问题,那么其在自我认知、遵纪守法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同样会存在问题,例如,很多学生都会在课上睡觉、甚至旷课、旷寝、参与赌博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让辅导员们身心俱疲,不知如何应对。

学生个体素质的高低,往往直接影响到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一般而言,学生个体素质高,班风则正,学风亦浓,集体活动参与度也相对高一些,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也就得心应手。反之,一个班级中出现几名后进生,如不及时干预,很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当前,生源多元化、高职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辅导员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六、结语

高校思政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一线工作的直接承担者,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真正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上,发挥实质效果。既要在工作策略上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解答清楚人生问题。实践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进行重点把握和辩证思考,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教育规律进行牢牢把握,促进工作实践与理论学习的全面统一,明确工作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能在青年关键的“拔节孕穗期”进行有效的帮助指导。

猜你喜欢
生源后进生辅导员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浅谈转变“后进生”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跨省生源调控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